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信息技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教案
c、 首先要绘制两个点,然后将两个点都选中,才能构造出一条线段。
d、 选中一个点无法构造线段。
e、 拓展:构造直线怎么做?构造射线、垂线、交点呢? B、绘制任意三角形(用两种方法:画图和作图) C、绘制坐标为(1,3)的点 (3) 习题一
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7,1)、B(8,2)、C(9,0),绘制△ABC。
(4)讲评习题一
A、绘制三个顶点B、构造三角形C、显示标签[MS1] 3、 实例二 (1)铺垫练习
A、画3厘米长的线段(水平的、垂直的) B、度量这条线段的长度 提问:刚才绘制的线段到底有多长呢?度量——>长度 (2)习题二及分析
A、题目:在太阳光线下,竿高为1.5m的竹竿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5m,在同一时刻,测得某大楼的影长为15m,则这栋大楼的高为()。
B、分析:已知竹竿、楼的影长,竹竿高度。求楼的高度。将图合二为一,抽象为线段。
4 在几何画板中,先画出已知的,然后再度量出要求的长度。 C、学生尝试 (3)讲解习题 三、小结
这节课主要通过实例,学习了绘制任意三角形、指定坐标的三角形,和指定长度的直角三角形。初步掌握了绘制三角形的方法。
通过实例我们可以初步感知几何画板的优势:首先绘制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要求的部分可以直接度量出。
四、作业
1、 绘制一个任意等腰三角形(P21) 2、 绘制一个任意正三角(P21) 五、课后反思: 组长批语:
授课人:图尔逊江 授课时间: 课时:1
第三周
课 题: 第三课 点和线的作法
教学目标:1、利用命令学会中点、垂线、角平分线的作法。
2.理解几何关系的不变性能。
5 教学重点:利用命令学会中点、垂线、角平分线的作法 教学难点:理解几何关系的不变性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您是否明白用“工具框”作图,几乎可以作出所有基本图形,实质上和传统的尺规作图没什么两样(只不过电脑作出的图形是动态的,拖动点和线,能保持几何关系不变,黑板上的图形是静态的,不能拖动),但仅靠“工具框”作图实在太慢了,例如,我们想要作一条线段的中点,仅用工具作图,你想一想,通常要几步?
二、新课
1、 对象上的点的作法:
选定任何一个“对象”或多个“对象”,单击“构造”菜单→“对象上的点”,电脑根据你选取的对象,构造出相应的点,点可以在对象上自由拖动。这里的对象是可以是“线(线段、射线、直线、圆、弧)”、“内部”、“函数图像”等,但不能是“点”,点上当然不能再构造点。这是一个动态的菜单,选取的对象是“线段”,这时菜单显示的是“线段上的点”,选取的对象是“轨迹”,这时菜单显示的是“轨迹上的点”??。 小技巧:一般情况下,除“内部外”,用“点工具”直接在对象上画出点(在画点状态下,用鼠标对准对象单击),这样更快。
(1)认识工具栏和菜单栏
指出:为了叙述的简便,也为了区分画图的方式,在后面的叙述中,将用工具箱中画出的图形的操作称为“画图”,将菜单命令绘制的图形的操作称为“作图”。
6 (2) 熟悉工具栏 (3)熟悉菜单栏
A、 构造菜单 B、 变换——平移 C、 度量——长度 D、图表——绘制点
2、实例一:绘制指定坐标的三角形 (1)铺垫练习
A、绘制任意点 B、绘制任意线段 C、绘制任意三角形 D、绘制坐标为(1,3)的点 (2)讲解绘制要点 A、通过菜单绘制任意线段
a、 构造——>线段,菜单是灰色的,说明暂时不可用
b、 指出:数学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那么如何确定一条线段呢? c、 首先要绘制两个点,然后将两个点都选中,才能构造出一条线段。
d、 选中一个点无法构造线段。
e、 拓展:构造直线怎么做?构造射线、垂线、交点呢? B、绘制任意三角形(用两种方法:画图和作图) C、绘制坐标为(1,3)的点 (3) 习题一
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7,1)、B(8,2)、C(9,0),绘制△ABC。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