当前位置:首页 > 2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 图文
9.读“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问题。
(1)假设此图是近地面等压线图,A处吹东北风,则A点位于 (南或北)半球。
(2)假设此图是高空等压线图,A处吹正南风,则A点位于 (南或北)半球。
(3)如果此图位于中国河南省,在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下,A点吹 风。
课后作业(一)
2009年3月15日晚到16日晨,北京市区出现大雾,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500米,有些地方的能见度只有几十米。大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户外活动。据此回答1~2题。 1.初冬时节北京等地区时有大雾的原因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朗天气多,有利于扬尘产生 2.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3.下列四幅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4.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 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5~7题。
5.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6.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 C. ③或⑦ D.⑥或⑦ 7.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雾日,有时终日不散,有“雾都”之称。根据下述 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 9 辐 射 雾 平 流 雾 资料二 辐射雾与平流雾的比较 概念与特征 形成条件 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大气①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②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降温而形成的雾。多出现在冬半年温降低,利于水汽凝结;③风力弱,近地面大气稳晴朗、微风的夜间和清晨。 定,水汽积存下来;④有充足的凝结核。 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①下垫面与暖湿空气的温差较大;②暖湿空气的湿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度大;③适宜的风向(由暖向冷)和风速(2~7m/s);的雾。海洋上四季皆可出现。 ④大气稳定。 (1)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______________雾。 (2)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冷的洋面上,一般形成______________雾。 (3)气象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一般指____________雾。 (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形成原因。 课后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 烟流的扩散有爬升型、熏蒸型、波浪型、平展型等不同形态,大气对流运动对烟流的扩散具有很大的影响。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四种烟流扩散形态,与其对应的大气状况图正确的是( ) 2.波浪型烟流多出现在( ) A.晴朗的夜间 B.日出前后 C.多云的夜晚 D.晴朗的白天 如图是某地区2011年1月8日 某时500 hPa等压面分布图。读图, 回答第3题: 3.等压面上甲点的风向应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读“亚洲大陆与太平洋因热力作用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回答4~5题: 4.有关甲、乙、丙、丁四地之间气压高低与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B.甲地气压高于丙地 C.甲、丙之间气流下沉 D.丙、丁之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10 5.下列地理现象与图示季节相符的是( ) ①塔里木河出现断流 ②长江处在汛期 ③中纬大陆上等温线北凸明显 ④中纬海洋上等温线都明显向高纬凸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图,回答6~7题: 6.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Ta>Tb B.Pa 7.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d两地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 ) A.东风 B.东北风 C.南风 D.西南风 8.如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a处气压低于c处,所以a处气温比c处高 B.由于c处气压高于a处,所以气流由c处流向a处 C.由于b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气流由b处流向d处 D.由于c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c处为晴朗天气,d处为 阴雨天气 读图,沿甲图E——F,A——B所作出的海平面气压变化图分别为乙图和丙图,回答9~10题: 9.①地比②地( ) A.气压高,风速大 B.气压高,风速小 C.气压低,风速大 D.气压低,风速小 10.④地此时的风向为( ) A.偏西风 B.偏东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二、综合题 11.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 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的大气运动。 (2)完成海陆风气流(箭头)示意图。 (3)分析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的影响。 11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例一: (1)B (2)低 云的反射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3)高 有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更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4)晴天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幅度大 例二: (1)A(2)C 例三: (1)④ ⑤ (2)B 受热膨胀 A 下沉 (3)近地面由A流向B,高空由B地的高空流向A地的高空;垂直方向是A地下沉, B地上升。画图略 例四: (1)b 近地面空气密度大 (2)海洋 (3)↑→↓← (4)夏 陆地为低压,仅考虑热力因素,低压是因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而产生的, 所以陆地气温高于海洋,为夏季。 例五: (1)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2)垂直于等压线 高压 低压 (3)等压线 (4)并不完全平行,而是有个交角 例六: (1)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2)南 (3)略(西北风) (4)高 (5)乙 课堂作业: 1.A 2.B 3.C 4.B 5.C 6.B 7.A 8.C 9. (1)南 (2)北 (3)东 课后作业(一) 1.D 2.B 3.D 4.C 5.A 6.C 7.(1)辐射 (2)平流 (3)辐射 (4)辐射雾。形成原因:①位于我国的湿润区(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汽充足(空气湿润);②夜晚地面辐射强(夜晚温度低或夜晚降温快);③位于四川盆地,空气比较稳定(近地面水汽积存);④城市附近尘埃多,凝结核多。 课后作业(二) 1.D 2.D 3.D 4.A 5.B 6.D 7.A 8.D 9.B 10.A 11.(1)海陆热力性质 (2)如图。 (3)海风从海上吹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该城市的空气质量。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