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八第1课时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讲义(含解析)
解析 反应的焓变=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成键放出的总能量;氮气和氢气合成液态的氨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答案 N2(g)+3H2(g)
2NH3(l) ΔH=2(a-b-c)kJ·mol。
-1
-1
2NH3(l) ΔH=2(a-b-c)kJ·mol
备考策略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正误判断的步骤 (1)书写一般“四步”。
一写二标三标四标
―→―→―→
方程式状态ΔH数值(2)正误判断“五审”
- 13 -
点燃或光照
1.(2018·浙江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上)已知:H2(g)+Cl2(g)=====2HCl(g)的反应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14 -
A.键的断裂过程是吸热过程,键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 B.“假想的中间物质”的总能量高于起始态H2和Cl2的总能量 C.反应的ΔH=[(a+b)-2c]kJ/mol D.点燃条件和光照条件下,反应的ΔH不同
解析 A.据图可知,要发生化学反应,首先使反应物分子变为单个原子,然后重新组合形成生成物分子,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若能量以热能形式体现,则键的断裂过程是吸热过程,键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A正确;B.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则单个原子的能量比参加反应的化合物分子的能量要高,即“假想的中间物质”的总能量高于起始态H2和Cl2的总能量,B正确;C.焓变等于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减去成键释放的能量,则反应的ΔH为[(a+b)-2c] kJ/mol,C正确;D.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只与物质的始态和终态有关,所以无论是点燃条件还是光照条件下,反应的ΔH都相同,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 答案 D
2.(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上)根据下图所示的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5 -
A.N2(g)转化为氮原子是一个放热过程
B.1 mol N2和1 mol O2的总能量比2 mol NO的总能量高 C.1个NO(g)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632 kJ能量 D.2NO(g)===N2(g)+O2(g)的反应热ΔH=-180 kJ·mol
解析 A.氮气分子拆分为氮原子的过程是吸热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中数据可得反应物键的断裂吸收(946+498)=1 444(kJ/mol)的能量,生成物键的形成放出2×632=1 264(kJ/mol)的能量,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依据能量守恒,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C.1 mol NO(g)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632 kJ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D.2NO(g)===N2(g)+O2(g)的反应热ΔH=1 264 kJ/mol-1 444 kJ/mol=-180 kJ/mol,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答案 D
3.(2019·浙江绿色联盟3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 16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