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2019年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问:题中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怎样的?(足球场座位总数×5%=送出的门票数)
(2)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 2.自主练习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出油率的数量关系式,然后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通过比较,使学生体会到,第(1)(2)题所用的数量关系式是相同的,只是已知数量与所求问题不同,所以解题方法也不同。 3.自主练习第11、13题
练习时,要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比较一下每道题中两个小题在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从而加深对百分数几类问题的理解。
[设计意图]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有序的思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并能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四、回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当我们已知比一个数多(少)
百分之几的
数是多少了,怎么求这个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中发展。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采取合作
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解决新知,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三
信息窗3:纳税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3 ,第1、2个红点问题。 教材简析:
该信息窗呈现了孔林、孔庙、孔府三幅图片,并以文字的形式提供了200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曲阜市的游客人数及门票收入等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有关税率的问题,引入对纳税和折扣等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
1、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3. 在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百分数知识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十一”黄金周还在继续,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曲
阜。曲阜可是我们山东有名的文化圣地,同学们中有去过曲阜的吗?谁能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曲阜都有哪些历史名胜?
指名学生简单说一说曲阜的名胜古迹,如果学生没有知道的,老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
谈话:既然曲阜是一个如此有文化渊源的城市,那么它的人气如何呢?让我们来看一组资料。
出示信息图,指名说出信息图中的数学信息。
理清信息后,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如果按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黄金周期间曲阜市应上缴门票收入营业税多少万元?
【设计意图】由学生或老师介绍曲阜的名胜古迹创造出一个比较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想要去了解有关信息的兴趣,但由于学生对税率等相关知识还没有一个具体、全面的了解,因此由老师直接提出问题,避免学生因提问题提不到点子上而浪费时间。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
谈话:在老师提出的问题中,你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提出疑问,疑问大都会集中在有关纳率、税率、税额的相关知识上。
谈话: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去搜集有关纳税的一些知识,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补充。
谈话:看来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真是不少呢,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再结合信息图中的信息,你认为要求应上缴门票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什么?为什么?
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再指名回答。回答时不光要让学生说出“要求应上缴门票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什么”,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重点明确求应上缴门票收入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营业额的3%是多少。
学生明确问题后,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谈话:根据刚才同学们解决的这个问题,你能总结出“求营业税”问题的基本方法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统一方法:税额=营业额×税率。 2、小练习:自主练习第1题。
第1题是求税额的基本练习题。练习时,在学生独立解答后,重点让学生说说有关税额的数量关系和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3、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
谈话:为了游览“三孔”,光明小学的师生遇到了一些困难,让我们去看盾能不能帮上忙?
出示第二个红点的信息,师生一起整理出其中的数学信息。 谈话:“八五折”是什么意思?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有关折扣的问题吗?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