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市长宁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含解析 - 图文

上海市长宁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含解析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9:58:49

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姜寨遗址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特征是

A. 聚族而居 B. 等级分化 C. 阶级平等 D. 按劳分配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姜寨聚落遗址是由5个大家族组成的一个氏族公社,故选A。姜寨聚落遗址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也差别不大,反映了尚未贫富分化的母系氏族公社状况,排除B;姜寨遗址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母系氏族村落,故不存在阶级平等的说法,排除C;按劳分配是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而姜寨遗址是共同劳动、共同享受,故排除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新石器时代的时代特征进行分析,需要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

2.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和规范人们行为的礼乐制度制定于 A. 周

B. 秦 C. 汉 D. 唐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度是周代维护封建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故选A。秦、汉、唐不是礼乐制定的最初朝代,排除BCD。

3.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讲经图》,促成图中现象出现的统治者是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讲经图》描述的是太学中五经博士传授知识的场景,而太学的出现与汉武帝有关,故选D。在汉武帝之前,汉代采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施政方针,解读的经典不会是儒家的五经,排除ABC。

4.汉族传统的坐姿是席地而坐,坐椅子的习俗流行起来得益于 A. 政府倡导 B. 商家促销 C. 民族融合 D. 文化转型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椅子来自于西域,是由胡床逐渐演变而来,故坐椅子的习俗流行主要得益于民族融合,C项符合题意。坐椅子迎合了民间的需求,属于自发行为,不是政府和商家的刻意行为,试想一下,一位劳作了一天的农民,回到了家,需要跪坐吃饭,这其中的疲劳度与压力如何,故排除AB;汉代之后,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未曾发生改变,转型一说无从谈起,排除D。

5.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开始出现“群相”现象的朝代是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宋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早开始出现“群相”现象的朝代是隋朝,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每省长官均为宰相,故选C。秦朝设三公九卿制,但丞相只有一个,排除A;汉代行中外朝制度,中朝虽削弱了宰相的权力,但并未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宰相的权利和地位,排除B;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也为群相制,但却不符合“开始出现”的限定,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演变,学生在做题时要特别关注题目中设问的程度限定,如“开始”、“最”、“主要”等。

6.下图中①所示的政权是 A. 辽 B. 金 C. 蒙古 D. 北宋 【答案】A 【解析】

【详解】没有图片,无法找到没有带国家名称的疆域图,无法解析。

7.虽无宰相之名,却行相权之实的是

A. 内阁 B. 南书房 C. 内朝 D. 厂卫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内阁首辅虽然相当于宰相,却并没有以前朝代宰相的权力,并不能对皇帝形成制约,只是皇帝的高级顾问,事情的最后裁决权在皇帝手中,但其所作的事情却与前代的宰相大同小异,故选A。南书房是清代皇帝文学侍从值班的地方,入值者主要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有时还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撰述谕旨”,但在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后,已不参预政务,这与宰相已有较大区别,排除B;内朝虽预闻政事,是皇帝的智囊团,但是他们不是朝廷的正式官员,也没有固定的官职,不能代行宰相职权,排除C;厂卫为明代设立的监察特务机构,不涉及行政权,排除D。

8.史学理论家章学诚在史家“三长”说的基础上又提出史家要有 A. 史学 B. 史才 C. 史识 D. 史德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到了清代,章学诚在其《文史通义》一书中专门撰有史德篇,对“史德”作了精辟的阐释,大大完善和深化了古代史家修养论,故选D。史学、史才、史识是唐朝史家刘知己的史家“三长”论,排除A BC。

9.上海租界从华洋分处到华洋杂居是源于 A. 《上海土地章程》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洋务运动 D. 戊戌变法 【答案】B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历史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姜寨遗址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特征是 A. 聚族而居 B. 等级分化 C. 阶级平等 D. 按劳分配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姜寨聚落遗址是由5个大家族组成的一个氏族公社,故选A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