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8份试卷合集】福州市名校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13.小华去森林探险,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光斑的成像原理是____(填光 学原理)。森林严禁随地丢弃饮料瓶,这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因为透明圆饮料瓶装水 后相当于一个__镜,在太阳光作用下,可能引起森林火灾.小华想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束反射进 一个水平山洞(如图所示),则他应将平面镜与入射光线成____夹角放置。
14.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象乙可知,该物质是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
15.以下例子:①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说话②闻其声知其人③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会消失④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笛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⑤站在河岸上说话,会吓跑正在河边游动的鱼⑥宇航员在飞船外面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可以进行,其中可以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_____,可以反映声音特征的是_____。 16.如图,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
三、计算题
17.一只空瓶的质量为3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800g,而装满另外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700g。求: (1)瓶子的容积; (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
18.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珠江源广场的过程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1)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2)小刚从家到珠江源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在步行期间小刚20s内通过的路程? 四、实验题
19.在“探究物质的密度”实验中使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1)调节天平时应将________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_______g砝码,试加其它砝码,最后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4)图(2)是小王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________。
(5)图(3)是小王同学正确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________g,然后她又正确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120g;
(6)图(4)是小王同学倒出盐水的体积________cm;则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
20.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实验.它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不同类型的镜片,观察到了如下现象.
(1)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 作用,他应该是 透镜.据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填“前方”或“后方”).
(2)取下近视眼镜片,重新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它上面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然后将另一个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光屏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又变模糊了,再使光屏靠近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说明带上这个眼镜可以矫正 眼.
2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
(3)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玻璃板10cm处,此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cm.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
(4)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
3
变”)。
22.“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致同学用锤敲击音叉时,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乒乓球多次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有关。
23.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填“大”或“小”).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________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4.如图甲所示为探究某液态物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记录不同时刻待测物质的温度值,并依据实验数据描绘出了该液态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态(选填“液”、“固”或“固液共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B D C A C C C 二、填空题 11.变大 大于 12.凸 虚
13.光的直线传播 凸透镜 30o 14.晶体 0
15.⑤⑥ ①②④ 16.25 三、计算题
17.(1)500cm;(2)0.8g/cm
18.(1)6m/s;(2)2.4m/s;(3)30m。 四、实验题
19.游码 天平的平衡螺母 BAC 50 天平在测量过程中,调节了平衡螺母 131.4 10 1.14g/cm
20.(1)发散;凹;前方;(2)远视.
21. 为验证物像的大小关系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10 不能 虚 不变 22.振动 转换法 振幅 3
3
3
23.时间 24.晶体 大 大 0.25 7 固液共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