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病句辨析》精讲精练(含答案)
(感情色彩使用不当,“展示”改为“暴露”。) 6、并列不当 交叉或从属概念并列一起。如兰州题:
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同学”和“团员”为交叉概念,可删其一) 7、句意歧义 句子失去确定性,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如新乡题: 这次回母校,我又听到了许多张老师的先进事迹。(“许多”可理解为修饰“张老师” 也可理解为修饰“事迹”。可在“许多”后加“位”或将“许多”与“张老师”对调。) 8、不合事理 指在表述中,或违反逻辑思维,或违背客观情况,或前后矛盾,或否定不当,或修辞不当等,造成不合事理。例如:
襄樊题:书法家米蒂的故居是襄樊市新修建的汉江“外滩”。(“故居”指从前曾经居住过的房子,与“新修建”矛盾。可在“故居”后加上“所在地”。)
南通题: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否定不当,删去“不上网”中的“不”。)
桂林题: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比喻不当,“红润的脸蛋”与白色“梨花”不相似,可将“梨花”改为“桃花”等。)
佛山题: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否”包含正反“两面”的意义,而后半句仅含正的“一面”,不能相对。可删去“是否”或在“解决”前加上“能否”。此类题出现较多。)
掌握好病句类型,学会辨析和修改病句,有益于正确运用句子以表情达意,这也是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体现之一。我们要关注并改正日常生活中听到或见到的病句,养成修改语病的习惯。
1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