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2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四)
2012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四)
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题号 答案 1 C 2 B 3 A 4 A 5 B 6 D 7 C 8 D 9 B 10 D 11 A 12 D
二、多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题号 答案 13 ACD 14 ABD 15 BC 16 AC
三、填空题(共14分,每空2分)
题号 17 18 19 20 答案 1 减小 扩散 4.0×103 得分 2 2 2 2 题号 21 22 23 答案 1.2×104 9 得分 2 2 2 13(F1?F2) ?g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4分,24至27题、32至35题、29、30题各2分,28、31、36题各3分,37题
5分) 24.3.1 25. 4658
26. 27. L
28. 0.5 2.5 1.25 29. 80
30. (1)不相等 (2)相等 31. 实 15 正立 32. 81 大于
26题图
27题图 O F B A
33. 0.1 0.075
34. 在同一地点,G=9.8N/kg·m.或在同一地点,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比例系数为9.8N/kg。 35.(2)用刻度尺测出OD的长度记为L1,记录在记录表中; (3)
L0?水
L0?L1 36.(1)如图所示组成串联电路。
(2)闭合开关后,观察两灯泡亮度,额定功率小的灯比额定功
S 率大的灯亮。电阻小,其额
U2根据公式P?可知,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其额定功率大的
R定功率小的,电阻大。在串联电路中,通过两灯的电流相同,根可知额定功率小的电阻大,实际电功率大,灯就较亮,P?I2R,认识是不正确的。
L1 L2 据公式
所以小华的
37.(1)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1分)
(2)①按图将调节好的电流表、电压表及三个阻值不同的电阻R1、R2和R3接入电路;
②闭合开关S,电阻的阻值用R表示,用电压表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用U表示,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通过电阻的电流用I表示,并把电S A 阻R和测量数据电压U和电流I的值记录在数据记录表中;
(1分)
V ③保持电路不变,依次改变电压表的位置,仿照步骤3,再做
R1 R2 R3 5次,将各次的电阻值R(R2、R3、Rac、Rad、Rbd)记录在表
格中,分别测量各次的电压U和电流I,并把电阻R和测量d a c b 数据电压U和电流I的值记录在数据记录表中;(1分) ④利用P?UI,计算出各次的电功率,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1分) (3)实验数据记录表:(1分)
R/Ω
U/V I/A P/W
五、计算题(共16分,38题3分,39题6分,40题7分)
38.解:Q放=c水m(t—t0) (1分) =4.2×103J/(kg·℃)×1kg×(100℃—40℃) (1分) =2.52×105J (1分)
39.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B端时,等效电路如39题答案图甲所示;当开关S、S2闭合,S1断开时,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当S、S1、S2都闭合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R2中点,等效电路如图丙所示; R1 I2 A R1 I1 R1 R2 R3 I R2/2 A P3=1.2W U1 U2 R3 U U U 乙 甲 丙 39题答案图 等效电路图正确????1分 (1)由图乙得:I1R1=U2——①
R22?U——② (1分) 由图丙得:I2
RR1?22R1 由题意得:U2=U ①/②得:
I1I2R1(R1?R2)I1R22?1,I1?,将1=, RI22I22(R?R2)R12122R1=10Ω代入运算得
R2=20Ω (1分)
(2)设图甲中电流为I,由图甲得:IR1=U1 ——③
由图甲和图乙得,I(R1+R2+R3)=U2 ——④ (1分) 由题意得:U1∶U2=1∶6 ③/④得: R3=30Ω
由题意得:P3=I2R3,I=
R11?,将R1=10Ω、R2=20Ω代入解得
R1?R2?R36P31.2W?=0.2A (1分) R330? 由图甲得电源电压:U= I(R1+R2+R3)=0.2A×(10+20+30)Ω=12V (1分)
说明;其他方法答案正确,均可得分。
40.(1)水深h2=70cm时:
p2=ρ水gh2=1.0×103kg/m3×10N/kg×0.7m=7×103Pa (1分)
(2)盖板恰好要被拉起时,分别以盖板、杠杆、动滑轮、人为研究对象, 受力分析示意图依次为图1、
图2、图3、图4。(图共1分)
N1 3F1 FA1′
F1 ′ O A B
G板 FQ1 图1
FA1 图2 G动
FB1 FC1 图3 G人 图4
①水深h1=30cm时,
由图1:FA1′=FQ1+G板=p1 S+G板=ρ水gh1 S +G板
332
=1.0×10kg/m×10N/kg×0.3 m×0.01m+10N=40N 由图2:FA1×OA =FB1×OB
∵FA1= FA1′=40N ∴ 40N×120cm= FB1×40cm ∴ FB1=120 N (1分) FC1= FB1
由图3: 3F?1=G动+FC1 ①
由图4: N1?F1??G人 ② 由①、②得NG动?FC11?G人?3 ③ (1分)
②水深h2=70cm时,
受力分析示意图依次为图5、图6、图7、图8。 FA2′ 3F2
N2
A O B F2 ′
G动
G板 FA2 图6 FQ2 FG人 B2 FC2
图5
图7 图8
由图1:FA2′=FQ2+G板=p2 S+G板=ρ水gh2 S +G板
=1.0×103kg/m3×10N/kg×0.7 m×0.01m2
+10N=80N 由图2:FA2×OA =FB2×OB
∵FA2= FA2′=80N ∴ 80N×120cm= FB2×40cm ∴ FB2=240 N FC2= FB2
由图3: 3F?2=G动+FC2 ④
由图4: N2?F2??G人 ⑤
由③、④N?FC22?G人?G动3 ⑥ (1分)
1分)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