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设计与实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设计与实施
作者:边琦
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第17期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简称“提升工程”),围绕“应用”这一核心任务,在能力标准、课程标准和测评标准的引领下,旨在通过“培训—测评—应用”,建立中小学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新机制,推动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有益发展。为全面落实提升工程实施要求,制定有效的培训方案和课程方案,我们从内蒙古全区选取地区和学校样本进行了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的调查。 ● 调查基本情况
目前全区有基础教育学校约3000所,教学点约400个,学校专任教师约20万人。考虑到地区、城乡、民族等多方面的差异,本次调查选择两个市、四个旗县区的数十所学校进行。调查采用问卷、个别访谈、集体讨论等形式,问卷及访谈对象主要以一线教师为主,主要内容包括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关培训的开展情况、应用能力水平、教学应用现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实施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组织管理、培训形式、考核评价方式、培训内容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调查总共发放问卷487份,回收476份,有效问卷389份。 ● 调查结果
①教师的基本信息技术能力满足信息化教学的开展。②信息化环境适应能力偏低。③教师自制教学资源困难。④民族教育教师信息应用能力偏低。⑤城乡学校信息化程度与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正相关。⑥培训内容与形式明显影响培训学习态度与效果。⑦网络研修与实践结合、集中培训、校本培训等形式远远高于其他方式。 ● 地区培训规划
1.制定区域推进计划,提升区域研修社区地位
根据项目推进整体计划,制定全区推进计划,以旗县区为单位按年度遴选具体区域,充分发挥旗县区教研地域优势,进一步整合教研室、师训中心等单位力量,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地区研修方案、监督机制、测评方案等。设计线上研修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工作坊”作用,组建同学科跨校学习共同体,引领本学科教师开展研修,形成有效的区域性学科研修社区,使学科“教师工作坊”成为地区性学科研修交流的主要渠道,同时加强“教师工作坊”坊主的监督与考核,有效激发坊主积极性。线下研修活动配合“教师工作坊”,设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