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某地铁工程第三方监测投标 - 图文
XXX地铁第三方监测服务项目XXX标(技术标技术部分) 或两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最后3个观测周期的变形量小于观测精度为止。
本标段第三方监测频率见表1.6-1~3。
表1.6-1 明挖车站和区间竖井等施工段监测频率表
监测项目 施工阶段 监测频率 1次/2~3d 1次/5d 围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和沉降、围护结构变形、支撑轴基坑开挖(包括桩基施工) 力、支撑立柱沉降、地下水位、地表沉降、周边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 沉降和倾斜 表1.6-2 浅埋暗挖法区间隧道施工段监测频率表 监测项目 施工阶段 地表沉降、拱部下沉、内空1、开挖面距量测目标前后<2H时,1次/2~3d; 收敛、周边建筑物沉降和倾2、2H<开挖面距量测目标前后<5H时,1次/5d; 斜、地下水位 3、开挖面距量测目标前后>5H时,1次/10~15d; 表1.6-3 盾构法区间隧道施工段监测频率表 监测项目 地表沉降(或隆陷)、周边建筑物沉降和倾斜 注: ①H为隧道埋深,d为天;
②上述各表的监测频率为正常施工情况下的频率,当出现工程事故或其它因素造成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加大,我方会根据业主指示增加监测次数直至危险或隐患解除为止;
③当监测项目的累积变化值接近或超过报警值时,应加密监测; ④当监测结果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向有关各方汇报;
⑤当变形曲线趋于平缓时,在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即可判断变化趋于稳定,经业主代表同意后可以停止相应项目的监测工作。
施工阶段 1、掘进前后1H范围内测点,1次/d; 2、掘进前后2H~3 H范围内测点,1次/2~3d; 3、掘进前后3 H范围外测点,1次/10~15d; 1.7监测控制标准与警戒值
本第三方监测项目采用二级控制标准管理,即控制值和警戒值,控制值为设计容许值,警戒值取控制值的0.8倍。
(一)控制标准确定原则:
(1)满足现行的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 (2)满足设计计算的要求;
(3)满足监测对象的安全要求,达到保护的目的; (4)满足环境和施工技术的要求,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5)满足各保护对象的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
XXX公司 第23页
(6)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工程质量和经济等因素,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二)监测控制标准 (1)基坑监测管理基准值
表1.7-1 基坑监测管理基准值
监测项目 允许值 基坑工程等级 一级 二级 注:h为基坑开挖深度 地表下沉(mm) 0.01h 围护结构侧向位移(mm) 0.0014h 0.003h 煤气管线允许沉降(mm) 10 其他管线允许沉降(mm) 20 0.02h (2)建筑物沉降控制标准
①桩基础建筑物允许最大沉降值不应大于10mm; ②天然地基建筑物允许最大沉降值不应大于30mm。 (3)建筑物倾斜控制标准
表1.7-2 建筑物允许沉降差控制标准表
变形特征 土的压缩性 砌体承重结构的局部倾斜 工民建柱间沉降差 1.框架结构 2.砖石墙填充的边排柱 注:L为柱中心距,单位:米。 地基变形允许值 中、低压缩性土 高压缩性土 0.002L 0.003L 0.002L 0.003L 0.0007L 0.001L 表1.7-3 多层和高层建筑物的地基倾斜变形允许值表
变形特征 多层和高层建筑基础的倾斜 H≤24 24≤H≤60 64≤H≤100 H>100 注:H为建筑物高度,单位:米。 变形允许值 0.004 H 0.003 H 0.002 H 0.0015 H (4)地下管线及地面控制标准
承接式接头的铸铁水管、钢筋砼水管两个接头之间的局部倾斜值不应大于0.0025,采用焊接接头的水管两个接头之间的局部倾斜值不应大于0.006。采用焊接接头的煤气管两个接头之间的局部倾斜值不大于0.002,绝对沉降不应大于10mm。相应的道路沉降按上述相应的管线的标准进行控制。盾构掘进引起的其前方上部土体隆起或下沉量控制值不大于+10mm和-30mm。
XXX地铁第三方监测服务项目XXX标(技术标技术部分) (5)其它监测项目控制标准
由设计单位提供其它监测项目控制标准。 (三)监测警戒值
监测警戒值的确定应满足《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和相关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部分监测项目的监测警戒值确定见表1.7-4。
表1.7-4 各监测项目警戒值表
序号 1 2 3 4 5 6 控制值 警戒值 限制条件 30mm与0.1H%mm取小围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 水平位移值 控制值的80% 值 立柱、围护桩桩顶沉降 标高绝对变化量 +10mm、-30mm 控制值的80% 变化量与开挖深30mm与0.1H%mm取小围护结构桩体变形 控制值的80% 度之比F 值 支撑轴力 轴力 设计轴力 控制值的80% 桩基础建筑物10mm 控制值的80% 最大沉降值 建(构)筑物沉降 天然地基建筑物30mm 控制值的80% 沉降速率 2mm/天 控制值的80% 0.002 倾斜度i 控制值的80% 中、低压缩性土 砌体承重结构的局部倾斜 0.003 倾斜度i 控制值的80% 高压缩性土 建筑物高度0.004 倾斜度i 控制值的80% H≤24 多层和高层建筑物的地基0.003 倾斜度i 控制值的80% 24< H≤60 倾斜变形 0.002 倾斜度i 控制值的80% 60
1.8前期准备
1.8.1收集资料
接到任务后,收集各工点的监测设计图纸、勘察报告、工程设计图纸及最新变更、土建施工方案等基本资料,此外还要尽可能多的收集沿线需要监测的重要建(构)筑物的详细设计资料,包括地基、基础类型、基础埋深,并做现场调查核实。 1.8.2现场踏勘
在室内资料熟悉理解后,去各工点现场踏勘。了解施工现场条件、环境,交通状况,根据现场条件研究监测项目埋点与量测的可行性,为编写具体的监测方案做好准备。对一些有特殊困难的条件应做好充分准备,与施工方进行协调,必要时还应向业主进行汇报。 1.8.3编制各工点监测方案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与现场踏勘情况,根据场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与隧道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工程相邻环境详尽调查,针对每个工点编制具体的监测方案。方案内容应该涉及到各个具体项目的实施组织,重难点解决方案。方案与施工现场的实际工作条件相结合。将编写好的方案提交业主与监理、设计方以及管线、道路主管单位审核,然后交与施工方协商可行性。
工点的第三方监测设计方案应包括: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点的具体布置图(平面图、断面图)、监测周期、监测时段、警戒值、监测结果的分析要求、信息反馈系统、工程数量及概算等。 1.8.4监测仪器、元件的检定与标定
监测仪器必须在检定有效期内,量测元件在埋设前须进行标定,并按进场材料设备报验程序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量测元件埋设孔眼(洞)井经驻地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埋设元件,埋设后应记录监测仪器设备在工作状态下的初始读数。
1.9监测实施方案
1.9.1围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监测 (一)测点布置原则
基准点一般设立于距基坑100m之外的稳定区域,鉴于基准点是位移监测的起算点,因此要注意保持基准点之间的图形结构,以保证足够的精度。工作基点设于基坑附近相对稳定的位置,以点位稳固,方便由基准点向工作基点引测,并便于使用其测量各监测点为原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定。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