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
层次 区分出不同的类型 区分出排列的等级 确定类别间的距离 有无真正的零点 定类 是 定序 是 是 定距 是 是 是 定比 是 是 是 是
★5.操作化
操作化:把我们无法得到的有关社会结构、制度或过程,以及有关人们行为、思想和特征的内在事实,用代表它们的外在事实来替换,以便于通过后者来研究前者。 即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
变量 指标 取值: 事物1 (具有多个 (表示变量含义 事物2
取值的概念) 的具体事务 事物3…
概念
(对事物或 现象的抽象)
常量
(仅有一个取值的概念) 操作化方法:(P68例子) 一、澄清与界定概念
1、先弄清概念定义的范围 2、决定一个定义方式 二、发展测量指标
1、列出概念维度 2、建立测量指标
6.指数与量表(随便看看)
指数:就是由多个不同的回答所构成的一个简单累加的分数。(有的书中称做总加量表)。
它是由一组有关事物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构成,回答者分别对这些陈述发表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见,然后按某种标准将回答者在全部陈述上的得分加起来,就得到了该回答者对这一事物态度的量化结果。
在指数中,每一个具体的陈述(项目)在对概念的测量中都具有同等的地位,占有同等
的比重,彼此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结构。
量表:是一种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复合测量,即全部陈述或项目都是按一定的结构顺序来安
排的,以反映出所测量的概念或态度具有的各种不同的程度。
量表的目的:一、有助于概念化与操作化过程;二、产生定量测量,并可以和其他变量一块被用来检验假设 两者之间的关系:
量表与指数都是测量工具,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交换使用。
研究者用量表测量某个构想的强度、方向、层次与潜力,以一个连续体的方式来安排回答值或观察值。
一份量表可用单独一个指标,也可用数个指标。大多数量表属于定序层次的测量。 指数是以累加或合并的方式,将某个构想的数个指标,变成一个分数,这个合成分数,通常是一个多指标分数的简单总和。
指数通常是定距层次或定比层次的测量。
研究者有时同时结合量表与指数的特征,来制造一个测量工具
7. 语义差异量表
语义差异法所得到的结果,告诉研究者,人是如何知觉不同的概念,或是不同的人如何看待相同的概念——
如:政治顾问用以发现选民对某个候选人或某议题的想法 精神治疗师用来判断病人如何理解他自己
8. 古德曼量表:
由一组对事物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构成,被调查者分别对这些陈述发表同意或不同意的看法(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同意,要么不同意),然后按某种标准将被调查者在全部陈述上的得分加起来,就得到被调查者对这一事物态度的量化结果。制作过程:
第一步,提出问题。根据家长对孩子从事社会实践的可能态度,提出同一方向(强调孩子应参加社会实践)的5个陈述句:
1)从各方面考虑,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好;
2)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广交朋友,为将来工作打好基础; 4)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了解社会,提高吃苦能力; 5)只要有机会,我都会支持孩子参加社会实践。
第二步,规定评分标准。古德曼量表每个问题后只有两种答案,要么同意,要么不同意。并规定回答同意者,记1分;答不同意者,记0分。最后形成总加量表格式(详见下表) 第三步,评估测量结果。根据此量表测量结果,总分最高者为5 分,它表明家长对孩子参加社会实践非常支持;总分最低者为0分,它表明家长对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抱反对的态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陈述句出现了与上述5个句子的方向不一致的语句,则记分方法应相反,即同意者记0 分,不同意者记 1分 。
家长对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态度的古德曼量表: 不同意 同意 1)从各方面考虑,孩子参加社会实践好; □ □ 2)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 □ 3) 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广交朋友,为将来工作打好基础□ □
4) 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了解社会,提高吃苦能力□ □ 5 )只要有机会,我都会支持孩子参加社会实践。 □ □
9. 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
如果研究者希望定量地测量人们相互间交往的程度、相互关系的程度或者对某一群体所持的态度及所保持的距离,则可采用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Bogardus Social Distance Scale) 这种量表是由在内容上具有某种趋强的逻辑结构的一系列陈述所构成的。不同的陈述代表了人们在态度上的不同程度。
但有两个潜在限制:1、研究者需要为某个外团体与社会背景制作专门的回答类别;2、除非被访者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否则比较被访者的感觉不是太容易。而且,被访者如何答完量表与他在特定社会情境下的实际行为可能有所不同。
制作方法:第一步,提出问题。根据研究课题要求,在初步探索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与上述两种测量不同的是,所提的问题应具逻辑递增关系。如对劳改释放人员的态度可设以下7个问题:
1)你愿意让劳改释放者生活在你的县吗? 2) 你愿意让劳改释放者生活在你的乡吗? 3) 你愿意让劳改释放者生活在你的村吗?
4) 你你愿意让劳改释放者生活在你的生产小组吗? 5)你愿意让劳改释放者做你的邻居吗? 6)你愿意跟劳改释放者交朋友吗?
7)愿意让你的子女与劳改释放者结婚吗?
第二步,规定评分标准。每个问题只有愿意或不愿意两个答案。
第三步,制作量表并测量。制作量表时,应把所有提出的问题,按照相互间距离的不同,由远到近依次排列(也可由近到远排列),如表—— 人们对劳改释放者态度的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
愿意 不愿意 1)你愿意让劳改释放者生活在你的县吗? □ □ 2)你愿意让劳改释放者生活在你的乡吗? □ □ 3)你愿意让劳改释放者生活在你的村吗? □ □ 4)你愿意让劳改释放者生活在你的生产小组吗? □ □ 5)你愿意让劳改释放者做你的邻居吗? □ □ 6)你愿意跟劳改释放者交朋友吗? □ □ 7)你愿意让你的子女与劳改释放者结婚吗? □ □ 测量时采用逆测法,即与其他测量方法不同,采用从后面问题先测,并且测到回答愿意为止。因为,从上表可看出,不同的问题所表示的人们相互间的距离不同,越往后,相互间的距离越近。显然能接受高强度内容的人必定能接受低强度内容。
比如,一个愿意让他的子女与劳改释放者结婚的人,绝对不会反对前6项内容。同样地,一个连让劳改释放者生活在他的县都不愿意的人,也肯定不会同意后面的6项内容。因此,用这种具有逻辑结构的量表,可以测得不同的人或不同的群体对某一群体或事物的态度。\
10. 测量的信度和效度p78
(一)信度:可靠性或一致性;可信赖程度。
(1)稳定性信度——跨越时间的信度
如果在不同的时间使用同一个测量工具或指标进行测量,会获得相同的答案?
(2)复本信度——跨越次总体或子群体的信度
如果使用同一个测量工具或指标对不同团体进行测量,会获得相同的答案吗?
(3)折半信度——使用多个测量工具 不同的指标会得出一致的结果吗?
如何增强信度?
(1)清楚地概念化所有的构想 (2)增强测量层次
(3)使用多重指标来测量一个变量 (4)使用前测、测试研究和复制
(二)效度:真实性,构想与指标之间的吻合度。
表面效度:从表面来看,人们相信定义与测量方法相符吗? 内容效度:测量工具将定义下的所有内容都代表出来了吗?
准则效度:①同时效标效度:具有同时效标效度的指标,必须要与一个已经存在的、而且被
断定具有效度的指标相关联~
②预测效标效度/经验效度:效标效度如果通过某个指标预测到逻辑上与某个构想有关的未来事件,则称为预测效标效度。并非所有测量工具都具有这个效度~
构造效度:①趋同效度:同一个构想的多个测量工具都产生相同的结果,或是都以近似的模
式运作~ ②区别效度:同一个构想的数个指标不但都产生一致的结果或趋同,而且测量相反的构想时,全部都得出相异的结果或负相关。
信度(可信赖的测量) 稳定性: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代表性:普遍适用各个子群体 等值性:普遍适用于各个指标 效度(真实的测量) 表面效度:根据他人的判断 内容效度:捕捉到整个意义 准则效度:与某个外在来源的 结果一致 ——同时效标效度:与早先存在的测量值一致 ——预测效标效度:与未来的行为一致 构造效度:多个指标间的一致性 ——趋同效度:相同者所得之结果相同 ——区别效度:不同者所得之结果不同 三张图自己画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之间存在着某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一般来说,缺乏信度的测量肯定也是无效度的测量;而具有很高信度的测量并不意味着同时也是高效度的测量,即它也许是有效度的,也许仍然是无效度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