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年高考真题化学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4-无机综合与推断(包括化学工艺流程)
(4)LiPF6产品中通常混有少量LiF。取样品wg。测得Li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该样品中LiPF6的物质的量为 mol(用含有w、n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4分)
(1)反应物 溶剂 SiO2+4HF=SiF4↑+2H2O NaHCO3 (2)PF5+4H2O=H3PO4+5HF (3)过滤 冷凝 (4)
w?26n 126 (本题部分小题属于开放试题,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1)根据题目中的流程可以看出,固体+液体反应
新物质+饱和溶液,所以无水HF的
作用是反应物和溶剂;玻璃的主要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硅,能和HF发生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HF属于弱酸,必须用弱碱性溶液来除去(比如2%的NaHCO3溶液);
(2)根据题目中的信息“PF5极易水解,其产物为两种酸”,则根据元素组成可知,两种酸分别是H3PO4和HF,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PF5+4H2O=H3PO4+5HF;
(3)第④步分离的是固体(LiPF4(s))和液体(HF(l)),所以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尾气中HF、HCl,可以利用二者沸点的差异(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进行分离,所以采用冷凝法;
(4)根据守恒可以得到;设LiPF6为xmol,LiF为ymol;根据Li守恒,有x+y=n,根据质量守恒有152x+26y=w,解得x=
w?26nmol。 1266.(2014·福建理综化学卷,T23)(15分)元素周期表中第VII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 (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 (填序号)。
a.Cl2、Br2、I2的熔点 b. Cl2、Br2、I2的氧化性 c.HCl、HBr、HI的热稳定性 d. HCl、HBr、HI的酸性
(3)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
NaCl溶液 NaClO3溶液KClO3晶体[来源:学科网]
①完成I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NaCl+□H2O=□NaClO3+□ 。
②II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过程能析出KClO3晶体而无其它晶体析出的原因是 。
(4)一定条件,在水溶液中1 mol Cl、ClO(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右图所示。
-
-
①D是 (填离子符号)。
②B→A+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答案】(15分)
(1)(2)b、c
(3)① 1 NaCl+ 3 H2O== 1 NaClO3+ 3 H2↑
②复分解反应 室温下,氯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小于其他晶体
(4)①ClO4—[来源:Z。xx。k.Com]
②3 ClO—(aq)==ClO3—(aq)+2Cl—(aq) △H=?117KJ·mol—1
【解析】(1)与氯元素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位F,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能作为非金属性判断的依据是单质之间的氧化性顺序,b正确,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顺序,c
正确;单质的熔沸点和氢化物的酸性不是判断依据。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1 NaCl+ 3 H2O== 1 NaClO3+ 3 H2↑;氯酸钠与氯化钾反应生成氯酸钾,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能析出晶体的原因是氯酸钾的溶解度小于其他晶体。
(4)根据图像,D物质中化合价为+7,则D是ClO4—则根据化合价可得反应方程式为:3 ClO—(aq)==ClO3—(aq)+2Cl—(aq) △H=63+0-3×60=-117 KJ·mol—1。
7.(2014·福建理综化学卷,T24)(15分)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1)右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
①该电化腐蚀称为 。
②图中A、B、C、D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 (填字母)。
(2)用废铁皮制取铁红(Fe2O3)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步骤I若温度过高,将导致硝酸分解。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步骤II中发生反应:4Fe(NO3)2+O2+(2n+4)H2O=2Fe2O3·nH2O+8HNO3,反应产生的HNO3又将废铁皮中的铁转化为Fe(NO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任写一项)。 (3)已知t℃时,反应FeO(s)+CO(g)
Fe(s)+CO2(g)的平衡常数K=0.25。
①t℃时,反应达到平衡时n(CO):n(CO2)= 。
②若在1 L密闭容器中加入0.02 mol FeO(s),并通入xmolCO,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FeO(s)转化率为50%,则x= 。
【答案】(15分) (1)①吸氧腐蚀 ②B (2)①4HNO3
4NO2↑+O2↑+2H2O ②4Fe+10HNO3=4Fe(NO3)3+NH4NO3+3H2O
③氮氧化物排放少(或其他合理答案) (3)① 4:1 ②0.05
【解析】(1)由图看出,在海水中,该电化腐蚀属于吸氧腐蚀,在ABCD四个区域中,生成铁锈最多是B区,能接触到氧气。(2)浓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
4NO2↑+O2↑+2H2O,硝酸氧化 废
铁皮中铁的化学方程式为4Fe+10HNO3=4Fe(NO3)3+NH4NO3+3H2O,生产过程中体现绿色思想的是整个过程中氮氧化物排放减少。
根据反应FeO(s)+CO(g)
Fe(s)+CO2(g),平衡常数K为0.25,因为固体的浓度为1,则反应达到平
衡时n(CO):n(CO2)=4:1,若在1 L密闭容器中加入0.02 mol FeO(s),并通入xmolCO,t℃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FeO(s)转化率为率为50%,
FeO(s)+CO(g)
Fe(s)+CO2(g)
起始 0.02 x 0 0 变化 0.01 0.01 0.01 0.01 平衡时 0.01 x-0.01 0.01 0.01 根据平衡常数K=0.25得:
0.01?0.25,解得x=0.05。
x?0.018.(2014·广东理综化学卷,T31)(16分)用CaSO4代替O2与燃料CO反应,既可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高纯CO2,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①为主反应,反应②和③为副反应。 ①
1CaSO4(s)+CO(g) 41CaS(s)+CO2(g) ?H1= —47.3kJ?mol-1 4CaO(s)+CO2(g) +SO2(g) ?H2= +210.5kJ?mol-1
② CaSO4(s)+CO(g) ③ CO(g)
11C(s)+ CO2(g) 22?H3= —86.2kJ?mol-1 (1)反应2CaSO4(s)+7CO(g)
CaS(s)+ CaO(s)+6CO2(g)+ C(s)
+SO2(g)的?H=___________(用?H1、?H2和?H3表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