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零距离(上海专用)—高考物理总复习(知识回忆+跟踪练习+即时检测)第十四章 第58讲 原子与原子核
原子与原子核
知识回忆
(一)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________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________,原子的全部________与几乎全部________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的空间________.
2.按照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________直径的数量级(实际就是电子运动范围的数量
-10-15
级)为10m,而________直径的数量级为10m.
(二)1.α射线是高速α粒子流,α粒子的电荷数是________,质量数是________,实际上就是________;β射线是高速________流;γ射线不带电,它是能量很高的________,
-10
波长很________,在10m以下.
2.放射性有许多重要的应用.γ射线的________很强,可以用来检查金属内部是否有砂眼或裂纹.γ射线对生物体有很强的作用,可以________,也可以杀死食物中的细菌.
3.某原子核放出一个α粒子后,核的质量数________,电荷数________,成为新核.这种衰变叫做α衰变;某原子核放出一个β粒子后,核的质量数________,电荷数______,成为新核.这种衰变叫做β衰变.
4.在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中,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在一起从核里发射出来,这就是________.原子核里虽然没有电子,但是核内的________可以转化成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核内发射出来,这就是________.
5.放射性元素的________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这种元素的半衰期.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________本身的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物理或化学状态________.
6.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________产生了氧17(氧16的一种________)和一个质子,核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发现了中子,核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练习
1.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事实的有( )
A.托马斯·杨通过对光的干涉的研究,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 B.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C.卢瑟福通过了对α粒子散射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D.贝可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232208
2.天然放射性元素 90Th(钍)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变成 82Pb(铅).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
A.铅核比钍核少24个中子 B.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1
C.衰变过程中共有4次α衰变和8次β衰变 D.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3.关于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和X射线,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都发自原子核内部 B.它们都是高频电磁波 C.贯穿本领最大的是α射线
D.对空气电离作用最大的是α射线
4.关于下列核反应或核衰变方程,说法正确的是( )
9412
A.4Be+2He→6C+X,符号“X”表示中子
14417
B.7N+2He→8O+X,符号“X”表示中子
24240
C.11Na→12Mg+-1e 是裂变
2351140941
D.92U+0n→54Xe+38Sr+20n是聚变
5.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M是显微镜,S是荧光屏,窗口F处装有银箔,氮气从阀门T充入,A是放射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5题图
414171
A.该实验的核反应方程为:2He+7N→8O+1H
B.充入氮气前,调整银箔厚度,使S上见不到α粒子引起的闪烁 C.充入氮气前,调整银箔厚度,使S上见不到质子引起的闪烁 D.充入氨气后,调整银箔厚度,使S上见不到质子引起的闪烁
239
6.天然放射性元素 94Pu经过________α衰变和________β次衰变,最后变成铅的同位
206207208
素________.(填入铅的三种同位素 82Pb、 82Pb、 82Pb中的一种)
7.下列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放射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半衰期比单质中长 B.把放射性元素放在低温处,可以减缓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元素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它是一个统计规律,只对大量的原子核才适用
D.氡的半衰期是3.8天,若有4个氡原子核,则经过7.6天后就只剩下一个 8.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 14417(1) 7N+2He―→ 8O+________; 9412(2)4Be+2He―→ 6C+________; 3030(3)15P―→14Si+________; 238234(4) 92U―→ 90Th+________; 234234(5) 90Th―→ 91Pa+________; 1074(6) 5B+________―→3Li+2He.
9.如图所示为某一重要物理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其中A为α粒子射线源,P为可绕圆心O旋转的显微镜.该实验的名称叫________,其意义在于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9题图
即时检测
1.卢瑟福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得到的实验结果有( ) A.所有α粒子几乎无偏转地穿过金箔 B.大多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 C.向各个方向运动的α粒子数目基本相等 D.极少数α粒子产生超过90°的大角度偏转
2.如图甲是α、β、λ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的伤痕的示意图,请问图乙中的检查利用了( )
第2题图
A.α射线 B.β射线 C.λ射线
D.三种射线都可以
3.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α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所示.图中P、Q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经过P、Q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两虚线和轨迹将平面分为四个区域.不考虑其他原子核对α粒子的作用,则关于该原子核的位置,正确的是( )
第3题图
A.一定在①区域 B.可能在②区域 C.可能在③区域 D.一定在④区域
4.下列关于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强增大,半衰期变短
B.同种放射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半衰期比单质中长
222222
C.86Rn的半衰期为3.8天,4g86Rn经过7.6天就只剩1g
3
D.15P的半衰期为14天,若有4个15P原子核,经过28天就只剩1个
3030
第5题图
5.图中P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的作用下分成a、b、c三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为α射线、b为β射线 B.a为β射线、b为γ射线 C.b为γ射线、c为α射线 D.b为α射线、c为γ射线
ad6.原子核A发生α衰变后变为原子核bX,原子核B发生β衰变后变为原子核cY,已知原子核A和原子核B的中子数相同,则两个生成核X和Y的中子数以及a、b、c、d的关系可能是( )
A.X的中子数比Y少1 B.X的中子数比Y少3
C.如果a-d=2,则 b-c=3 D.如果a-d=2,则 b-c=1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26222
A. 88Ra衰变为 86Rn要经过1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
238234
B. 92U衰变为 91Pa要经过1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
232208
C. 90Th衰变为 82Pb要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238222
D. 92U衰变为 86Rn要经过4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234234234234
8.完成核反应方程: 92Th→ 91Pa+________. 90Th衰变为 91Pa的半衰期是1.2分钟,234
则64克 90Th经过6分钟还有________克尚未衰变.
9.中国承诺到2020年碳排放量下降40—45%.为了实现负责任大国的承诺,我国将新建核电站项目.目前关于核电站获取核能的基本核反应方程可能是( )
2351901361
A.92U+0n→38Sr+54Xe+100n
2341
B.1H+1H→2He+0n
144171
C.7N+2He→8O+1H
2382344
D.92U→90Th+2He
10.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E经α衰变成为F,再经β衰变成为G,再经α衰变αβαββα
成为H.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E――→F――→G――→H,另一系列衰变:P――→Q――→R――→
S,已知P是F的同位素,则( )
A.Q是G的同位素,R是H的同位素 B.R是E的同位素,Q是G的同位素 C.R是G的同位素,S是F的同位素 D.Q是E的同位素,R是F的同位素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