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7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中图版

2017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中图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3 2:48:57

《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降水。

2.了解降水量的测量及工具、单位。 3.会读、会画降水量柱状图。 4.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5.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和分析搜集的资料及自主学习,能够总结我国的降水变化规律及区分干湿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降水时空分布规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的基本原理,对地理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科学的生产生活结论。 【重点与难点】

1.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资料分析、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

2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猜谜语:

谜语:太阳送我到天上,风伯送我到四方,可怜我眼泪汪汪,才能重返回故乡。(打一自然现象) 谜底:下雨

谜语:说像糖,它不甜,说像盐,又不咸。冬天有时一片,夏天谁都不见。(打一自然现象) 谜底:下雪

雨和雪都是降水的形式,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降水。 二、新课学习 (三)降水的变化 1.降水的概念

1

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或液态的水。 2.降水量的测量 工具:雨量器和量杯 单位:毫米(mm) 视频:降水量的测量

日降水量:将一日内各次降水量相加 月降水量:将一个月内各日降水量相加 3.降水量柱状图

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和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方法类似。先确定坐标轴,然后按所给资料中各月的降水量标出相应的高度,画出柱状表示降水量。最后标注图名。

4.降水时间分布规律 活动读图

说出北京、武汉、广州三地哪几个月降水最多(6、7、8),哪几个月降水最少(12、1、2)。 试着总结三地降水季节变化的共同规律(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

时间分布规律(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弊:灾害:春旱、夏涝。

5.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分别说出广州、武汉、兰州、乌鲁木齐四城市的年降水量范围。(1600~3000mm、800~1600mm、400~800mm、200~400mm)。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差异很大。

从图中可以看出,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分布,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一线分布,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mm。

空间分布规律:东部多西部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拓展延伸: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达6 558毫米。1912年更创下年降水量8 409毫米的记录。

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年降水天数不足10天,有些年份滴水不见。

6.我国降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

房屋:中国西南地区的竹楼、陕北的“窑洞” 交通:南船北马

体育活动:南方的赛龙舟、北方的赛马 (四)干湿区

1.划分依据:降水和蒸发的对比关系

2.类别: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我国干湿区的划分界线和200、400、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之间是什么关系?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相一致。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相一致。 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大致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相一致。 三、课堂练习

1.如图是兰州、台北、乌鲁木齐、武汉四个城市的年降水量变化图,根据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左至右四个城市分别是(C)

A.台北、兰州、乌鲁木齐、武汉 B.乌鲁木齐、兰州、台北、武汉 C.乌鲁木齐、兰州、武汉、台北 D.兰州、乌鲁木齐、武汉、台北 2.我国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D) A.从南向北逐渐减少 B.从东向西逐渐减少 C.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3.根据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下列省区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C) A.湖北省 B.陕西省 C.福建省 D.新疆 4.关于我国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各地降水比较均匀

B.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大致相同

3

C.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集中在春季 D.降水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四、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我国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五、作业布置 1.77页复习题2。 2.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

(三)降水的变化 (四)干湿区 降水的概念 划分依据 降水量的测量 分类 降水量柱状图 降水时间分布规律 降水空间分布规律

4

【板书设计】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降水。 2.了解降水量的测量及工具、单位。 3.会读、会画降水量柱状图。 4.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5.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和分析搜集的资料及自主学习,能够总结我国的降水变化规律及区分干湿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降水时空分布规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的基本原理,对地理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科学的生产生活结论。 【重点与难点】 1.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资料分析、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 2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猜谜语: 谜语:太阳送我到天上,风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