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注塑模具毕业设计论文

注塑模具毕业设计论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53:58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5.1.4 型腔侧壁及底板厚度的计算 1.型腔侧壁厚度计算如图5-1 1)刚度计算公式

?apL4?S=??32Ea/???????1/3?apL?=0.31L??Ea/???????1/3

式中 S——矩形型腔场边的侧壁厚度; P——型腔所受压力 60Mpa; L——型腔长边长度 136mm; a——型腔侧壁受压高度 15mm; a/——型腔侧壁全高度 17mm;

???——允许变形量 0.04~0.05mm;

E——模具材料的弹性模量 200GPa ;

???——模具材料的许用应力 465MPa ;

15?60?136?? S=0.31?136??= 33.6mm 图5-1 9?200?10?17?465?13

2)按强度计算公式

?apL2? S= ??2a/???????1/2?ap?=0.71L??a/???????121/2;

?15?42? S=0.71?136??=32.5mm;

17?465??2. 型腔底板厚度的计算 1)按刚度计算

13?Pbl323? h=?8L?4Ll?l? /??32Eb????? h=14.1mm 2)按强度计算

12?3Pbl? h=?/2L?l?

?4b???????3?42?136?24?2?199?136?? h=?≈13.5mm<15mm,符合要求。 ??4?315?465?

17

12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六章 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当采用标准模架时,因模架本身带有导向装置,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只要按模

架规格选用即可,若需要采用精密导向定位装置,则需由设计人员根据模具结构进行具体设计。

第6.1节 导向机构的总体设计

6.1.1 设计要点

1.导向零件应合理地均匀分布在模具的周围或靠近边缘的部位,其中心至模具边 缘应有足够的的距离,以保证模具的强度,防止压入导柱和导套后变形。 2.该模具采用4根导柱,其布置为等直径导柱对称分布。

3.该模具导柱安装在支撑板上,导套安装在定模固定板上和推板上。

4.为了保证分型面很好的接触,导柱和导套在分型面处应有承屑槽,即可削去一 个面或在导套的孔口倒角,该模具采用后者。

5.在合模时,应保证导向零件首先接触,避免凸模先进入型腔,导致模具损坏。 6.动定模板采用合并加工时,可确保同轴度要求。

第6.2节 导柱设计

1.该模具采用带头导柱,不加油槽,如图6-1所示。 2.导柱长度必须比凸模端面高度高出6mm~8mm。

3.为使导柱能顺利地进入导向孔,导柱的端部常做成圆锥形或球形的先导部分。 4.导柱的直径应根据模具的尺寸来确定,应保证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该导柱直径由标准模架可知为Φ25mm)。

5.导柱的安装形式,导柱固定部分与模板按H7/k6配合,导柱滑动部分按H7/f7或H8/f7的间隙配合。

6.导柱的工作部分的表面粗糙度Ra=0.4μm。

7.导柱应具有坚硬而耐磨的表面、坚韧而不易折断的内芯。多采用低碳钢经渗碳淬火处理或碳素工具钢T8A、T10A经淬火处理,硬度为50HRC以上或45经调质、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硬度为50HRC以上。

18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图 6-1 带头导柱

第6.3节 导套设计

导套与安装在另一半模上的导柱相配合,用以确定动、定模的相对位置,保证模具运动导向精度的远套型零件。导套常用的结构类型有两种:直导套(GB/T4169.2-1984)、带头导套(GB/T4169.3-1984)。 1.结构形式采用带头导套和直导套两种如图6-2所示;

2.导套的端面应倒角,导柱孔做成通孔,利于排出孔内的剩余空气。

3.导套孔的滑动部分按H8/f7或H7/f7的间隙配合,表面粗糙度为0.4μm。导套外径与模板一端采用H7/k6配合;另一端采用H7/e7配合镶入模板。

4.导套材料可用淬火钢或铜(青铜合金)等耐磨材料制造,该模具中采用T8A。

19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a b

图 6-2 a .带头导套 b.直导套

第七章 脱模推出机构设计

第7.1节 脱模推出机构设计

注射成型的每一个环节中,塑件必须准确无误地从模具的凹模中或型芯上脱出,完成脱出塑件的装置称为脱模机构,也称为推出机构。 7.1.1 脱模机构设计原则

脱模机构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因为塑料冷却收缩时抱紧凸模,所以顶出力的作用点应尽量靠近凸模; 2.顶出力应作用在塑件刚性和强度最大的部位,如加强条、凸缘、壁厚等处, 作用面积尽可能大些,以防止塑件变形和损坏;

3.为保证良好的塑件外观,顶出位置应尽量设在塑件内部或对塑件外观影响不 大的部位;

4.若顶出部位需设在塑件使用或装配的基面上时,为不影响塑件尺寸和使用,一般顶杆与塑件接触处凹进塑件0.05~0.1mm,否则塑件会引起凸起,影响基面的平整。

7.1.2 脱模机构设计

该模具采用推板推出机构,其结构如图7-1所示

20

搜索更多关于: 注塑模具毕业设计论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5.1.4 型腔侧壁及底板厚度的计算 1.型腔侧壁厚度计算如图5-1 1)刚度计算公式 ?apL4?S=??32Ea/???????1/3?apL?=0.31L??Ea/???????1/3 式中 S——矩形型腔场边的侧壁厚度; P——型腔所受压力 60Mpa; L——型腔长边长度 136mm; a——型腔侧壁受压高度 15mm; a/——型腔侧壁全高度 17mm; ???——允许变形量 0.04~0.05mm; E——模具材料的弹性模量 200GPa ; ???——模具材料的许用应力 465MPa ; 15?60?136?? S=0.31?136??= 33.6mm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