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怒江 - 图文
怒江州傈僳族自治州
怒江州总面积14703平方千米,人口52万,怒江州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92.2%,其中僳僳族占51.6%。辖泸水、福贡两个县和兰坪、贡山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州政府驻泸水县六库镇。
怒江州是中国唯一的僳僳族自治州,其中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所特有的少数民族,怒江州是中国民族族别成份最多和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
六库镇地处怒江州州府所在地,地跨高黎贡山东麓至碧罗雪山西麓的两岸,它东与老窝乡相邻,西与缅甸接壤,北接鲁掌镇,南至上江乡。全镇总面积375.94平方公里,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最高海拔3100米,最低海拔800米。年平均降雨量1115毫米,年平均气温19℃,属典型的亚热带山地立体气候,山势总体呈“凹”字型,东西高,中间低,形成高山寒冷,半山温凉,沿江地带炎热,全镇森林覆盖率为56%。
中文名称 六库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面积 375.94平方公里 人口 45671人
著名景点 怒江大峡谷、赖茂河瀑布
怒江州四县人口中,汉族人口为65995人,占总人口的12.3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68342人,占总人口的87.65%。彝族人口为11758人,占总人口的2.20%;白族人口为139164人,占总人口的26.04%;傈僳族人口为257620人,占总人口的48.21%。同2000年第五次中国人口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410人,增长了2.18%,占总人口的比重减少了0.98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增长了41103人,增长了9.62%,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了0.78个百分点。
GDP
2007年,怒江州生产总值49.13亿元,同比增长12.2%;财政总收入9.58亿元,同比增长29.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8亿元,同比增长4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06亿元, 同比增长2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4亿元,同比增长12.7%;人口自然增长率7.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
2009年怒江州生产总值完成48.41亿元,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7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1.84亿元,增长7%,第三产业增加值20.69亿元,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7亿元,超年初预算4.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8亿元,增长1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19.71元,增长19.6%;农民人均纯收入1752元,增长21%;人口自然增长率7.8 ?;单位GDP能耗下降5.3%;解决了1.8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2011年全州生产总值先后迈上30亿元、40亿元、50亿元、60亿元四个台阶,从23.94亿元增加到64.6亿元,年均增长18%,人均生产总值从4984元增加到11874元,年均增长15.3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2亿元增加到6.66亿元,年均增长22.2%,支出从10.25亿元增加到42.69亿元,年均增长2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6.31亿元增加到75亿元,年均增长28.96%;三次产业比例
由19:34:47调整为11:3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人口和民族 境内居住着傈僳、独龙、怒、普米、白、藏、汉等22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比例居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之首。其中傈僳族占总人口的50.9%,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州独有的少数民族 独龙族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总人口7,431人(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世居地位于高黎贡山以西,但当利卡山以东的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主要分布地区为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集中居住地在独龙江乡。独龙族是中国较小的民族,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国大陆地区)中,人数仅多于塔塔尔、赫哲、高山和珞巴列第五十二大民族。独龙族使用独龙语,没有本民族文字。 中文名: 独龙族 总人口: 7431人
分布地区: 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集中居
住地在独龙江乡 语言: 独龙语
宗教信仰: 基督教和万
物有灵
怒族是中国人口较少、使用语种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简称怒江州)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简称贡山县)、福贡县、泸水县及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简称兰坪县)。此外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及西藏的察隅县也有少量怒族分布。怒族是该族的自称,另外还有“怒苏”、“阿怒”、“阿龙”等自称,后统称为怒族。
六库镇 总人口45671人,其中农业人口23522人,非农业人口22149人。 镇境内居住着傈僳族、怒族、普米族、独龙族、白族、藏族、汉族、彝族、纳西族、傣族、回族、景颇族12个民族,以傈僳族为主体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2%,形成一个少数民族大杂居乡镇。在总人口中,傈僳族占总人口的50.93%,白族占28.39%,汉族占7.95%,其他民族占12.7%。 泸水县 泸水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偏北,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南部,总面积3203.04平方公里。总人口15.5万人,境内有僳僳、汉、白、彝、景颇等2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3.3万人,占总人口的86%。全境气候因海拔差异,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分为亚热带、温带、寒带等7个气候带。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是一块物阜源兴的风水宝地。 中文名称 泸水县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中国西南 下辖地区 六库镇、鲁掌镇、片马镇 政府驻地 六库镇 电话区号 0886 邮政区码 673200 地理位置 云南省西部偏北 面 积 3203.04 人 口 15.5万(2005年) 方 言 傈僳语 气候条件 7个气候带 著名景点 碧罗雪山、高黎贡山、怒江、听命湖、瓦拉亚窟、片马口岸 泸水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偏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东经99°34一99’09北纬25‘33一26‘32 之间。东靠碧罗雪山与兰坪、’云龙两县相邻,南接保山市,西与腾冲县和缅甸联邦共和国毗邻,北连福贡县。县域东西横距58公里,南北纵距95公里,国境线长136.24公里,总面积3203.04平方公里。 泸水县辖六库镇、鲁掌镇、片马镇、老窝乡、上江乡、大兴地乡、称杆乡、古登乡、洛本卓乡,共3镇6 乡,71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居委会。人口民族 总人口15.5万人,境内有傈僳、汉、白、彝、景颇等2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3.3万人,占总人口的86 %。 泸水县地处享有“东方大峡谷”美誉的横断山脉南端纵谷区,东部的碧罗雪山与西部的高黎贡山夹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呈“V”字地形,最高海拔4161.6米,最低海拔738米。全境气候因海拔差异,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分为亚热带、温带、寒带等7个气候带。泸水这块美丽、富饶、亟待开发的峡谷明珠,物华天宝,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是一块物阜源兴的风水宝地。 GDP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8.71 亿元,同比增长11.5%,三产分别占GDP的12%、33%、55%。人均GDP达1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06亿元,同比增长31.39% 。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 2.55亿元,同比增长2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62亿元,同比增长17.8%。工业总产值实现 16.02亿元,同比增长30.17%。全县农业生产总值实现3.93亿元,增长14.01 %。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27亿元,同比增长17.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0213元,同比增长6.72%。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268元,同比增长15.24%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1%以内。单位GDP能耗下降4.2%。解决了6000名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2010年,全县工业企业达400余户,实现工业增加值4.66亿元,同比增长4%。以分水岭硅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努力聚集产业,入园企业9户,其中硅冶企业7户,投产16台炉子,工业硅生产完成4.57万吨,实现产值5.95亿元。生物加工和农产品综合加工企业正逐步发展壮大,建成中国木蜡、瓦姑茶、草果等农产品加工项目6个,中国木蜡完成生产150吨。石材加工、免烧砖、粘土制砖等建筑建材加工业逐步发展,基本形成多轮驱动,多元发展的格局。 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3.6亿元,同比增长16.35%。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5.85万吨,连续6年实现增产。积极培育标准化规模养殖大户和养殖示范村建设,建成了1个生猪良种繁育基地、24户养殖大户,全年大小牲畜存栏达 44.9万(头)只,出栏 25.5万(头)只,畜牧业经济收入实现1. 12亿元,同比增长15%。劳动力转移输出8000人,农民工资性收入达3800万元。着力培育绿色经济,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扶持发展龙头企业14户,建成农村特色产品种植协会8个、综合服务社90个、专业合作社78个,新种植核桃8.48万亩、漆树1.1万亩、草果1.63万亩、其他经济林果1.59万亩,年内销售草果4200吨、核桃4000吨,实现收入1.32亿元,生物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福贡县
福贡县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峡谷。东与兰坪县和维西僳僳族自治县交界,南与泸水县相连,西与缅甸接壤,北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相邻。边境线长142.218公里。位于东经98°41?~99°02?,北纬26°28?~27°32?之间。南北最大纵距112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3公里。全县总面积2756.44平方公里。
中文名称 福贡县 行政区类别 县级 所属地区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政府驻地 上帕镇 邮政区码 673400 人口 88127(2005) 主要民族 傈僳族、怒族
福贡县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峡谷。东与兰坪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交界,南与泸水县相连,西与缅甸接壤,北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相邻。边境线长142.218公里。位于东经98°41?~99°02?,北纬26°28?~27°32?之间。南北最大纵距112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3公里。全县总面积2756.44平方公里。全县地势北高南低,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形成一个从北向南狭长的“V”字型谷地。县内最高点在碧罗雪山的嘎拉拍山峰,海拔4379米,最低点在与泸水县交界处的怒江江面,海拔1010米,相对高差达3369米。县城驻地上帕镇海拔1190.9米。
福贡县气候垂直变化显著,从南到北有南、中、北亚热带和南温带等气候类型。受印度洋季风气候和太平洋季风气候的双重影响,形成了春季和夏秋间两个雨季的独特气候环境。2004年,县城年平均气温16.9℃,年均降雨量1443.3毫米,年日照1479.9小时,相对温度84%,无霜期267天。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