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三疑三探教案) - 毕业论文
教学重点 教材分析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观察放大镜下的晶体 制作晶体 多媒体课件 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学生准备 玻璃片、矿物晶体 教 学 过 程 各种晶体及晶体用途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制作好的大晶体及器材 教学环节 主案 1.师:画一画我们记忆中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2.生:思考后,学生回答 副案 设疑自探 3.师:借助放大镜观察糖、盐、味精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将放大镜下的颗粒形状画在科学记录本上 (板书课题)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1. 2.对不会的问题合作探究。分工合作动手实验。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并指导实验。 3.在合探的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强调: 解疑合探 像糖、盐、味精这些日常用品,是不是工厂用机器将它们切碎成了这样的形状?不是的,自然界中有的晶体从溶液中诞生,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结晶。有的晶体是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物的晶体。我们可以尝试着用蒸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盐的晶体。 质疑再探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5
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运用拓展 1.我当小老师(学生遍题小组内欣赏、借鉴、练习) 2.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放大镜下的晶体 晶体:像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那样 板书设计 规则几何外形 固体 课 题 4、怎样放得更大 知识与能力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预计课时 一课时 主备人 XXX 所在学校 ****** 1、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2、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教学重点 教材分析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带。供显微镜下观6
懂得人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 自制简易显微镜 多媒体课件 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学生准备 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手电筒或小镜子。
察的物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主案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一些细小的物体了,但人类的探索欲望总在 不断地发展,放大镜不能满足人们对微小世界继续探索的欲望。如何能使我们看到的像放得更大呢? 设疑自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小组讨论交流怎样放的更大。 (板书课题)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1.解疑合探 副案 2.对不会的问题合作探究。分工合作动手实验。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并指导实验。 3.在合探的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强调: 自制显微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 质疑再探 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运用拓展 1.我当小老师(学生遍题小组内欣赏、借鉴、练习) 2.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7
4、怎样放得更大 ——(两个凸透镜组合) 到 板书设计 ——光学显微镜 更 ——电子显微镜 多 ——扫描隧道显微镜 课 题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预计课时 知识与能力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一课时 主备人 XXX 所在学校 ****** 1、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重要的 2、发展观察生物标本、研究生物标本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点 教材分析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学生制作洋葱表皮的玻片标本,正确使用显微镜 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放大镜。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设疑自探 主案 1.师:这是一个洋葱,如果从它的内表皮上揭下一块,你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放大镜又能看到些什么?如果用上显微镜又能看到些什么? 8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学生准备 洋葱、小刀、清水 副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