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年四川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四川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及答案解析
四川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题-四川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往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在作答前,考生按要求在机读答题卡上填写、填涂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在题本上的一律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题本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分)(更多复习资料)
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后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
1.以下人员中,除( B )外都有可能属于行政八级。 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属八至十一级
A.自治旗副旗长 B.县长
C.乡长 D.省级部门中的副处长 2.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 B )。
A.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权力机关)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民主集中制 D.政治协商制度 3.设立京师大学堂是( B)。
A.洋务运动的成果 B.戊戌变法的成果 C.清末“新政”的成果 D.新文化运动的成果 4.承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惟一特性的是( C )。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5.围绕组织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在政府管理运行中所处的职能为( A )。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6.在我国,( D )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A.切实加强党的领导 B.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C.走共同富裕之路
7.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
A.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B.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 C.实现充分就业 D.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 8.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 A )占主体地位。
A.劳动者 B.生产工具 C.劳动资料 D.劳动对象 9.一定社会上层建筑所包括的内容(C )。 A.是一切阶级的意识形态 B.只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
C.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意识形态及与此相应的各种制度、设施的总和 D.只是国家政权及其设施、组织的总和 10.我国政府职能的主要实施手段是( A )。
A.依法行政 B.行政手段 C.经济行政 D.其他手段
11.《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D )内做出第一审判决。 A.15日 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
1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之一。从根本上说,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一切工作的中心,是由( )。 A.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这一思想决定的 B.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决定的 C.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决定的
D.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决定的 13.社会主义法律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A.依靠法律监督机关的有效监督 B.依靠执法机关的严格执法 C.依靠人民群众的自觉守法 D.依靠司法机关的强制 14.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适用法律时,( )。
A.就不必考虑形式 B.也应考虑形势
C.必须考虑形势 D.法律必须无条件服从形势
15.受理国民对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工作的党员的违法乱纪提出的申诉控告,并作出处理决定的是( C)。
A.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 B.党的基层组织
C.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D.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
16.在今年的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中,大会议案组共收到议案1 194件,这是九届全国人大历次会议代表提交议案最多的一次。这些议案,反映了来自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我国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能有效地保障(D )。
A.我国公民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 B.我国公民行使结社自由的权利 C.我国公民行使集会自由的权利 D.我国公民行使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17.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是(C )。
A.质量互变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永恒发展的规律 18.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的( A )。
A.最高审判机关 B.专门审判机关 C.最高司法机关 D.特别审判机关 1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C )。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主集中制
20.《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B )。 A.5日 B.10日 C.15日 D.20日
21.“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 C )。 ①我国各族人民在现阶段的共同理想 ②我国各族人民的远大目标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规定的奋斗目标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F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了人们的交往。当时人们可以享用的
交通工具和信息工具有( D )。
①飞机 ②电子计算机1946 ③有线电话 ④汽车 ⑤火车 19时间初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3.非政府组成人员的行政领导者的产生可用( A )。
A.委任制 B.选任制 C.聘任制 D.考任制
24.如果当事人申请复议后又向法院起诉的,只要是因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诉讼是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天内提出的,人民法院( C )受理。 A.必须 B.应当 C.可以 D.不能 25.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B)。
A.客观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26.当作者与主要受文者存在不相隶属关系时,只能选取(B )。 A.上行文 B.平行文 C.下行文 D.公布性文件 27.在我国,有关法定继承人的顺序,错误的说法是( D )。 A.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
B.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作为第一顺序人 C.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D.前一顺序排斥后一顺序,同一顺序的继承人间也有先后次序之分 28.下列内容在规范性文件中均应包括的是( A )。
A.标题、发布或通过或批准的日期、章题 B.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通报日期 C.标题、主送机关、正文 D.标题、制发机关、成立时间 29.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指的是(A )。 A.权利的平等性 B.权利的广泛性 C.权利的真实性 D.权利的平衡性 30.下列不属于物质鼓励的是(D )。
A.奖金 B.奖品 C.工资晋级 D.加班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共30分)(更多复习资料)
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它们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后的相应字母涂黑。(每小题1.5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