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某校区办公楼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H装饰工程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特点,分为室外装饰和室内装饰两部分。
1. 室外装饰主要是外墙装饰和涂料部分。在砌体结构施工完成后,着手外墙保温、涂料施工,施工顺序将由上向下。
2. 室内装饰由于施工周期短,在每层的砌筑工程完成后,随即进行墙体的粉刷工程施工,随后进行吊顶工程的施工,再进行楼地地面工程的施工,最后进行墙面涂料、油漆等工程的施工。 墙面装饰:
内墙面混合砂浆 1. 材料要求
(1) 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严禁混用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和过期水泥。
(2) 砂:砂应采用中砂或粗纱,含泥量不应大于3%。
(3) 涂料:涂料的施工性、干燥时间、涂膜外观、对比率应符合规范要求,由生产厂家出具质量保证资料。
2. 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及浇水湿润→吊垂直、套方、抹灰饼→弹灰层控制→抹底层砂浆→抹面层灰→养护、清理→批平→涂料涂刷
内墙面乳胶漆: 1. 材料要求
(1) 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严禁混用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和过期水泥。
(2) 砂:砂应采用中砂或粗纱,含泥量不应大于3%。
(3) 涂料:涂料的施工性、干燥时间、涂膜外观、对比率应符合规范要求,由生产厂家出具质量保证资料。
2.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抹灰→批平→涂料调试→涂刷乳胶漆 外墙面面砖: 1. 材料要求
(1) 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严禁混用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和过期水泥。
(2) 砂:砂应采用洁净无有机杂质的中砂或粗纱,含泥量不应大于3%。 (3) 面砖:地砖应全部由一家厂家或供应商一次采购齐全,力求达到颜色一致。在铺贴前需进行检查地砖尺寸、方正、颜色是否符合要求,挑选规格一致、形状平整方正、
不缺棱掉角、不开裂、无凹凸扭曲、颜色一致的砖块。挑选后将同一尺寸、同一颜
色的放在一起,分别使用。破碎、缺边少棱的不得使用或另行处理。需要的非整块
瓷砖将按照实际尺寸、形状、块数进行切割加工。 2.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规方、贴标块→设标筋→抹底子灰→排砖→弹线、拉线贴标准块→垫底尺→铺贴面砖→擦顶棚装饰 顶棚装饰:
天棚混合砂浆 1. 材料要求
(1) 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严禁混用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和过期水泥。
(2) 砂:砂应采用中砂或粗纱,含泥量不应大于3%。
(3) 涂料:涂料的施工性、干燥时间、涂膜外观、对比率应符合规范要求,由生产厂家出具质量保证资料。
2. 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及浇水湿润→吊垂直、套方、抹灰饼→弹灰层控制→抹底层砂浆→抹面层灰→养护、清理→批平→涂料涂刷 材料存储要求:
墙体粉刷要合理安排,尽量避开雨天或安排在室内施工,避免雨水冲刷,影响粉刷质量。如必须在雨天进行室外墙体粉刷工作时,预先在要施工部位的上方满堂搭设好防雨棚,以防止雨水冲刷墙体粉刷面表面。所有装饰材料(特别是木
材、石膏板等材料)应放置于干燥的房间,避免受潮。室内装修阶段,当湿度大于60%时,应采取临时降湿措施,确保相对湿度小于60%后方可进行室内油漆和涂料施工。
(3)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主要工期控制节点
本项目计划于2012年1月1日开工,于2012年7月1日竣工,总工期为 120日历天。
其中:基础工程于2012年1月1日开始,27天完成; 主体混凝土结构于2012年2月16日开始41天完成; 砌体结构于 2012年2月20日开始,7天完成; 屋面工程于2012年3月26日开始,15天完成; 装饰工程于2012年4月22日开始,53天完成; 竣工验收定于2012年6月28日。
抓住关键路线上的关键工作。如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进度将影响装饰工程施工进度,成为控制工期的关键环节之一。要抓住这些关键环节,合理组织安排,加强现场指挥,使各方协调作业,尽量避免误工时间。
(4)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1) 技术资料准备: 资料准备
a编制实施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保证计划
根据工程具体特点及实际情况,在标前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出工程实施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保证计划及措施,及早上报并取得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和施工监理单位的认可。
b收集有关规范、标准图集
根据本工程的设计要求,收集备齐本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以及标准图集、贯标技术资料及工具书等。 c度量衡器具、测量仪器、试验设备的校验工作
采购的各种度量衡器具、测量仪器、试验设备,发运前经合格的计量单位校验和核定后方可采用。 技术准备
1. 认真学习、审核施工图纸,编写审核报告,熟悉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澄清图纸问题。
2. 进行实施性临时工程设计。 3.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4. 编写各种施工工艺标准、保证措施及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5. 结合工程特点,编写技术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6. 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全体管理层和作业层人员实行挂牌上岗。 2)施工现场准备: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将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方便施工、利于管理的原则,并要统筹考虑场内外交通、供水、供电、排水等要求,遵循以下原则:
1. 施工场地合理划分,布置满足安全、防火、医疗卫生及环保原则。 2. 合理使用场地,布置尽量紧凑,减少占地面积和准备工作量。 3. 施工设施的布置应能满足本工程施工工艺的要求,避免干扰,避免和减少工程材料、设备的重复、往返运输,为均衡生产创造条件。
4. 布置时注意各施工期之间工艺布置衔接和施工的连续性,避免由于施工布置安排不合理而造成迁建、改建和重建。
5. 场内外运输方式尽量一致,满足运输要求,运输方便、可靠、经济。 现场准备
1. 会同设计、监理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商谈施工用地计划和划定建设用地红线的界定等问题。
2. 摸清当地道路交通情况、运输条件等,作好物资接运准备。 3. 进一步调查当地市场情况,特别对需要在当地采购供应的物资如砂、石等的供应渠道、市场价格、质量情况、购供周期、商业信誉、能力等,作好物资的订购准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