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陕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探析
1.优势(Strength) ................................. 8 2.劣势(Weakness) ................................. 9 3.机会(Opportunity) .............................. 9 4.威胁(Threat) ................................... 9 (四)陕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问题 ........................ 9 1.基础设施不完备,硬件条件较差 ..................... 9 2.物流渠道较弱,成本偏高 .......................... 10 3.技术人才匮乏,供需无法协调 ...................... 10 五、陕西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 11 (一) 战略目标 ........................................ 11 1.提高陕西省人才保有率,掀起返乡自主创业风潮 ...... 11 2.地方产品走向全国,电商助力扩张市场 .............. 11 3.打造独特品牌,树立品牌效应 ...................... 11 (二) 陕西省“CIO”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 11 1.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软硬件建立模式 .................. 12 2.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信息数据模式 .................... 13 3.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信息传递模式 .................... 13 (三) 战略完成保障措施 ................................ 14 1.组织培训农民基本电子商务技能 .................... 14 2.加强农村信息化程度,注重配套硬件建设 ............ 14 3.确立品牌化标准,聚沙成塔界面统一 ................ 14 4.完善物流网络,降低运输成本 ...................... 14 六、结论 ................................................ 15 参考文献 ................................................ 16 致谢 .................................................... 17
2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意义
1.选题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对百姓而言已不是新鲜的未知事物,城市电商发展迅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席卷各个领域。我国的农村地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电子商务也在以各种方式渗入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如何将这股势头加以运用,发展成为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特色的电子商务模式仍是目前正在探索的问题。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腹地的陕西省,其农业历史悠久,特产鲜明突出,农副产品广受消费者青睐,作为位处我国中心接壤8省的地区,探寻出一套适合本地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对于加快陕西省农村经济建设、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将带来良好的示范效应,为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经济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选题意义
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国的互联网发展高歌猛进,伴随着不断进步和创新的技术,互联网也加快脚步走进了中国农村地区。中国信息产业网发布了关于互联网进程的一系列内容,其中关于信息化的要闻——《到2015年中国互联网渗透率将翻番,用户超过6.5亿》一文分析指出:预计到2015年,中国国内互联网渗透率将完成翻番,使用互联网的用户总数将突破6.5亿,这个数字仅仅是中国人口总数的一半,并且中国农村地区贡献了大部分的增长。面对这一趋势,新兴的电子商务也开始逐步向农村迈进。我国的农村市场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它是我国扩大内需战略的主战场,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部门明确要求提高农村经济市场体系的建设脚步,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也被列为重要新兴战略写入国家“十二五”的规划中来。作为优化产业链的有效手段,电子商务已经逐步成为农业企业拓宽渠道完成转型的重要战略步骤。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将大幅度的提升地方农业资源配置能力,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二)国内外发展背景
1.国内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背景
现阶段,我国农业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已经完成了部分专属农业的数据中心和涵盖农村经济方面的应用系统,农业信息化建设初有成效,在全国的三十二个省/市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指导下,相关农业管理部门已经开始重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地区信息化脚步的迈进也大大提速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已有超过2000个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涉及农业的信息网站也有
1
六千余个,其中北京和其他沿海地区数目较多,中西部地区数量相对较少。大量的的农业网站发布了农副产品的供需信息,提供招商引资途径,为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从信息化的软硬件基础、交易规模以及资源的利用率上分析,中国的电子商务进程均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而中国农村的电子商务水平更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国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背景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世界上首次开始了电子商务的研究并加以应用,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了大规模的电子商务贸易活动。相较于我国的农村电子商务进程,国外发展的较为成熟,在多个方面也有了阶段性成果。
美国作为电子商务发达程度较高的国家,其农业快速发展的一大助力就是电子商务。截止到2010年,美国农场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率均超过6成。据统计,全美的农产品交易中有3成以上均由农场主和农业合作社完成;在亚洲地区,电子商务也在日本的农业领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日本的农业协会在全国均设有信息中心,根据城市的大小拥有不同的级别,负责联系全国范围内的农协,拥有着紧凑高效的信息网络,日本农户能够享受到从产前到售后全过程的指导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荷兰花卉世界文明,每年从荷兰出口到世界各地的花卉金额达到数十亿美元,荷兰完全依靠电子商务来完成交易的所有步骤。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1.研究思路
经过阅读和学习一定文献资料以及研究成果,我认识到我国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仍处于雏形起步阶段,大量的案例仅仅将视角集中在本地背景下的特点发展上,或者专注在电子商务产业链的某一个环节上,如《从品牌到平台农村电子商务三种模式野地里的辛巴》(营销界(农资与市场) 2014-04-08 期刊)、《河南省自下而上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探究》(陈美菊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4-05-05 期刊)、《农安县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姜延彤吉林大学 2014-05-01 硕士)等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自有各自的发展亮点,但下一步要做的,是从成功案例的特殊性中提炼出一般性,将一般性通用化,普及到真实的环境中,再根据各自地区不同的特点经行个性化微调,研究本领域的学者和专家,大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因此可以看出,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中,特别是落实到类似陕西省的地方中,由于农村电子商务领域刚刚兴起,我们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仅有一些不够丰富的理论基础。但正因为如此,研究才能更加多元化,也为每个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发散空间。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即为先根据研究地现况分析环境和背景,了解本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再根据现有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找出典型案例,将其特点鲜明化,做出可行性分析,最终结合本地特色和外来优点试推出一套能够在实际环境中发挥功能的解决策略。
2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以下四种研究方法: (1)理论分析
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借鉴己有的农村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分析其本质特点寻找共性,并以此为基础对其进行理论分析,讨论适合于陕西省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方向; (2)比较研究法
通过相关类比和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联系电子商务体系特征,比较分析不同环境下案例的特点,讨论对策的可行性和适用度; (3)纵向分析法
以陕西省农村电子商务为主线,纵向挖掘深度意义,分析派生产业,对未来发展的方向与深度做出预估,并讨论其可行性。 3.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农村电子商务概念界定部分,阐述了本论文研究主题相关名词的定义、内涵,以及研究范围的边界;第二部分,举例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特色且初具成效的农村电子商务案例,归纳整理后,分析出其独有的特点,为下一步落实陕西省地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做好准备;第三部分,就陕西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由面到点集中视角分析陕西农业电子商务环境,并提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提出未来陕西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目标,试给出陕西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主要研究方向是提出一套具有可行性的陕西农村电子商务运营平台,从框架上制订发展的模式,并给出发展对策能够顺利运行的相关保障措施;最后一部分,总结全篇内容,归纳本文研究的重点,同时提出未来陕西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景。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