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9:47:15

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清理杂物和冲洗。锯沫等杂物,可采用吸尘器清理干净。

3.6构件歪斜凹凸的预防措施

1)支架的支承部分和大型竖向模板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结构不发生下沉。如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安装支架时, 必须有防水措施,防止积水而造成模板沉陷变形;如为冻胀性土,还必须保证结构在土质冻结及融化时能保持设计标高。

2)柱模板外面应设置柱箍。一般柱子底部混凝土水平侧压力较大,该处柱箍要加密。现浇框架群柱模板,宜左右拉结形成一个整体,现浇注预制梁结构,柱模板四周应支上斜撑或斜拉杆,用花篮螺栓调节,以保证其垂度。

3)混凝土浇注前应仔细检查模板尺寸和位置是否正确,支撑是否牢固,穿墙螺栓是否锁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混凝土浇筑时,每排柱子应由外向内对称顺序进行,不得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防止柱子模板倾斜。

5)板墙浇筑混凝土应分层进行,第一层混凝土浇注厚度为500mm,然后均匀振捣;上部墙体混凝土分层浇注,每层厚度不得大于1m。避免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

6)独立柱与混凝土初凝时前,应对其垂直度再次进行校核,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 7)为防止组合柱浇注混凝土时发生鼓胀,影响外墙平整,应在外墙每隔1m左右设两根拉条,与刚模或内墙拉结。 3.7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预防措施

1)配置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同时要捣固密实,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2)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 3)混凝土浇筑后,对裸露表面应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吹袭和烈日暴晒。

4)在气温高,湿度低或风速大的天气施工,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早进行喷水养护,使其保持湿润;大面积混凝土宜浇完一段,养护一段。在炎热季节,要加强表面的抹压

和养护工作。

5)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湿草袋,使水分不易蒸发。 6)夹挡风设施,先浇墙体后作地面,以降低混凝土表面的风速。 3.8混凝土沉降收缩裂缝的预防措施

1)加强混凝土配制和施工操作控制,不使水灰比、砂率、坍落度过大。振捣要充分,但避免过度。

2)对于截面相差较大的混凝土构筑物,可先浇较深部位,静停2~3h,待沉降稳定后,再与上部薄截面混凝土同时浇筑,以免沉降过大导致裂缝。

3)适当增加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3.8柱子位移错台的预防措施

1)首先要有精确的轴线引桩,作为放线依据。对于较长的建筑物,放线时不要从一头赶,宜分段控制。分间尺寸应从中间控制点上量测,尽量减少测量累积误差。

2)柱模下端应牢固地固定在楼板上。可在柱脚焊接短钢筋限位,以固定柱模下端,防止发生模板位移。支模过程中要随时吊直校正,纵横两个方向用拉杆和斜撑固定好。柱上部应根据其高度分若干道(包括一道)做好柱间横向拉接或与楼板拉撑好,使其充分稳固。采取柱间横向拉接时,浇筑混凝土宜采取从角柱、边柱向中柱、内柱顺序进行,以免中柱、内柱浇筑混凝土时产生推力使边角柱倾斜和位移。采取与楼板拉接时,对于边柱和角柱,应采用刚性拉撑将柱模与楼板上预埋的拉环拉接,以防止柱模倾斜。

3)柱混凝土应分步浇筑,每步不超过振动棒长度1.25倍(一般为50~60cm)高,禁止采用一次浇筑到顶的方法。 3.10柱子主筋位移的预防措施

1)无论基础或楼层,在浇筑混凝土前均应检查柱插筋或外伸钢筋位置是否正确,并加以校正。

2)基础插筋要绑扎方正吊直,插筋要有足够的箍筋,保持钢筋骨架本身不变形。底端定位要牢固,必要时可焊在底筋上。

3)为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主筋外侧应加混凝土垫块(用预留在垫块中的铁丝固定)。

4)必要时可在基础或柱模板上口,用φ16钢筋焊接的井字型套箍撑住模板,固定住钢筋。或在主筋上靠模板的一侧焊上一截短钢筋,用以保持钢筋与模板的相对位置。只要柱模不位移,就能保证钢筋的位置正确。

5)对于柱梁钢筋较密的结构,应经过放大样后与设计单位洽商,通过位置和数量的调整,达到正确就位。 3.11柱身弯曲的预防措施

柱子模板应有完整的设计(包括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安装图,施工时不应只图省事,任意减少横向拉接或支撑。 3.12柱截面扭转、鼓肚、窜角的预防措施

1)柱箍间距与柱子断面大小,浇速度及模板构造等有关,应通过设计确定,一般间距50~80cm左右。柱底部柱箍应适当加密。

2)对于截面大于50cm的柱子,应通过计算确定是否需要在柱箍中部加对穿螺栓,以防止柱箍受弯变形。

3)浇筑混凝土要按规定分层浇捣,振动棒不应碰撞模板。

4)注意柱模上下端的固定。当采用组合钢模时,因为整体刚度小,柱根处容易产生马蹄变形,要增设柱箍铁件。 3.13柱、墙烂根夹渣的预防措施

1)柱子立模前先将柱脚清理干净。如模板下口有空隙,可用水泥砂浆、泡沫塑料条或麻绳、胶皮条堵严。

2)在开盘前先浇筑与所采用混凝土同成分的水泥砂浆层,厚度应控制在5cm左右。第一步浇筑的混凝土应控制在40cm以内,同时注意不宜过振

3)洞口附近往往钢筋过密,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研究改进措施,同时满足设计与施工的要求。

3.14楼板超厚的预防措施

1)首先要综合审查设计,查明楼板厚度与主次梁和板的配筋构造,板内预埋管线数量、管径、走向、材质和交叉等方面的关系,从设计方面消除造成楼板超厚的因素。

2)翻样和绑扎钢筋时注意主次梁和板的钢筋层次,留出管线空间,调整好主次梁

的箍筋高度尺寸;管线穿越主梁时,尽可能避开主次梁交接钢筋密集处,使管线与钢筋各不相扰。

3)浇筑混凝土前应认真检查模板的标高与平整度,设置楼板上平标志,使混凝土浇筑有正确的依据;对于平整要求很严的楼板,也可以采用随浇混凝土随用水平仪超平的方法控制板面的标高。

3.15梁板钢筋位置不正的预防措施

1)首先要综合审查设计,查明楼板厚度与主次梁和板的配筋构造,板内预埋管线数量、管径、走向、材质和交叉等方面的关系,从设计方面消除造成楼板超厚的因素。

2)翻样和绑扎钢筋时注意主次梁和板的钢筋层次,留出管线空间,调整好主次梁的箍筋高度尺寸;管线穿越主梁时,尽可能避开主次梁交接钢筋密集处,使管线与钢筋各不相扰。

3)如负筋较细,在可能条件下,应变换为较粗钢筋,合理布置铁马凳。严禁在负筋上集中存放材料,人员经常通过处应铺设脚手板,脚手板应支撑在铁马凳上。 3.16钢筋锈蚀混料堆放的预防措施

钢筋原料应堆放在堆场,并打墩垫起,使其离地200mm以上。堆放期要尽量缩短,根据天气情况,必要时加盖雨布,场地四周有排水措施。所有进场钢筋都必须按规格类别分开堆放,并挂牌标识。 3.17钢筋保护层不准的预防措施

确保垫块厚度准确,根据平面呈梅花型垫好垫足,垫块必须垫在主筋上,而不是在箍筋上,楼板钢筋网片绑扎好后搭设矮走道严禁踩踏钢筋,以防下凹,发现下凹及时调正。

3.18板模中部下挠,板底砼面不平的预防措施

楼面板采用胶合板模板,模板下支撑架必须搭设牢固,采用双扣件固定。梁底模板按1—3‰起拱。模板板缝过大处应用海棉填嵌,以确保砼表面平整,支撑的水平联系钢管数量不可少。 4、 砌体工程

4.1 砖、砂浆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防治措施:

搜索更多关于: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清理杂物和冲洗。锯沫等杂物,可采用吸尘器清理干净。 3.6构件歪斜凹凸的预防措施 1)支架的支承部分和大型竖向模板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结构不发生下沉。如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安装支架时, 必须有防水措施,防止积水而造成模板沉陷变形;如为冻胀性土,还必须保证结构在土质冻结及融化时能保持设计标高。 2)柱模板外面应设置柱箍。一般柱子底部混凝土水平侧压力较大,该处柱箍要加密。现浇框架群柱模板,宜左右拉结形成一个整体,现浇注预制梁结构,柱模板四周应支上斜撑或斜拉杆,用花篮螺栓调节,以保证其垂度。 3)混凝土浇注前应仔细检查模板尺寸和位置是否正确,支撑是否牢固,穿墙螺栓是否锁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混凝土浇筑时,每排柱子应由外向内对称顺序进行,不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