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润祥无公害蔬菜农业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政策依据
1、国家产业政策
本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第一类鼓励类 一、农林业第33条 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
国务院发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指出:大力开发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与设备。开发粮食、油料、果蔬、肉类、奶类等大宗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包装技术与设备,发展农产品专储、专运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建立新型农产品加工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大力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培育大宗农产品加工科技企业,开发国内外市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重点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节粮型畜产品和名特优新水产品。
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8
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磋商,提高我国农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
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各级财政要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并可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订单农业”。通过创新信贷担保手段和担保办法,切实解决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不足的问题。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税改革试点。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
2、区域发展规划
四川省省委、省政府为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提出如下的发展思路: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打造品牌;稳定发展蔬菜、水果产品生产;积极发展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带,精心打造特色品牌;力争
9
建成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安全绿色产品生产、出口基地县20个,创立名牌产品20个以上。
做大、做强产业化龙头企业。全省重点选择20家骨干企业,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运用市场机制,增加投入。鼓励各类蔬菜(水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赋予有条件的企业进出口经营权,并优先按规定实行出口退税。对优秀龙头企业优先推荐上市。
2008年全省蔬菜面积1643万亩,居全国第4位;产量3001.9万吨,居全国第5位。规划重点打造攀西早市蔬菜区、川西加工外销蔬菜区、川南反季节蔬菜区、川东北特色蔬菜区、川西山地秋淡蔬菜区,重点县123个,其中核心区80个。通过建设良繁体系和生产示范基地,扶持龙头企业,完善市场流通,到2012年,全省蔬菜面积稳定在1650万亩,总产量3300万吨,加工率25%;产业综合产值670亿元,农民人均蔬菜纯收入450元。全省食用菌生产规模发展到20亿袋(平方尺),产量120万吨,产业综合产值150亿元,食用菌产区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把我省建成全国的食用菌生产、加工和出口大省。
3、地方发展规划
《甘孜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发展生态农牧业。发展农牧业生产,是农民增收的基础。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抓好农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组织,大力开展农畜产品加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0
--建设农牧业生产基地。优化农牧业产品结构,扩大特色农牧产品生产规模,集中力量建设25万亩优质青稞基地、3万亩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基地、20万亩豆薯类基地、5万亩名优中藏药材人工驯化与抚育基地、5万亩优质蚕桑基地、10万亩核桃基地、10万亩优质小杂水果基地、100万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等8个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建设年出栏15万头优质肉用牦牛养殖基地、年出栏40万只优质肉用藏羊养殖基地、年出栏30万头(只)藏猪、藏鸡和黄牛养殖基地等3个畜产品养殖基地。
--建立产业化经营组织。依托特色农牧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加工、运输、保鲜和营销几大环节的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公司+协会+农户+基地的组织形式,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种养大户、农牧业技术人员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力争培育10个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以牦牛为主的优质畜产品加工业,形成年屠宰6-8万头的加工及配套能力,肉类年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肉类加工转化率提高到30-40%;结合牦牛养殖发展乳制品加工,开发系列乳制品,形成年产10万吨乳制品生产能力;发展优质青稞加工业,力争深加工率提高到30%;积极发展野生食用菌及山野菜加工业,力争年加工能力达到3000吨左右;探索发展林果和食品加工业,力争形成规模生产能力。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县田坝乡,1951年臵田坝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臵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4公里。面积229.5平方公里,人口0.4万。泸田公路过境。辖田坝、木杉、
1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