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心理学题库(与课本配套复习资料)第七章[精品文档]
第七章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心理健康强调 个体内部的协调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 ,它是指在智力正常的基础上所形成 良好的心里个性特质和稳定的情绪 ,它是一种 能够有效处理内外关系 的良好状态。
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体育锻炼对 情
绪 、 人格 和 认知功能 的影响。
3.研究体育运动对智力的影响之所以有较大的难度,其主要原因是 无法排除研究中的干扰因素 ,因而也就无法得出智力的变化就是由于体育运动而引起的结论。
4.关于 体育锻炼与情绪关系 的问题,是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内容最丰富、方法最成熟的热点话题。
5. 体育锻炼对情绪影响的最早理论研究是 詹姆斯和朗格 提出的情绪学说。
6.著名的情绪心理学家坎农将其的理论归纳为 刺激情境-身体反应-情绪体验 。
7.以特殊的锻炼方式影响人类情绪的首次尝试,是雅各布森提出用 渐进性放松法 来干预焦虑情绪。
8.列出与焦虑有关的三个心理生理指标: 血压 、 心率 、 皮肤电 。
9.列出与健康体能有关的三个指标: 心肺耐力 、 柔韧性 、 肌肉耐力 。
10.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理学假说有: 氨基酸神经递质假说 、 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 、 脑内神经肽假说 、 心血管健康假说 。
11.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假说有: 心境状态改善假说 、注意力分散假说 、 认知行为假说 、 社会交互作用假说
心理控制感假说 、 运动愉快感假说 。
12. 注意力分散假说认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 人分散对当前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 ,使消极情感 得以发泄 ,使 紧张情绪得到松弛,并趋向稳定 。
13. 20世纪70年代,人格与运动关系的研究大多是从 横向研究 和 纵向研究 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14.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有: 个人统计学变量 、 个体生理状况 、 个人行为 、 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 。
15.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环境因素有: 物理环境 、 社会环境 、 体育活动特征 。
16.关于锻炼行为的理论主要有: 健康信息理论 、 合理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 、 社会认知理论 、 控制理论 、 跨理论模型 。
17.跨理论模型分为5个不同阶段: 前意向阶段 、 思考阶段 、 准备阶段 、 行动阶段 、 保持阶段 。
18、人们行为改变的过程包括:一是 认知过程 ,它在 阶段变化的早期 比较重要;二是 行为过程 ,它主要应用于 阶段变化的后期 。
19.根据HBM模型的观点,人们一般不会主动进行体育锻炼,除非 他们具备了一定水平的锻炼动机和锻炼意识 ,或 自己有潜在的健康问题 ,或 明白了进行体育锻炼的好处并且感到完成运动并不困难 。
20.合理行为理论指出,行为由 行为意向 来决定,行为意向又由 行为态度 和 主体规范 来决定。
21.目前采用的锻炼干预手段主要有四种: 一对一的方式 、 小群体干预 、 社区范围的活动 、 政策干预 。
22.常用的一对一干预和小群体干预的策略有: 情境安排 、 积极反馈 、
目标设置 、 决策评定 、 社会支持 。
23、最早采用心理测量方法评定锻炼成瘾行为的学者是 卡尔马克和马腾斯 ,他们设计了一种 专心于跑步 的量表用于测量锻炼成瘾。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
1.下列活动中属于体育锻炼的是 。( D ) A.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 B.日常生活中偶然进行的身体活动 C.上班时骑自行车 D.有规律的持续一定时间的慢跑。
2.促进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研究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 A. 由于人们对身体与心理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B. 由于医疗费用上升、余暇时间增多
C.由于都市生活环境的变化 D.工业国家疾病发生率提高 3.唯心论对身心关系的看法是 。( D ) A.重视大脑的存在而忽视精神的作用 B.精神控制了大脑
C.精神与大脑产生交互作用 D.重视精神的存在而忽视大脑 4.突生二元论对身心关系的看法是 。( A ) A.精神是大脑的一部分 B.精神控制了大脑
C.精神与大脑产生交互作用 D.重视精神的存在而忽视大脑 5.灵魂论对身心关系的看法是 。( B ) A.精神是大脑的一部分 B.精神控制了大脑
C.精神与大脑产生交互作用 D.重视精神的存在而忽视大脑 6.唯物论对身心关系的看法是 。(D ) A.精神是大脑的一部分 B.精神控制了大脑
C.精神与大脑产生交互作用 D.重视大脑的存在而忽视精神的作用 7.关于心理健康,下列哪种说法错误是 。( B ) A.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B.心理健康是一种绝对的十全十美状态
C.心理健康是一种在各种行为反应中能积极而适度表现的健全的心理状态 D.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
8.“体育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这些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抑郁、焦虑和
困惑等消极情绪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这一假设是 。(A ) A.社会认知假说 B.心境状态改善假说; C.社会交互作用假说 D.心理控制感假说。 9.身体锻炼成瘾属于 。( B )
A.物质成瘾 B.过程成瘾 C.结果成瘾 D.状态成瘾 10.下列关于认知功能的论述,哪个是错误的 。(D )
A.认知功能是人类的高级活动功能,它是人体对外界信息的反应能力 B.认知是一组相关的活动,如知觉、记忆、思维、判断、推理、问题求解、
学习、想象、概念形成、语言使用等等
C.人的思维模型类似于一个复杂的计算机处理系统
D.人类的认知活动过程是一个被动地接受或加工信息、符号和解决问题的过
程
11.体育锻炼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体现在 。( C ) A.运动员的智力高于一般人的智力
B.小强度的体育锻炼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最大 C.不同的锻炼项目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不相同
D.体育锻炼对有心理障碍人群的认知功能不会产生影响
12.“个体行为的改变是由于个体对影响自己行为的因素进行的评价。评价这些因素是处于自己控制之下,而不是由他人或某种偶然因素所控制。“这个观念是下列哪一种理论的观点 。( A ) A.控制理论 B.健康信念理论 C.计划行为理论 D.跨理论模型
13.关于体育锻炼对抑郁影响的正确说法是 。(D ) A.临床上被诊断为抑郁的人从体育锻炼中不能获益 B.一次体育锻炼不能降低抑郁
C.体育锻炼对严重的抑郁症不能起任何作用
D.体育锻炼能够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但这对心理健康不是必需的手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