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四川省高考作文(“老实与聪明”)教师下水作文选
训练。
本次四川卷作文,从考生的作文来看,道理经不起推敲:老实是愚蠢、愚笨,所以是一种智慧;愚蠢是一种智慧;要老实,不要聪明;多一些老实,少一些聪明??具体论述又是事例+论点,中间根本没有分析说理的部分。成了名副其实的喊口号,殊不知,道理是分析出来的,而不是喊出来的。对教学的启示就是,加强思维训练,加强分析说理的训练。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一定要和阅读结合起来训练,应该是每天都必不可少的。
七、勤练书法,卷面整洁
字写得好卷面整洁的考生无疑占尽优势,书写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同水平的文章,书写好,卷面整,显然高几分。卷面整与不整,肯定是有区别的。
南充蒋小英
除了以上问题,学生作文还存在很多问题:
1、态度不端正。有的学生就写个题目,有的就写两三行,有的通篇全写人的姓名“我不想考大学,我要读社会大学”;更有考生写上跪求零分??
2、投机取巧,有的孩子一直就给阅卷老师套近乎,大段大段问候阅卷老师如何如何辛苦,大打温情牌;有的甚至在开头结尾写上几行与老实聪明有关的文字,中间全抄试卷前面的现代文,社科文,企图蒙混过关。
3、穿靴戴帽,有的学生文章主题内容与材料无关。只在开头和结尾照搬材料内容。
很多学生都认识到,“老实和聪明”是做人的一体两面——现实中能够被人们充分悦纳的,是“老实做人,聪明做事”。学生的一些表述“结老实之果,开聪明之花”,“乘老实之船,扬聪明之帆”,很能够表达这一辩证关系
这次泛泛而谈的文章多,有深度的文章少。
如何写得深刻一些?我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阐释“老实”和“聪明”的内涵、价值;
例1“老实是于人世间不改的初心与底线,聪明是于困境时懂得转弯变通。” 例2聪明的人就是不老老实实地等待命运,而是主动出击,扼住命运地喉咙。 例3真正的聪明是内敛于心的细腻与大脑的精明。 例4老实,是生命的本质,是源自黄土地的忠厚实诚; 老实,是超凡脱俗的生命觉醒;
老实,是为人最重要的品质,唯有立于此,生命价值才能实现。 (2)用事例阐释自己对“老实”和“聪明”的认识; (考场上看到了一些非常好的例子)
(3)从事理上分析“老实”和“聪明”关系;
实而不聪是弱愚,聪而不实是大愚,老实聪明兼得是大智。 对自己诚实是一种智慧 对他人诚实是一种聪明
(4)分析中有比较,有辨析。 例1.老实赢得信任,聪明赢得器重
例2.“聪明与忠厚是相对的,却也是有联系的。最终被世人记住的定是那些忠厚的聪明人。生命的脆弱如同史铁生的双腿,让人伤痛沮丧。只因他在地坛中对生命的忠诚,找寻到他自己的阳光。面对生命的磨难,史铁生依然忠厚,他说:“此岸永远残缺,彼岸就要坍塌。”对生命的忠厚使他变得聪明,从此坐赏烟霞雾霭。”
例3.独持老实之心,易被社会洪流所湮没,被无情的现实所摧残。 仅饮聪明之水,利欲熏心,不被天理所容。 例4诚实令聪明存道义,聪明令诚实更深邃。
刚才说到材料,也不是材料积累本身,学生首先是思考欠缺,对“老实”和“聪明”的内涵没有自己的认识,哪能找到对应的材料?
我发现凡是对概念进行了适当阐释的学生,观点清楚了,材料也才有较强的针对性。 所以首要问题是自己要有对“老实”“聪明”的认识,要赋予它们具体的含义。每个人对“老实”“聪明”的理解各异,这也是此次作文的立意空间所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