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文言文阅读 学案(1)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文言文阅读 学案(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20:19:05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文言文阅读 学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祭义伶文 【明】张岱

崇祯辛未,义伶夏汝开死,葬于越之敬亭山。明年寒食,其旧主张长公属其同侪王畹生、李一瓯,割羽牲一,至其陇,招其魂而祭之,并招其同葬之父凤川同食,谕之曰:

夏汝开,汝尚能辨余说话否耶?汝在越四年,汝以余为可倚,故携其父母、幼弟、幼妹共五人来。半年而父死,汝来泣,余典衣一袭以葬汝父。又一年,余从山东归,汝病剧,卧外厢不得见,阅七日而汝又死。汝苏人,父若子,不一年而皆死于兹土,皆我殓之,我葬之,亦奇矣,亦参矣!汝为人跋扈而戆直,今死后,忘其为跋扈,而仅存其戆直。余安得不思之,不惜之?汝未死前,以弱妹质余四十金,汝死后,余念汝,旧所逋俱不问,仍备粮糈,买舟航,送汝母与汝弟若妹归故乡,使汝妹适良人,汝知耶,不知耶?汝母临别,言汝妹得所,当来收汝父子骸骨。今竟杳然,何耶?

余忆天下有无心之言,遂为奇谶。余四年前,纠集众优,选其尤者十人,各制小词。夏汝开曰:“羁人寒起,秋坟鬼语,阴壑鸣泉,孤舟泣嫠。重重土绣声难发,钟出峡惊雷触石。石初裂,声崩决,狂风送怒涛,千层万叠,直到樯颠柁折方才歇。”见者可谓酷肖。今试读之,语语皆成谶矣,异哉!今汝同侪十人,逃者逃,叛者叛,强半不在。汝不幸而早死,亦幸而早死,反使汝为始终如一之人,岂天玉成汝为好人耶?

汝生前傅粉登场,弩眼张舌,喜笑鬼诨,观者绝倒,听者喷饭,无不交口赞夏汝开妙者,绮席华筵,至不得不以为乐。死之日,市人行道,儿童妇女无不叹惜,可谓荣矣。吾想越中多有名公巨卿,不死则人祈其速死,既死则人庆其已死,更有奄奄如泉下、未死常若其已死、既死反若其不死者,比比矣。夏汝开未死,越之人喜之赞之;既死,越之人叹之惜之,又有旧主且思之祭之。汝亦可以瞑目于地下矣。汝其收泪开怀,招若父同饮酒食肉,颓然醉焉。

(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旧主张长公属其同侪 侪:同辈、同类的人 B.阅七日而汝又死 阅:经历 C.旧所逋俱不问 逋:逃亡 D.使汝妹适良人 适:女子出嫁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岱称夏汝开为“义伶”,可见张岱对伶人夏汝开评价很高,这与他人惯常轻视伶人的态度明显

生持酒

不同。

B.夏汝开认为张岱可以依靠,就把父母双亲和年幼的弟弟妹妹接到越地共同生活,哪知不到一年时间

他父亲和他相继去世。

C.夏汝开创作小词来预言自己的命运,他的话不幸应验了。张岱认为,尽管他匆匆离世,但这反而使

他保持了一贯的好人形象。

D.祭文最后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夏汝开演技精湛,生前为人称道,死后让人叹惋怀念;一些名公巨卿

受人鄙视怨恨,虽生犹死。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半年而父死,汝来泣,余典衣一袭以葬汝父。

(2)汝母临别,言汝妹得所,当来收汝父子骸骨。今竟杳然,何耶? 4.根据文本概括作者表达了哪些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金日石单字翁叔,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日石单以父不降见杀,与母阏氏、弟伦俱没入官,输黄门养马,时年十四矣。

久之,武帝游宴见马,后宫满侧。日石单等数十人牵马过殿下,莫不窃视,至日石单独不敢。日石单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马又肥好,上异而问之,具以本状对。上奇焉,即日赐汤沐衣冠,拜为马监,迁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日石单既亲近未尝有过失上甚信爱之赏赐累千金出则骖乘入侍左右。

日石单母教诲两子,甚有法度,上闻而嘉之。病死,诏图画于甘泉宫,署曰“休屠王阏氏”。日石单每见画常拜,乡之涕泣,然后乃去。日石单子二人皆爱,为帝弄儿,常在旁侧。弄儿或自后拥上项,日石单在前,见而目之。弄儿走且啼曰:“翁怒。”上谓日石单:“何怒吾儿为?”其后弄儿壮大,不谨,自殿下与宫人戏,日石单适见之,恶其淫乱,遂杀弄儿。弄儿即日石单长子也。上闻之大怒,日石单顿首谢,具言所以杀弄儿状。上甚哀,为之泣,已而心敬日石单。

初,莽何罗与江充相善,及充败卫太子,何罗弟通用诛太子时力战得封。后上知太子冤,乃夷灭充宗族党与。何罗兄弟惧及,遂谋为逆。日石单视其志意有非常,心疑之,阴独察其动静,与俱上下。何罗亦觉日石单意,以故久不得发。是时上行幸林光宫,日石单小疾卧庐。何罗与通及小弟安成矫制夜出,共杀使者,发兵。明旦,上未起,何罗从外入。日石单奏厕心动,立入坐内户下。须臾,何罗袖白刃从东箱上,见日石单,色变,走趋卧内欲入,行触宝瑟,僵。日石单得抱何罗,因传曰:“莽何罗反!”上惊起,左右拔刃欲格之,上恐并中日石单,止勿格。日石单捽胡投何罗殿下,得禽缚之,穷治皆伏辜。

及上病,属霍光以辅少主,光让日石单。日石单曰:“臣外国人,且使匈奴轻汉。”于是遂为光副。光以女妻日石单嗣子赏。初,武帝遗诏以讨莽何罗功封日石单为秺侯,日石单以帝少不受封。辅政岁余,病困,大将军光白封日石单,卧授印绶。一日,薨,谥曰敬侯。

(选自《汉书》,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日石单既亲/近未尝有过失/上甚信/爱之赏赐累千金/出则骖乘/入侍左右

B.日石单既亲近/未尝有过失/上甚信爱之/赏赐累千金/出则骖乘/入侍左右 C.日石单既亲/近未尝有过/失上甚信/爱之赏赐累千金/出则骖乘入/侍左右 D.日石单既亲近/未尝有过失/上甚信/爱之赏赐累千金/出则骖乘/入侍左右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匈奴: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战国时游牧于燕、赵、秦以北地区。秦时始称“匈奴”“胡”。 B.驸马都尉:官名,汉武帝时始置,掌副车之马。驸,即副。皇帝出行时自己乘坐的车驾为正车,而

其他随行的马车均为副车。

C.嗣子:旧时宗法制度,本人无子,把兄弟或亲戚之子过继为己子,称嗣子。也指嫡嗣,当继承父位

的嫡长子。在本文中,指金日石单的次子。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日石单做事认真,恪守孝道。在黄门养马时马又肥又好;他每次看见母亲的画像都要跪拜,并且

对之哭泣。

B.金日石单家教严格,做事决绝。自己的孩子从皇上后面抱住皇上的脖子玩耍时,他非常生气。因为

长子在殿下与宫女嬉闹,便杀掉了长子。

C.金日石单相貌威严,令人害怕。当何罗准备刺杀皇上时,一看到他,吓得脸色都变了。

D.金日石单忠勇双全,懂得进退。何罗行刺皇上,他不顾自己安危而抱住何罗,并且大声吆喝;当皇

上病重托孤时,他甘愿为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石单视其志意有非常,心疑之,阴独察其动静,与俱上下。 (2)日石单捽胡投何罗殿下,得禽缚之,穷治皆伏辜。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种暠字景伯,河南洛阳人。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暠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其有进趣名利,皆不与交通。

顺帝末,为侍御史。擢暠监太子于承光宫。中常侍高梵从中单驾出迎太子,时太傅杜乔等疑不欲从,惶惑不知所为。暠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辞屈,不敢对。乔退而叹息,愧暠临事不惑。帝亦嘉其持重,称善者良久。

出为益州刺史。暠素慷慨,好立功立事。在职三年,宣恩远夷,开晓殊俗,岷山杂落皆怀服汉德。时永昌太守冶铸黄金为文蛇,以献梁冀,暠纠发逮捕,驰传上言,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冀由是衔怒于暠。会巴郡人服直聚党数百人,自称“天王”,暠与太守应承讨捕,不克,吏人多被伤害。冀因此陷之,传逮暠、承。太尉李固上疏救曰:“臣伏闻讨捕所伤,本非暠、承之意,实由县吏惧法畏罪。比盗贼群起,处处未绝。暠、承以首举大奸,而相随受罪,臣恐沮伤州县纠发之意,更共饰匿,莫复尽心。”梁太后省奏,乃赦暠、承罪,免官而已。

后凉州羌动,以暠为凉州刺史,甚得百姓欢心。被征当迁,吏人诣阙请留之,太后叹曰:“未闻刺史

得人心若是。”暠复留一年,迁汉阳太守,戎夷男女送至汉阳界。及到郡,化行羌胡,禁止侵掠。迁使匈奴中郎将。时辽东乌桓反叛,复转辽东太守,乌桓望风率服,迎拜于界上。坐事免归。

征拜议郎,迁南郡太守,入为尚书。会匈奴寇并凉二州,桓帝擢暠为度辽将军。暠到营所,先宣恩信,诱降诸胡,其有不服,然后加讨。诚心怀抚,由是羌胡、乌孙等皆来顺服。暠乃去烽燧,除候望,边方晏然无警。

延熹四年,迁司徒。在位三年,年六十一薨。并、凉边人咸为发哀。匈奴闻暠卒,举国伤惜。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1.对下列各句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暠素慷慨,好立功立事 素:朴素 B.冀由是衔怒于暠 衔:怀着 C.吏人诣阙请留之 诣:到……去 D.会匈奴寇并凉二州 寇:侵略

2.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 B.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 C.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 D.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 3.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傅:官名,古代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一,位次于太师。后多为赠官、加衔之用,无实权。 B.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 C.延熹:是东汉皇帝的年号。文中还有类似的,如“顺帝”“中郎将”等。

D.薨:一种对死的称呼。《礼记·曲礼》记载,皇帝死称为崩,诸侯死称为薨,大夫死曰卒,士死

称不禄。

4.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现种暠“好立功立事”的一项是( ) ①暠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 ②暠乃手剑当车 ③宣恩远夷,开晓殊俗 ④化行羌胡,禁止侵掠 ⑤先宣恩信,诱降诸胡 ⑥暠乃去烽燧,除候望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③⑤⑥ 5.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种暠为人为官胆大心细,在监护太子时,为国家命运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大胆质疑中常侍不合常

理的行为,深得太傅杜乔的钦佩。

B.种暠担任刺史敢作敢为,发现太守的不法行为后及时奏报朝廷,后来太守伺机报复种暠,种暠被

免官。

C.种暠由凉州刺史任上升迁时,官民不愿他离开,他因此得到太后的嘉许。调任汉阳太守时,凉州民

众一直送到汉阳地界。

D.种暠被提拔为度辽将军,到任后先礼后兵。边境的百姓因为种暠而感念朝廷,诚心顺服汉朝,边地

平安无事。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有进趣名利,皆不与交通。

(2)臣恐沮伤州县纠发之意,更共饰匿,莫复尽心。

一 1.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逋”有“逃亡”“拖欠”“拖延,推

迟”等义项。根据文本内容,夏汝开并未逃跑,所以解释为“逃亡”错误。作者讲述的是如何处理夏汝开去世后留下的欠款,故“逋”应解释为“拖欠”。 2.C

3.(1)半年时间,你父亲便死了,你来跟我哭泣,我典当了一套衣服用来安葬你的父亲。

(2)你母亲临别时,说如果你妹妹嫁了人,就会来收拢你们父子的骸骨。现在竟然杳无音信,这是为什么呢?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要注意每个语句中的关键词,如(1)中

的“典”“以”和定语后置句,(2)中的“得所”“竟”“何耶”

4.①对夏汝开一家不幸遭遇的同情。②对夏汝开精湛技艺的叹服。③对夏汝开高尚人格的赞赏。④对叛逃者的不满,对所谓名公巨卿的鄙视。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这是一篇祭文,首先要考虑的是作者对祭奠对象夏汝开的

情感态度。但是本文并不局限于写夏汝开,还提及他的同侪、越地的名公巨卿,故也应揣摩作者对待他们的情感态度。 【参考译文】

明朝崇祯辛未年,义伶夏汝开死了,葬在越地的敬亭山。第二年的寒食节,他的老主子张长公嘱咐他的同辈王畹生、李

生拿着一壶酒,杀了一只鸡,到他的坟头,招来他的魂魄而祭奠他,并且招来和他同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文言文阅读 学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祭义伶文 【明】张岱 崇祯辛未,义伶夏汝开死,葬于越之敬亭山。明年寒食,其旧主张长公属其同侪王畹生、李一瓯,割羽牲一,至其陇,招其魂而祭之,并招其同葬之父凤川同食,谕之曰: 夏汝开,汝尚能辨余说话否耶?汝在越四年,汝以余为可倚,故携其父母、幼弟、幼妹共五人来。半年而父死,汝来泣,余典衣一袭以葬汝父。又一年,余从山东归,汝病剧,卧外厢不得见,阅七日而汝又死。汝苏人,父若子,不一年而皆死于兹土,皆我殓之,我葬之,亦奇矣,亦参矣!汝为人跋扈而戆直,今死后,忘其为跋扈,而仅存其戆直。余安得不思之,不惜之?汝未死前,以弱妹质余四十金,汝死后,余念汝,旧所逋俱不问,仍备粮糈,买舟航,送汝母与汝弟若妹归故乡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