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前儿童卫生学

学前儿童卫生学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0:32:43

学前儿童卫生学

绪言

1、学前儿童卫生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和增进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6岁幼儿健康的一门学科。

2、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提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一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人,才算得上一个健康的人。

3、(1)生长发育、患病率和死亡率是衡量学前儿童健康状况的标志。

(2)儿童新陈代谢的特点:同化作用明显大于异化作用。表现为机体的生长发育。

4、健康状态的公式:HS=f(E+AcHS+B+LS)

5、当今,不良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影响人们健康的最为主要的因素。 6、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

第二章 1、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对身体有着运动、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2、成年人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盐的含量之比约为3:7,而儿童骨中所含这两样比例为1:1。说明年龄越小有机物越多,不易骨折易变形。

3、脊柱脊柱发育的时间很长,一般到青春期发育开始时才基本定型。

4、牙齿乳牙在出生后6~8个月开始萌出。

5、肌肉(1)学前儿童的肌肉收缩力较差,易疲劳,但由于新陈代谢旺盛,疲

劳后的肌肉机能恢复较快。

(2)学前儿童各肌肉群是不同的,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

1

6、上呼吸道学前儿童咽鼓管粗短且直,呈水平位,上呼吸道感染后,易并

发中耳炎。

7、呼吸运动婴幼儿呼吸肌较薄弱,肌张力差,呼吸时胸廓的活动度小,故

吸气时肺不能充分扩张,换气不足,使每次呼吸量的绝对值远较成人为小,这与该年龄期代谢旺盛,需消耗较多氧气相反,因此只能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来满足生理需要,年龄越小呼吸越快。

总之,学前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呼吸浅,频率大,肺换气功能差。

8、心血管系统(1)学前儿童心脏发育还不完善,但形成代谢旺盛,故只有

增加搏动频率才能适应机体需求。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2)适当的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可增加心肌收缩力。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出生后2~3个月达最低水平,出现生理性贫血。

9、胃学前儿童胃粘膜柔软而富有血管,胃壁较薄,弹性组织、肌肉层及神经

组织发育较差,因而胃的蠕动机能差。胃的消化液少,因此消化能力弱。

10、肝脏(1)学前儿童的肝脏分泌胆汁少,胆汁内含有较多的水分、粘液素

和色素,促进胰液、肠液消化作用的物质较少,因而消化脂肪的

能力差。

(2)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弱,解毒功能差。 (3)干细胞再生能力强。

11、泌尿系统 学前儿童新陈代谢旺盛,需要水分多,而膀胱容量小,贮尿功

能差,所以年龄越小,每天排尿次数越多。

12、脑垂体(1)学前期如果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引起侏儒症;如果分泌

过多,可致巨人症。

2

(2)生长激素白天分泌少,夜间分泌多且与睡眠深度有关。

13、甲状腺学前期如果甲状腺机能不足,可发生甲状腺肿大,甚至呆小症。 14、皮肤(1)学前儿童皮肤的保护和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皮肤的渗透力强。 (2)学前儿童皮肤表皮薄嫩,血管丰富,有较高的吸收和通透能

力,所以避免让儿童接触有毒物品或涂抹超浓度的药物,防止儿童机体受损。

15、感觉器官(1)学前儿童可因眼球前后轴短而产生生理性远视,随着眼的

发育,远视逐渐成为正视。

(2)学前儿童眼的晶状体弹性较大,调节能力强,近点距

离很近。 (3)儿童出生时因缺乏双眼单视功能,可能有暂时性的斜

视。由于种种原因所造成的弱视,会使儿童不仅不具备正常视力,而且无双眼单视能力和立体视觉。

16、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

一、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人体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统一的和完整的过程,但生长发育的速度 在各年龄段并非一致,而是时快时慢,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每一阶段都有其

独特的特点,前后阶段又相互衔接,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打下基础,任何一个阶段的发育受到障碍都会对后一阶段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二、生长发育的程序性

人体各部的长、围、宽度的生长发育在快速增长期的开始、高峰和结束不仅有早晚之别,而且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三、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非等比性) 3个不均衡:

(1)身高、体重的增长在各年龄段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呈波浪式,是不等速的,时快时慢,年龄越小,增长速率越快。第一年内增加最多,以后逐渐慢下来,青春期增长速度又达到高峰。(两次高峰:第一年和青春期) (2)身体各部分发育也是不均衡的

(3)人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也是不均衡的,有四种不同的发育趋势。一、神经系统发育的最早。二、肌肉、骨骼和一般内脏器官的发育趋势和身长、体重的

3

增长规律相似,也呈波浪式。三、淋巴系统的发育较早,到十岁以后逐渐退化。四、生殖系统的发育在出生头十年里几乎没什么发育,到青春期迅速发育,并很快达到成人水平。

正是这种发育的不均衡性,才使圆形受精卵分化发育成为胎儿,经过新生儿、婴儿、幼儿、儿童、青少年等阶段,发育成长、围、宽、厚、重量不同、形态各异,最终成为成年人的体型。 四、生长发育的相互关联性

(1)身体各系统器官的发育不是孤立的,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整个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在神经系统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因此各个系统的发育是亲密联系的,某一器官的发育可以促进另一器官的发育。

(2)学前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发育是密切联系的。一切生理的发育是心理发育的基础,而心理发育也同样影响生理功能。 五、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 六、生长发育额追赶性

由于生活条件恶化,是儿童某些方面发育暂时落后,但当生活条件改善后,随机加快发育速度,又赶上应有的发育水平。

17、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测量

(一)形态指标(可测量)

1、体重 2、身长 3、坐高(顶臀长) 4、头围 5、胸围 (二)生理功能指标

1、肺活量 2、脉搏 3、血压

18、生长发育的标准

一般通过一次大数量(横剖面)发育调查,搜集发育指标的测量数值,经过统计学处理,所获得的资料即可成为该地区个体和集体儿童发育的评价标准。 生长发育标准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只能在一定地区和一定时间内使用。

4

搜索更多关于: 学前儿童卫生学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学前儿童卫生学 绪言 1、学前儿童卫生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和增进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6岁幼儿健康的一门学科。 2、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提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一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人,才算得上一个健康的人。 3、(1)生长发育、患病率和死亡率是衡量学前儿童健康状况的标志。 (2)儿童新陈代谢的特点:同化作用明显大于异化作用。表现为机体的生长发育。 4、健康状态的公式:HS=f(E+AcHS+B+LS) 5、当今,不良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影响人们健康的最为主要的因素。 6、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 第二章 1、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对身体有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