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2019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含参考答案与解析)
(1)在括号内用“+”或“﹣”标出电源的极性; (2)小磁针的N极; (3)磁感线的方向. 四、简答题(共4分)
22.(4分)观察比较小汽车和大卡车的轮子,可以发现大卡车的轮子比较多.出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观察小汽车的外形,比较小汽车在高速行驶与静止时,什么时候对地面的压力较小?为什么?
五、计算题(共23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计算过程、数值、单位和答)
23.(7分)小李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沙子从地面提升到距离地面6m高的三楼,沙子的质量为50kg,装沙子的桶的质量为8kg,动滑轮的质量为2kg.若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忽略摩擦和绳重,g=10N/kg)求:
(1)提升物体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2)拉力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4.(7分)某家庭需要将50kg、10℃的水加热到50℃做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热水时,需要燃烧0.8kg的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求: (1)把50kg、10℃的水加热到50℃需吸收的热量; (2)0.8kg的煤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25.(9分)有一台热水器,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R1=88Ω,R2=22Ω. (1)如何控制S1和S2,使热水器处于高温档; (2)求中温档正常工作时热水器的功率;
(3)低温档正常工作10min内电热丝产生的热量.
5
六、实验、探究题(共35分)
26.(4分)在探究“海波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海波熔化图象,由图象甲可知海波的熔点应为 ℃.其熔化过程特点是 ,熔化过程经历了 分钟.
(2)另一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采用图乙所示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 .
27.(4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C,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实验时,他应在 (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过玻璃板所成的像.他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 (3)为证实上述有关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措施 . A.保持A、B两只蜡烛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28.(4分)如图所示为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Ⅰ.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Ⅱ.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回答下列问题:
6
(1)步骤Ⅱ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
(2)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钢球 的大小,比较木块移动的距离是为了比较钢球 的大小.物理学称这种实验方法为 . 29.(7分)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路如图1所示: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当 .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至 (“a”或“b”)端.
(3)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2V,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则R的阻值为 Ω.
(4)换上10Ω的电阻后,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将 (填“变大”或“变小”),此时应将滑片P向 (填“a”或“b”)端移动,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V.
(5)小芳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其原因是 .
30.(8分)某班同学运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其中小灯泡标有“3.8V”的字样,灯丝电阻约为10Ω左右.请完成或回答以下问题.
(1)补画导线,把图(a)中的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要求导线不交叉,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灯泡变亮;
(2)连接电路最后一根导线时,灯泡立即发光,而且很亮,则连接电路时存在的错误是: ① ;② . (3)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读数如图(b),读出电流表示数为 A,小灯泡额定功率为 W;
(4)某同学的实验记录和有关计算如表所示:
7
实验序号 1 2 3 电压(V) 电流(A) 3.0 3.8 4.1 0.25 0.3 0.32 电功率(W) 0.75 1.14 1.31 额定功率(W) 1.07 从表格设计和有关数据看,该同学把三次测量的电功率求出的平均值当成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认为这样可以减小误差,你认为该同学的做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若实验器材中电压表0~15V的量程已坏,而0~3V的量程正常,电源电压为6V,请在图(c)方框中画出能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电路图.
31.(8分)小文和小红想测石块的密度,发现桌上的器材有:天平、砝码、烧杯、足量的水、胶头滴管.他们经过思考,进行下面的操作:
(1)小文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小红认为此操作有误,错误是 .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秤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
(3)为了测石块体积,它们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操作:
a.把烧杯中装适量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好标记,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3g. b.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全部的质量为145g.
c.通过计算,求出石块的体积为 cm3,石块的密度为 kg/m3.
(4)实验结束后,他们进行讨论:若b操作中倒出水后,水面低于标记处,这样的情况下测出的密度值将 (填“偏大”或“偏小”).
(5)在这个实验中,若把天平换成另一种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利用其余部分器材,也可以测出石块的密度.请完成实验操作的步骤,并写出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实验步骤:
①用细线把石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得 . ② . ③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