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
A. a线表示Fe(OH)2饱和溶液中的变化关系
B. 当Fe(OH)2和Cu(OH)2沉淀共存时,溶液中c(Fe):c(Cu)=10:1 C. 除去CuSO4溶液中少量的Fe2+,可加入适量CuO
D. 向X点对应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可转化为Y点对应的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A.该温度下,Ksp[Cu(OH)2]<Ksp[Fe(OH)2],则在相同条件下的饱和溶液中,c(Fe)>c(Cu),离子浓度越大,-lgc(M)值越小; B.c(Fe2+):c(Cu2+)=
;
2+
2+
2+
2+
2+
2+
2+
4.6
C.除去CuSO4溶液中含有的少量Fe,加入适量CuO,Fe不变; D.向X点对应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金属离子的浓度会减小。
【详解】A.该温度下,Ksp[Cu(OH)2]<Ksp[Fe(OH)2],则在相同条件下的饱和溶液中,c(Fe2+)>c(Cu2+),离子浓度越大,-lgc(M)值越小,所以b线表示Fe(OH)2饱和溶液中的变化关系,A错误; B.c(Fe2+):c(Cu2+)=
=104.6:1,B正确;
2+
C.Ksp[Cu(OH)2]<Ksp[Fe(OH)2],Cu(OH)2更易生成沉淀,在含有Fe2+的CuSO4溶液中,加入适量CuO,不能生成Fe(OH)2沉淀,所以Fe浓度不变,C错误;
D.向X点对应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中会生成Cu(OH)2沉淀,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会减小,而从X点到Y点铜离子浓度不变,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点睛】本题考查了难溶物的溶解平衡、溶度积的表达式及计算、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注意掌握难溶物的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明确溶度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本题难度适中。
8.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M=180g/mol)呈淡黄色,可用作晒制蓝图。某实验小组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I.纯净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产物的探究
(1)气体产物成分的探究。小组成员采用如下装置可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2+
①E中盛装碱石灰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
②按照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的接口顺序为a→g→f→_____→尾气处理装置(仪器可重复使用)。 ③实验前先通入一段时间N2,其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证明了气体产物中含有CO,依据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
(2)小组成员设计实验证明了A中分解后的固体成分为FeO,则草酸亚铁晶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晒制蓝图时,以K3[Fe(CN)6]溶液为显色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Ⅱ.草酸亚铁晶体样品纯度的测定
工业制得的草酸亚铁晶体中常含有FeSO4杂质,测定其纯度的步骤如下: 步骤1:称取mg草酸亚铁晶体样品并溶于稀HSO4中,配成250mL溶液;
步骤2:取上述溶液25.00mL,用 cmol/L KMnO4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V1mL;
步骤3: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充分反应后,加入适量稀H2SO4,再用 cmol/L 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V2mL。
(4)步骤2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步骤3中加入锌粉的目的为_______。
(5)草酸亚铁晶体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若步骤1配制溶液时部分Fe被氧化变质,则测定结果将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答案】 (1). U形管 (2). b→c→h→i(或i→h)→d→e→b→c (3).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上加热时发生爆炸 (4). C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后B装置中出现浑浊 (5). FeC2O4·2H2O
FeO+CO↑+CO2↑+2H2O (6). 3FeC2O4+2K3[FeCN)6]=Fe3[Fe(CN)6]2+3K2C2O4 (7). 锥形
2+
瓶中溶液颜色变为浅紫色,且30s内不褪色 (8). 将Fe3+还原为Fe2+ (9).
×100% (10). 偏低
【解析】 【分析】
I.在A中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受热发生分解反应:FeC2O4·2H2O
FeO+CO↑+CO2↑+2H2O,用D检
验水蒸气的存在,用B检验CO2气体,然后用E干燥CO,将CO用通入C使CO与CuO发生反应:CO+CuO
CO2+Cu,反应产生的CO2气体通过B装置检验,由于反应过程中有CO产生,会导致大气污染,
所以最后将气体进行尾气处理。用K3[Fe(CN)6]溶液检验溶液中的Fe2+,据此书写反应方程式;
II. 步骤2中向FeC2O4·2H2O、FeSO4溶解后的酸性溶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中的Fe2+、H2C2O4都被氧化,Fe2+变为Fe3+;KMnO4被还原为无色的Mn2+;H2C2O4变为CO2气体逸出;步骤3中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Zn将溶液中Fe还原为Fe,充分反应后,加入适量稀H2SO4,再用 cmol/L 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这时溶液中Fe氧化为Fe,消耗标准液V2mL。则前后两次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差就是氧化H2C2O4消耗的体积,根据C守恒可知n(H2C2O4)=n(FeC2O4·2H2O),最后根据电子守恒确定KMnO4与FeC2O4·2H2O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利用该反应消耗的n(KMnO4)计算出FeC2O4·2H2O的质量,从而可得其纯度,据此分析。 【详解】(1) ①根据E的结构可知E中盛装碱石灰的仪器名称为U形管;
②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仪器使用的先后顺序为ADBECB,则按照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的接口顺序为a→g→f→b→c→h→i(或i→h)→d→e→b→c→尾气处理装置;
③实验前先通入一段时间N2,其目的为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上加热时产生的CO与装置内的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事故;
④实验证明了气体产物中含有CO,依据的实验现象为C中固体Cu变为Cu单质,物质由黑色变为红色,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可以使后面的B装置中出现浑浊现象;
(2)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分解产生FeO、CO、CO2和水,根据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可得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FeC2O4·2H2O
FeO+CO↑+CO2↑+2H2O;
2+
3+
3+
2+
(3)K3[Fe(CN)6]溶液遇FeC2O4,溶液变为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C2O4+2K3[FeCN)6]=Fe3[Fe(CN)6]2+3K2C2O4;
(4)在步骤2中用酸性KMnO4滴定含有Fe、H2C2O4的溶液,KMnO4被还原为无色的Mn,所以滴定终点的现象为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为浅紫色,且30s内不褪色。在步骤3中加入锌粉的目的为将溶液中的Fe氧化为Fe,以便于确定溶液H2C2O4的物质的量,并根据C元素守恒,计算出FeC2O4的物质的量。 (5)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草酸消耗的KMnO4的物质的量为n(KMnO4)= cmol/L ×(V1-V2)
×10L=c(V1-V2)×10mol,根据反应过程在电子守恒可得KMnO4与H2C2O4的物质的量关系为5H2C2O4—2KMnO4,H2C2O4是FeC2O4·2H2O与硫酸反应产生,根据元素守恒可知FeC2O4·2H2O—5H2C2O4—2KMnO4,故n[FeC2O4·2H2O]=n(KMnO4)=c(V1-V2)×10-3mol,所以草酸亚铁晶体样品的纯度为
-3
-3
3+
2+
2+
2+
×100%=×100%。若步骤1配制溶液时部分Fe2+被氧化变质,
则V1偏小,根据=×100%可知,测定结果将偏低。
【点睛】本题考查了仪器的识别、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仪器使用先后顺序、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误差分析、物质含量的测定等知识。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物质的性质及守恒方法、关系式法计算等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9.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理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还原NO2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CH4(g)+ 2NO2(g)= N2(g)+CO2(g)+2H2O(g) △H=-867.0kJ/mol; ②N2(g)+2O2(g)= 2NO2(g) △H=+67.8 kJ/mol; ③N2(g)+O2(g)=2NO(g) △H=+89.0 kJ/mol
则CH4催化还原N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汽车排气系统中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可发生反应:2NO(g)+2CO(g)
2CO2(g)+N2(g)。在某密
闭刚性容器中通入等量的CO和NO,发生上述反应时,c(CO)随温度(T)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据此判断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温度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反应速率v=v正-v逆=k正c(NO)c(CO)-k逆c(CO2)c(N2),k正、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计算a处
=________。
2
2
2
(3)SNCR-SCR脱硝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除去烟气中氮氧化物的脱硝技术,一般采用氨气或尿素作还原剂,其基本流程如图:
①SNCR-SCR脱硝技术中用NH3作还原剂还原NO的主要反应为4NH3(g)+4NO(g)+O2(g)=4N2(g)+6H2O(g),△H<0,则用尿素[CO(NH2)2]作还原剂还原N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体系温度直接影响SNCR技术的脱硝效率,如图所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