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导学案(共8课时)
【能力提升】
5、A、B两原子,A原子L层比B原子M层少3个电子,B原子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
层电子数的2倍,则A、B分别是( )
A.硅和钠 B.硼和氮 C.碳和氯 D.碳和铝
6、由短周期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A2B3 ,A3+比B2–少一个电子层,且A3+具有与Ne原子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2B3是三氧化二铝 B.A3+与B2–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相同 C.A是第2周期第ⅢA族的元素 D.B是第2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
7、有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28。A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B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恰好为稳定结构。则A、B、C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是 ,B是 ,C是 , C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第二节
学习目标:
元素周期律
(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
以第3周期元素为例,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归纳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本质。
自主预习
【相关知识点的回顾】
1、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非氧化性酸)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反应的程度越剧烈),表明元素的金属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金属性 。 2、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形成气态氢化物越稳定,表明元素非金属性 ,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表明元素非金属性 。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
一、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1、金属性的递变
(1)请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Na、Mg、Al的主要化合价分别是Na Mg Al 。 (2)写出Na、Mg和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Mg、Al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
2、非金属性的递变
(1)请画出Si、P、S、Cl四种非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Si、P、S、Cl的主要化合价:
元素 主要化合价 Si P S Cl (2)比较下列含氧酸的酸性大小:
H2SiO3 H3PO4 H2SO4 HClO4
二、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 的递增而呈 的变化。
【预学中的疑难问题】
合作探究
二、元素周期律
3、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分析推测1〗金属钠、镁、铝的结构和性质:
(1)金属钠、镁、铝在化学反应中常表现出还原性,你能用原子结构的知识对这一事实进行解释吗?
(2)推测:金属钠、镁、铝的原子结构中 相同,但原子半径逐渐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作用力逐渐 ,所以它们的失电子能力逐渐 ,金属性逐渐 。
〖方案设计1〗
(3)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① ;②
。由此,我们为了证明金属钠、镁、铝的金属性变化,可以设计的实验方案有:
① ;
② 。
〖实验探究1〗
(4)完成课本第15页“科学探究”1和2中实验内容,并填写课本中表格。 〖归纳结论1〗
(5)从以上实验得知,三种金属化学活泼性顺序为 ,判断的依据是:Na、Mg、Al与水或酸反应越来越 ;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NaOH Mg(OH)2 Al(OH)3,故金属性逐渐 。 (2)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分析推测2〗非金属硅、磷、硫、氯的结构和性质:
(1)推测:非金属硅、磷、硫、氯的原子结构中 相同,但原子半径逐渐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作用力逐渐 ,所以它们的得电子能力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
〖方案设计2〗
(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① ;② ;③ 。由此,我们为了证明非金属硅、磷、硫、氯的非金属性变化,可以设计的实验方案有:
① ; ② ; ③ 。 〖实验探究2〗
(3)阅读课本第16页“科学探究”3中的内容表格,思考:可以用什么反应实验事实证明H2SiO3、H3PO4、H2SO4的酸性强弱?
〖归纳结论2〗
(4)Si、P、S、Cl的单质与氢气化合越来越 ;Si、P、S、Cl四种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它们的稳定性依次 ;Si、P、S、Cl的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大小为
H2SiO3 H3PO4 H2SO4 HClO4,故非金属性逐渐 。
〖小结〗第三周期元素Na、 Mg 、Al、 Si 、P、 S、 Cl,金属性逐渐 ,
非金属性逐渐 。即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
〖课堂总结〗
三、元素周期律
1、概念:元素的性质随着 的递增而呈 的变化。 内容:元素的性质中要指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2、实质:①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随着 的递增而呈 的变化。②原子半径随着 的递增而呈 的变化。
〖课堂练习〗
1、下述事实能够说明硫原子得电子能力比氯弱的是( ) A.硫酸比盐酸稳定 B.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C.盐酸酸性比氢硫酸强 D.硫酸酸性比高氯酸弱
2、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顺序为: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 X>Y>Z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C.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Y>Z D.单质与氢气反应难易X>Y>Z 3、按C、N、O、F的顺序,下列递变规律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C.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 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大
运用导练
【基础达标】
1、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2、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1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Na、K、Rb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3、 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 ..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少 B.酸性:HXO4>HYO4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单质能将X从NaX溶液中置换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