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1届高考语文知识点汇编复习15
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刘毅传(节录)
○房玄龄等
刘毅字仲雄,东莱掖人。幼有孝行,少厉清节,然好臧否人物,王公贵人望风惮之。侨居平阳,太守杜恕请为功曹,沙汰郡吏百余人,三魏称焉。为之语曰:“但闻刘功曹,不闻杜府君。”魏末,本郡察孝廉,辟司隶都官从事,京邑肃然。毅将弹河南尹,司隶不许,曰:“攫兽之犬,鼷鼠蹈其背。”毅曰:“既能攫兽,又能杀鼠,何损于犬。”投传①而去。
武帝受禅,以毅忠謇正直,使掌谏官。转司隶校尉,纠正豪右,京师肃然。司部守令望风投印绶者甚众,时人以毅方之诸葛丰、盖宽饶②。皇太子朝,鼓吹将入东掖门,毅以为不敬,止之于门外,奏劾保傅以下。诏赦之,然后得入。
帝尝南郊,礼毕,喟然问毅曰:“卿以朕方汉何帝也?”对曰:“可方桓灵。”帝曰:“吾虽德不及古人,犹克己为政。又平吴会,混一天下。方之桓灵,其已甚乎!”对曰:“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帝大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
毅夙夜在公,坐而待旦,言议切直,无所曲挠、为朝野之所式瞻③。妻子有过,立加杖捶,其公正如此。然以峭直,故不至公辅。帝以毅清贫,赐钱三十万,日给米肉。太康六年卒,武帝抚几惊曰:“失吾明臣,不得生作三公!”即赐仪同三司,使者监护丧事。 (《晋书·列传第十五》) 注①传:任官的符信。②诸葛丰、盖宽饶分别是汉元帝和汉宣帝时的司隶校尉,均以刚直敢言闻名。③式瞻:敬仰、景慕。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王公贵人望风惮之(风:风声) B.少厉清节(厉:磨砺、磨练)
C.以此言之,殆不如也(殆:大概(表推测)) D.犹克己为政(克:克制)
2.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皇太子朝,鼓吹将入东掖门 B.转司隶校尉,纠正豪右 C.司部守令望风投印绶者甚众 D.妻子有过,立加杖捶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方之桓灵,其己甚乎②则或咎其欲出者 B.①三魏称焉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C.①又能杀鼠,何损于犬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①毅夙夜在公,坐而待旦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以下诸句的解释,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好臧否人物
——但喜欢评论人物的优劣 B.毅将弹河南尹,司隶不许
——刘毅将到河南当府尹,司隶校尉不准 C.时人以毅方之诸葛丰、盖宽饶
——当时人们把刘毅比作西汉时的诸葛丰、盖宽饶 D.然以峭直,故不至公辅
——但由于(刘毅)严峻刚直,没有作到三公辅相
5.以下六句话,分编四组,都能表现刘毅忠謇正直的一组是()
①幼有孝行,少厉清节②司部守令望风投印绶者甚众③皇太子鼓吹而朝,毅止之于门外④言议切直,无所曲挠⑤妻子有过,立加杖捶⑥然以峭直,故不至公辅 A.①②③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毅从小就孝敬父母,品格清正,容居平阳时,太守杜恕请他做郡里的功曹,他淘汰了郡里大小官吏百余名,后因弹劾河南府尹不成,弃官离开平阳。
B.晋武帝时,刘毅奉命担任司隶校尉,听到这个消息,他管辖范围内的不法官吏有不少都弃官而逃。他连皇太子不合礼仪的行为,也敢制止。
C.在答武帝问时,刘毅指出皇帝在卖官一事上还不如汉末昏庸的桓灵二帝,武帝不仅不恼怒,还十分赏识他的直言敢谏。
D.刘毅一心为公,言议切直,为朝野所敬仰。武帝对其关爱有加,赏他金钱米肉。当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时,武帝十分伤感,追赐他三公的仪仗,并派人督办他的丧事。 7.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毅夙夜在公,坐而待旦,言议切直,无所曲挠,为朝野之所式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王粲
○陈寿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于)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皆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
弱通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旁碑。人问曰:“卿能谙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帕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较,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
(选自《三国志·卷二十一·王卫二刘傅传》)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皆惊。 B.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 C.其强记默识如此。
D.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A.太祖辟为丞相掾 辟() B.自以为西伯可规 规() C.诏除黄门侍郎 除()
D.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 貌寝()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蔡邕见而奇之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①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②一屠晚归,担中肉尽 C.①以西京扰乱,皆不就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①太祖辟为丞相掾②古人以俭为美德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 B.刘表雍容荆楚 C.下车即缮其甲卒 D.博物多识,问无不对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王粲“有异才”的一项()
①粲貌寝而体弱通侻。②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③博物多识,问无不对。④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⑤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⑥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 A.①②⑥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蔡邕对王粲的才华感到惊异,极为赏识。王粲到蔡邕家门,蔡邕就急忙出来迎接。宾客们看到王粲年纪轻轻,身材矮小,都十分惊讶。
B.王粲十七岁时,朝廷任命他为黄门侍郎。当时长安局势混乱,他没有接受,就离开长安去投奔刘表。刘表死后,王粲劝说刘表的儿子刘琮归附曹操。
C.王粲认为,袁绍表面上喜爱贤士,实际却不肯放手任用,所以他们都离开了袁绍;刘表不知道任用才智出众的读书人,所以国家危亡时没有人肯帮助他。
D.王粲记忆力惊人。一次王粲看别人下围棋,把别人的棋局搅乱了,只好替他们按照原来的局势摆好。下棋的人不信,让他另摆一盘,结果两盘棋完全相同。 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苏秦始将连横
○刘向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为我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纵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苏)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以忽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