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十六计 - 空城计
《三十六计》
经典国学再现
空城计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我是小助手
刚:强势。柔:弱势。
虚者虚之:第一个“虚”为名词,意为空虚的,第二个“虚”为动词,使动,意为让它空虚。 我是小翻译
兵力空虚就照样摆出空虚的样子,敌人生疑就设法让它更疑而不敢冒进。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而又无法避敌保全的关键时刻,不得已而采用这一战术来吓退敌人,真是精彩绝伦,奇妙无比啊。 考考你的智慧
1.给下面字分别注音组词。
( ) ( ) 中 空 ( ) ( ) 2.判断。
(1)“虚者虚之”中的“虚”意思一样。( ) (2)“疑中生疑”中的“疑”是疑问的意思。( ) 3.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下面句子的意思。 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4.你知道有关空城计的例子吗?简要写一写。
弘扬传统文化
“空城计”是在敌人的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这样的镇定反而让敌军不敢轻举妄动而不敢贸然前进,这样的方法真是奇中制胜。我们听过最有名的运用空城计的方法莫过于诸葛亮利用此计巧退司马懿。我们再来看一个运用空城计令敌军不敢贸然前进的例子。
北宋真宗年间,边寇大批人马向延州进军,侦察的士兵把这一消息报告给了当时做延州知州的马知节,当时,城内的军民正准备过节,毫无防备,加上城里的兵马很少,根本不是边寇的对手。怎么办呢?
马知节灵机一动,想到了“空城计”。他命令士兵打开城门,故意张灯结彩,大肆庆祝节目,而全军跟老百姓一样,共度佳节。
前来攻城的边寇看到这个情景,以为城内肯定做好了迎战的准备所以才能如此镇定自若,认定如果攻城的话就是自投罗网,不敢贸然前进,于是只好主动撤走了。
“空城计”让自己不伤一兵一卒就智退敌军,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自信啊!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