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王国维
当然,崇拜,只是开始而并非终点,在这之后,还有着“成为”。我们在择心之所向后,还要以沉潜的毅力,坚忍的品格,奉献的热情点亮自己的灵魂。只要我们抛得掉皮相与物欲的诱惑,放得下个人小利的动摇,忍得了磨难中坚定心志的苦楚,舍得出为人类作贡献的价值,我们就可以从崇拜出发,走向光芒并成为光芒。
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讶然发现,自己胸口处荧荧的光亮,已经足以成为被崇拜的方向。
2、仰高山时行景行(孙慧敏) 这是一个信仰缺失而崇拜风行的时代。
一方面,我们跨越了千山万水只为去见心目中的明星一眼,歌星、影星、笑星正在坐上万民敬仰的宝座;而另一方面,我们享受着人类的各种发明创造却仍然要弃发明家如敝屣,而我们也很容易发现,那些哲人、文人、医者正在蹲坐在社会的角落里默默饮泣。
诚然,我们有选择自己的崇拜对象、崇拜目的以及崇拜方式的权利,可当我们对于世俗的偶像与人类的精英的态度竟是天壤之别时,崇拜本身就已超越了人的主观喜好而成为社会精神趋向的代表,而其中反映出的价值取向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重视的。而我认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要做到:仰高山时行景行。
曾经,我们心目中的高山是一段段绵延不断的文学之岭,抑或是一座座高耸入云的科学之峰。我们感佩着医者仁心,沐浴着唐风宋雨,惊叹于宇宙奥妙,崇敬于思想深邃。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全部的物质基础与精神根基皆来源于此,因此何必把这些全部白白抛却呢?何必让崇拜的对象只是流俗地拘泥于明星呢?我们固然不能做到像唐人葛清那样在身上纹满诗歌以示对诗人白居易的喜爱与尊敬,但至少可以尊重他们的努力,肯定他们的价值,直至让简单的崇拜变为高尚的信仰,熠熠如星光,照亮人类的未来。
我常常想,或许,尊重,即是尊国之重者;崇高,即是崇行之高者。这样说或许有失偏颇,但我们崇拜的目的绝不只限于慕明星的貌美年少,或是羡他们的一夜成名,我们应该为崇拜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我们所看重的,往往是俗世的功成名就、大红大紫。我们所崇拜的,也恰恰是我们希冀着得到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向往诚心正意,山高水长呢?我们为什么会忽视“自由主义牛虻”的作用?为什么会嘲笑“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呢?这无疑是我们身上正确价值观的缺失,而“仰高山时行景行”,便是要让我们回归崇拜的本质。
崇拜既定,高山既仰,不行景行,又会如何呢?可笑当今之世,为明星出言不逊者层出不穷,甚至于打骂周围不理解的人都已成为常态。试问,做一个“脑残粉”真的好吗?我们为什么不能走上崇拜的正道,安静而虔诚地去爱、去尊重、去给予?这才是理性崇拜,快乐
9
崇拜的不二法门啊!
心仰高山,身行景行,此为正道,为信仰之本质。我们应该做的,便是为信仰正本清源,让崇拜,让信仰,呈现出清明澄澈的本心。
3、纵然市声喧哗,我心依旧向阳(穆彤)
人生就好比一次旅行,我们所崇拜的,我们的信仰就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就仿佛大地没有阳光照耀,夜空中没有繁星点点,整个世界都会被一片巨大的乌云所笼罩,被黑暗所覆没。
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传媒如风中草芥般遍地开花。我们崇拜的早已不是那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将汩汩的情思诉诸笔端的文学家,而是哗众取宠,叱咤荧屏的笑星;我们的信仰亦已不是那些洞彻人生,将个性鲜明的思辨色彩,涂抹于历史的盛世华章的哲学家,而是靠搞噱头赢得关注的歌星影星,甚至是不入流的选秀者、模特。
可是,即便如此,我们依旧可以看见,有无数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埋头苦干,直至嫦娥飞天,蛟龙入海,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姓啥名啥;我们依旧可以看见,有无数医学家,默默地尽着悬壶济世的责任,虽然他们永远也享受不了红得发紫的待遇??
试问,当我们崇拜的名字越来越娱乐化,我们是不是真的就沦落为了一个“瞎子给疯子领路的时代”?当我们的崇拜的对象越来越低俗化,我们是否真的就堕落成了一个信仰失落、文化粗鄙的年代?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我们新一代青年应该向世界怒吼——我们总是会找回真正值得我们崇拜的信仰!正如帕斯卡尔所言,人是一位失掉王位的国王。那么,我们找寻到该崇拜的,寻觅出正确的方式,本质上就是一个重拾自我王位的过程。
毋庸讳言,在当代的中国,“中国梦”就该是我们最高的信仰,所有为中国梦尽己智谋、献其忠心的人都该是我们崇拜的——罗阳、黄旭华、林俊德,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历历在目,正为人民所赞叹,为青史所铭记。
然而,所谓崇拜,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赞扬,更应该是内化成我们精神上的一种始终向阳的正能量,去实现个人梦,从而推动中国梦的实现。这,才是我们该采取的方式;这,才是崇拜的本质意义所在。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当现实的问题频频暴露,我们不能逃避,我们唯有改变那些盲目的偶像崇拜,去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我们唯有纠正当下国民盲目崇拜的现状,中华之巨龙才可腾飞得更高。
10
纵然市声喧哗,我心依旧向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携天风,浩荡去,昂首挺胸风沙渡!
4、寻回失落的人格信仰与尊崇(韩梦园)
当我们置身于波兹曼所言的“娱乐至死”的时代,举目望去,那些真正伟大的哲人、科学家被迫沉寂,而众生信仰与尊崇的皆是由大众媒体所推动的浅薄人物——全社会日趋低俗的口味最终使我们陷入了“不知为何而笑”的迷茫和尴尬中。
当今时代,正如白岩松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生活物化,精神世界外化,面对自己石化。”红尘滚滚,不断推入视界的热点和当红明星,让我们失去了排除市声尘音的能力和追寻本真的愿望。当鲁迅那“夕拾”的“朝花”、“为了忘却”的“野草”以及“彷徨”中的“呐喊”被推搡出界,而郭敬明浮夸无味满含铜臭的文字却被摆放在大众手边;当中国好声音演唱会座无虚席一票难求,而话剧《雷雨》的表演者正对着空荡荡的观众席默然无语??
“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致于忘了为什么出发。”纪伯伦诗意的警告仍适用于今:我们失去了真正的信仰和尊崇,而追随着那些轰然作响而意义不明的脚步。是的,正是由于利欲浪潮的冲击和大众传媒散播的无脑娱乐的腐蚀,使我们最终变成了白岩松所述“身体强壮,东张西望,钱包鼓鼓,六神无主”的中国人,那个我们所紧需的“主”,正是我们日渐失落的人格信仰和尊崇,正是我们很久以前很小的时候崇拜的初心啊!
明代徐阶葆有“为国为民,力挽狂澜”的人格信仰,才坚持住几十年扳倒贪官严嵩开创清平之世;林清玄葆有“没有谁能保证我的一生”的人格信仰,才以笔为剑期年以磨终成一代大家;尼采葆有“带着热爱往孤独里去吧”的人格信仰,才沉于内心达于哲学;海明威葆有“人不可以被打败”的人生信仰,才潜心文学之海满载声誉而归——他们这些人的人格信仰是不是更值得我们去信仰,他们这些伟大的人物是不是更加值得我们去尊崇?
泰戈尔执毛笔题素扇:“主啊,人们大吵大闹地经过我的窗台,请让我只听得见心的歌唱。”心所歌唱不就是人格的信仰,人生的梦想以及我们尊之崇之的对象吗?坚守人格信仰和尊崇,心里自有一派清静,何惧尘世间火树银花灯盏船行?当媚俗的娱乐向你涌来,自有信仰与尊崇为你关上心门,独守纯净。
狄更斯于《双城记》扉页轻轻写下:“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同理,在我们这个时代中,既有喜怒哀乐皆是炒作,阴晴圆缺全是做戏的快餐文化低级娱乐,也有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灵魂文章精灵人物——希望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最终都能找回失落的人生信仰和尊崇,到那时,纵然外面的世界雨雪霏霏,我们的内心的风景也定然杨柳依依??
11
5、更高的崇拜,更远的追求(李鑫)
当今时代,我们很容易看到,当歌星、影星拿着“天价”出场费奢靡度日时,那些科学家们却靠着微薄的薪水坚持技术攻关;当所谓“名人”说着浅薄的言论哗众取宠而引爆一个又一个新的沸点时,那些哲学家们却正在鲜有人关注的领域进行更深的思想研究;当笑星凭借流行的台词、低俗的桥段受到万人追捧时,那些文学家却默默在瓦尔登湖搭建着自己的文学天地??面对社会中这样的崇拜乱象,我不禁要问,我们民众的“崇拜”方向是不是从此就走向迷途?
不,我们当然不能这样。因为我分明听到丘吉尔动情地说:“我宁愿失去一百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我分明看到在法国塞纳河左岸的先贤祠旁,人们对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的崇敬丝毫未减。其实,经历过历史的洗礼与沉淀,人们真正铭记的仍旧是如科学家、文学家一般对社会有更大推动力的人。因此,我们的崇拜就不应该仅受制于流行,我们不能在大众崇拜的潮流中认领时光与身份,我们应该有更高层次的崇拜对象。
崇拜反映的实质,是我们对理想自我的目标与追求。影视艺人受到热捧的现象是物欲时代拜金逐利风气盛行的结果。当然,我们需要的“更高的”崇拜,不是指与世俗脱离,而是说作为国家与民族的希望,我们应该有除却物欲与享乐的精神上的更远的追求。尽管这样的崇拜略显抽象遥远,但事实上,这样更高层次的崇拜是我们丰富思想、延伸知识、增强素质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以此获得的精神上的更大收获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康有为、孙中山等人崇拜黄宗羲的早期民主思想,进而带动了中国从思想到政治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冰心喜爱纪伯伦的文章与思想而形成了以此为基础的自己的文风??无数名人用他们的经验启示我们——对科学、文学、哲学、医学等更高层次的崇拜,让我们自身也变得完善与强大。而崇拜的过程,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过程,就是挖掘其精华与精髓,在自我身上得到发展与延续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理性地崇拜,有选择地辩证地崇拜,通过更高层次的崇拜以成就自己更远的追求。
是啊,当社会被辨识不清的崇拜潮流裹挟,当崇拜怪象大行其道时,我们更应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为了自我的完善,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让我们理智慎重地选择更高层次的崇拜,实现更远的追求吧!
6、拒绝盲目崇拜,回归生命本真(刘子维)
当昏暗的实验室中,因最后经费的耗尽而停止科研的科学家手足无措;当室外灯红酒绿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