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苹果品牌整合营销传播
iPhone 的饥饿营销和传统的策略不同,在苹果公司实施营销策略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他并没有去控制产品的产量来制造市场供不应求的假象,而是把产品的相关信息转化成一种市场饥渴,让消费者渴望了解iPhone。 2.iPhone 上市后的品牌营销和体验营销相结合的策略 口碑营销是指企业努力使消费者通过亲朋之间的交流,将产品信息、品牌传播开来。体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其带来的品质和功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
iPhone 的口碑营销也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和创新性。我们会注意到,绝大多数情况下,iPhone 的口碑传播并不是苹果公司有计划的实施,而是那些消费者自发地、主动地去传播信息,评论产品。这样的口碑更具有客观性、真实性,更容易被其他人所接受。通过别出心裁的营销手段和紧凑的供应链,苹果公司对用户体验的打造有效的动员了其目标客户群。口碑营销让充满神秘感的苹果产品诱惑无限,引消费者先夺为快。 在现代市场新的竞争格局下,以消费者为本的技术往往会加速新技术的普及,苹果拥有抗衡竞争对手的核心优势。但是,苹果公司并没有注重宣传iPhone 的先进技术,而是把iPhone 的时尚、独特设计和方便易用的功能作为宣传的重点。
公司把iPhone 体验营销的核心确定在情感经济,用“情感的经济”去取代“理性的经济”,围绕着产品,把“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发挥到极致,让用户、产品与公司三者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iPhone 营销中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策略的创新应用
iPhone 呈现出了区别于其他同类型产品的生命周期策略的创新应用。具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⑴.尽可能压缩产品的上市期(包括介绍期和成长期)和退市期,给予产品更多的成熟期,为换代产品让出更大的市场。
⑵.利用“苹果应用程序商店(App Store)”网络平台寻求iPhone新的商业模式和价值,为iPhone 注入新的生命力量。 四、iPhone发展走向——以iPhone与中国市场为例
如今的iPhone风靡全球,其势头完全盖过老牌手机厂商——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但一时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永远不会失败,不甘心失败的老牌手机厂商肯定会发起反击以夺回原有的市场,iPhone(更确切地说,苹果公司的手机系列)该如何应对这一系列的挑战,以及如何保持自身的竞争力?
下面通过举例——iPhone与中国手机市场,运用企业战略环境分析技术以及SWOT分析,结合例子来对苹果公司和其手机产品iPhone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一)通过运用企业战略环境技术分析关键外部要素对苹果公司的影响及其相互联系(主要针对苹果公司的手机业务,及其在中国市场的状况): 注:企业的总加权分数最高时4分,最低是1分,平均数是2.5分。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手机产品的发展趋势是手机行业最重要的战略环境要素,这就需要生产商对消费者的需求把握以及有着强大的技术支
持,在这一点上,苹果做得非常到位。
的机会在于主要竞争对手的战略失败(诺基亚),给了iPhone“可乘之机”。对于iPhone在中国市场最大的麻烦就是山寨机、水货机和模仿机的威胁——这是由于中国大陆地区不成熟的产权保护制度造成的。苹果公司的总加权分数是2.80,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竞争对手的战略以及对手机产品的发展趋势的把握是该
(二)通过SWOT分析iPhone在中国市场的状况: 1.优势(strengths)
⑴iPhone广泛的影响力,为其在中国市场的宣传节省了许多开销; ⑵忠实的苹果拥护者。即使在中国,也有一定数量使用苹果公司产品的用户群,而苹果公司本身的产品线涵盖面也非常的广,使得iPhone能在用户间更快捷得得到推广。 ⑶成熟稳定的操作系统,丰富强大的软件扩展功能;
⑷独特的苹果风格的工业设计,以及贯穿始终的人性化操作; ⑸时尚流行的象征。苹果的产品在国外都相对昂贵.在国内更是奢侈品的代言词. 以及iPhone给客户带来相当大的新鲜感,成为众多年轻人以及追求时尚的人群所追捧的对象。 2.劣势(weaknesses)
⑴运营模式受考验。苹果iPhone在美国市场采用的策略---与运营商独家合作,通过与运营商合作分成,获取用户所产生的百分之三十的收入,在中国市场也许会水土不服。 ⑵市场策略灵活性欠佳。苹果
公司的市场战略以及产品战略缺少对中国市场的针对性,是容易处于曲高和寡的局面;
⑶手机的价格让人望而生畏;iPhone的定价对中国市场的消费群体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奢侈品,使得其难以迅速融入大众; ⑷通话短信操作及管理功能不太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3. 机会(opportunities)
⑴苹果与运营商签订协议并占有主导地位;
⑵中国的手机正处于3网融合、3g推广的时代,市场还缺少与其相对应的产品,而iPhone正具备这一条件和技术。
⑶运营商对智能机的推广,以及消费者对于手机惊醒商务运用的需求。
4. 威胁(threats)
⑴其他手机生产商对iPhone的围剿。其中以诺基亚为例子,诺基亚在iPhone的冲击下,不仅市值缩水,而且失去许多市场份额。诺基亚其领先的技术对其为夺回市场份额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对于iPhone是非常巨大的威胁;
⑵中国手机市场的残酷竞争。在中国,尤其是手机市场上,山寨机,水货机和模仿机层出不穷,其低廉的价格将会带走一大批消费者,这对于iPhone的推广和市场占有造成很大的困难;
⑶iPhone的合作运营商(中国联通)处于严重的弱势地位,对iPhone的业务拓展有很大的限制,并且易受到运营商的牵制。 (三)对企业战略环境分析以及SWOT分析的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总结出,iPhone通过自身优势,结合较好的外部战略环境,得以中国市场取得较好的成绩。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市场上,iPhone的优势和不足都非常明显,总的来讲,优势大于不足,但是如果不对自身的不足及时作出处理和战略调整,很有可能会对iPhone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造成致命性打击。 五、总结
从iPhone的成功,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第一,技术进步和需求复杂化不断地推动创新的革命,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产品和产业的融合。我们很难将移动电话定位于通讯产品,其身上融合了家电、通讯、计算机、娱乐等行业的先进技术。而苹果的差异化组合迎合并进一步推动了这种融合。站在市场前面引导市场是苹果成功的关键。第二,在战术上,苹果从两个角度与竞争对手拉开了距离。苹果持续的技术创新使自己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苹果的差异化组合形成的模仿障碍把对手挡在了后面,使自己的领先地位得以保持,为自己争取到了获取价值和开展下一轮竞争的时间。第三,不断创新和与对手的时间差,还为苹果公司争取到了培养消费群体,巩固其品牌影响力的机会。接受了苹果品牌精神的消费群体成为苹果品牌的一个有机成份,推动并保护苹果的创新和竞争。苹果不再是一个公司,它已经成为一种需求。最后,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上,需要对运营模式以及市场策略重新定位和把握,以便自身更好地发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