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六年级 学科:语文 2、课时:第一、二课时 3、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
1.设计一张学习单(见附件1) 2.制作PPT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1.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标出自然段。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自学课文,填写学习单。
2.利用课余时间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词语意思,分享学习成果,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设计理念】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观点以及第三学段(5—6年级)“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
1
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的要求,在设计本单元教学时,,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描述大意、畅谈感想;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全员全程共同参与教学,在参与中达到自读自悟。 【教材分析】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位于苏教版国标本第11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主要讲“奋斗与生存”的道理。本文选自童话作家杨红樱的长篇小说《男生日记》,是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作者从书的来历、书的主要内容和读书的感受三方面,介绍了男孩子必读的书——《鲁滨逊漂流记》。课文讲述了《鲁宾逊漂流记》是“我”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在阅读中,“我”懂得了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精神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终将会成为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故事告诉我们此书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一本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书。 【学生分析】
本课内容对学生来说理解难度不大,而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读好书、读整本书的兴趣,及学会写读书笔记就显得更为重要。 【学习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制定以下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鲁宾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里比危险本身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4、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道理,培养学生阅读《鲁宾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2
【学习重点】
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道理,培养学生阅读《鲁宾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学习难点】
了解鲁宾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里比危险本身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课时预设】 2课时 【评价方案】
目标1:学生有预习经验,因此扫初课文中出现的字音障碍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学完成。课堂上通过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对学生字音掌握情况进行检测评价。
目标2:学生已经具有学习字词方法的储备,“查阅工具书”,“借助文中语句”,“边读边想象语境”是学习字词常用的几种方法。《学习单》中设计的第1、2题“回忆、归纳以往学习课文的好方法”,就是对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检测和评价。另外,在“小组展示汇报”这一环节中教师可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及时点拨、评价,在交流和评议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目标3:理解“害怕危险的心里比危险本身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是教学的难点,要通过了解鲁滨逊的经历,学生能理解并联系生活讲述其中蕴含的道理。
目标4:这是“学习能力”方面的要求。在《学习单》第3题“知人物”和“明道理”中进行检测。检测方式更多的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学生“三言两语,抓住要点介绍作者”的环节体现。这样,课堂内的交流,可以使学生明白处理信息的方法。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预设与生成的一种诊断,时刻关注学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才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学习活动方案】
一、交流导入
3
1、读过《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吗?
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读书笔记改编的课文,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 必读、男孩子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中的我是谁?这本书是如何得到的? (2)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样的书? (3)课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3、检查自学情况,集体交流 读完书后,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三、理清课文脉络 ,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了解文章思路。(课文主要写了书的来历、主要内容、给我启迪、我要珍藏四部分内容。)
2、小组交流,理清文章思路,然后集体交流。
第一部分(第一至六自然段):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是“我”家一本三代相传的书。
第二部分(第七至十二自然段):讲述了《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
第三部分(第十三至十四自然段):讲述了“我”对鲁滨逊的认识与理解。
第四部分(第十五自然段),讲述了“我”要好好珍藏这本书,并要传给下一代。
四、重点研讨,深入理解。
1、《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历险小说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让“我”爱不释手?
2、要能在一座孤岛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吗?鲁滨逊是怎样获得这些生活必须品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