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自考真题月至 - 图文
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试卷
(课程代码0881)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教育性原则 2.定量统计分析 3.事件取样观察法 4.学前教育经验总结研究 5.非结构性访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6.科学研究是一种 过程,它是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 性活动。 7.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假设具有假设性、根据性 、 和接轨性。
8.在执行研究方案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难主要有 、 被试流失和环境干扰。 9.事件取样观察法的早期经典研究是达维对 的研究。
10.根据研究的方式不同,可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分为纵向研究和 。 11.教育实验主要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 、 和因变量。 12.积累文献的方法主要有抄录式、标记与批语式、 、 和综述式
13.裴斯泰洛齐最早采用 法,写成《一个父亲的日记》;我国儿童心理学之 父 也用此法,写了《儿童心理之研究》。
14.勒温认为行动研究是一个包括 的循环圈。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l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5.当孩子在摸白鼠时立即呈现铜棒尖锐的敲击声音,这种行为不符合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 原则。 【 】
A.客观性 B.教育性
C.系统性 D.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16.我国着名的儿童教育陈鹤琴对他的儿子一鸣从出生开始连续观察808天,这种在较长的时间内研究儿童的方式属于 【 】
A.纵向研究 B.常规研究 C.成组研究 D.横向研究 17.采用等距抽样,从某幼儿中班30人抽取l0名被试,应间隔 人抽取一个样本。 【 】
A.1 B.3 C.2 D.4
18.在真实的自然与社会的生态环境下研究教育规律,这种发展趋势表明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 【 】 A.跨文化 B.现代化 C.数学化 D.生态化 19.由实验者主动加以控制的实验条件,并呈现给被试的刺激物,叫做 【 】 A.因变量 B.效度 C.自变量 D.无关变量 20.误差最大,被有些人称为“非实验设计”的是 【 】
A.假实验 B.前实验 C.准实验 D.真实验 21.评定问卷研究是一种 测试。 【 】
A.单因素 B.双因素 C.多因素 D.五因素 22.着重对感兴趣而有价值行为作记录,这种记录方法属于 【 】
A.轶事记录法 B.取样记录法 C.事件记录法 D.间接记录法 23.以下不属于积累文献主要方法的是 【 】
A.抄录式 B.批语式 C.摘要式 D.札记式 24.检验实得次数分布与理论次数分布之间差异显着性检验的最有效方法是 【 】 A.z检验 B.t检验 C.F检验 D.x2检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25.简述使用评定问卷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26.简述查阅文献的方法。 五、计算题(本大题8分)
27.某幼儿园实验班心算平均成绩为88分,标准差为9分,共40人参加测试;对照班平均成绩为82分,标准差为8分,共45人参加测试。问实验班与对照班心算成绩是否有差异?(取
?= =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8.论述课题选择的原则。
29.联系实际,论述学前教育经验总结的基本要求。 七、应用题【本大题共12分】
30.举例说明学前教育行动研究实施的原则。
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试卷
(课程代码 0881)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2.学前教育行动研究 3.前实验 4.描述统计 5.活动产品分析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6.查阅文献资料要遵循___________、浏览、___________六字方针。
7.课题选择要遵循进取性、需要性、___________、创造性、前沿性和___________等原则。 8.按照研究手段划分,可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资料审核就是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检查,核实其___________,将不合格的资料删除,有缺漏的资料补填清楚,然后清点全部资料总数,若有不足,需___________,给以补充,以保证研究结果的质量。 10.单因素实验设计模式是将一种___________ (可有两个以上层次)用一组或多组实验形式,进行最有效的实
验过程安排。
11.勒温认为,行动研究是一个包括___________、行动、___________、反思的循环圈。 12.差异量数是反映一组数据___________状况或___________程度的统计量。
13.我国儿童心理学之父陈鹤琴先生运用___________法,对其子陈一鸣进行观察,并写成了《儿童心理之研
究》一书,为我国学前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14.采用等距随机抽样从180名幼儿中抽取30人为研究对象,则抽样的间隔距离应为 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5.以文章或专着末尾所附参考文献目录为基础,追踪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是【 】 A.检索工具查找法 B.综合查找法 C.追溯查找法 D.逆向查找法
16.采用多种方法并从多学科角度去探讨学前教育现象及规律.充分体现了学前教育科学 研究的 【 】
A.现代化 B.综合化 C.生态化 D.现场化
17.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差异量数是 【 】 A.方差和标准差 B.方差和两极差 C.两极差和平均差 D.标准差和平均差 18.下列方法属于观察陈述方法的是 【 】
A.轶事记录 B.问题调查 C.环境条件记录 D.课业笔记
19.检验次数、比例和概率等形式的实得次数分配与理论次数分配之间差异程度的最有效 方法是 【 】
A.Z检验 B.t检验 C.x2检验 D.F检验
20.对文章中所载内容是否属实进行鉴别被称为 【 】
A.外审 B.前审 C.内审 D.后审
21.学前教育行动研究适合于没有接受过严格教育测量和教育实验训练的幼儿教师使用, 容许边行动边调整方案,不断修改。这体现了学前教育行动研究的 【 】 A.持续性和及时性 B.实践性和参与性 C.适应性和灵活性 D.客观性和实用性
22.我国古代的“采风问俗”、“咨询乡老”,属于 【 】
A.访谈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行动研究
23.学前教师、家长评定问卷属于下列哪种因素的测试 【 】
A.双因素 B.多因素 C.单因素 D.四因素
24.在对学前儿童需要倾向性发展问题的研究中,研究者首先向幼儿了解他们需要什么,然 后向教师了解幼儿需要什么,从中所获得的资料属于 【 】
A.成文资料 B.电子资料 C.生活资料 D.图文资料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25.简述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26.简述学前教育行动研究对学前教育研究的启示。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8分)
27.为了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社会性方面的差异。随机抽取独生子女25人,非独 生子女30人,进行社会认知测验,测试结果为:独生子女平均数为25,标准差为6;非独
生子女平均数为29,标准差为8。试问: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社会认知能力方面是否存在显着差异?(取α=, =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8.论述学前教育文献研究的优缺点。 29.结合实际,论述执行研究方案的要求。
七、应用题(本大题共12分)
30.请以“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与应对措施”为题,设计一份研究方案。
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试卷
(课程代码 0881)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
填、不填均无分。
1.科学研究具有客观性、 、继承性、系统性和 等待点。
2.查阅文献资料要遵循 、浏览、 六字方针。
3.执行研究方案时可能会碰到不合作、社会系统误差、 和环境干扰等困难。
4.资料审核就是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检查,核实其 ,将不合格的资料删除,有缺漏的资料补填清楚,然后清点全部资料总数,若有不足,需 给予补充,以保证研究结果的质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