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图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 8:26:35

9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

教学目标 1、认识“促”生字,和会写“促、深”。学习《夜书所见》,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感情。 资源利用 课时安排 设计意图 (课件也注明出处)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谁愿意先背一首自己最喜欢的那一首。 2、-----背得不错。谁能比他更有古诗的韵味儿。 3、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能让老师感受到一副美丽的画面! 二、揭题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出示题目),谁来读诗题? 1、从这个题目中你能了解到什么? 2背景介绍:我国宋朝有一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于是就把自己看到的和自己的内心想法写了下来,老师相信你们都愿意成为叶绍翁的知心朋友,那么就让我们试着走近他,通过学习古诗去了解他内心的想法,请同学们入情入境的读读古诗。 三、初读古诗 整体感知 1、自己轻轻地读上几遍。特别注意带拼音的字。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请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如果你的同桌读得特别出色,那就推荐给大家。 4、读了这么多遍诗,不知你们发现没有,从这学期开始,课文下面有注释,大家可以利用课文的注解,想想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字词请你注上记号,可以和周围的小伙伴小声的讨论一下。 5、你知道这首诗写了什么?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6、那么,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懂的? 7、学生自由提问,能学生相互解决的就他们自己解决。 8、同学们真能干,通过刚才的讨论已经能解决古诗中的很多问题了,还有些问题不能解决的,随着学习的深入一定能解决的。 四 、交流一、二句诗句 1、夜晚,诗人在江边听到了什么? 透过这沙沙的声音中,你感觉到了什么? 诗句中哪个词让你明白了诗人的心里不平静? “动客情”动的是诗人的什么感情? 2、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之情 五、交流三、四句诗句。 1、在这样的夜晚,诗人看到了什么了?请你读读三四行,体会体会。 篱笆、茅屋、昏暗的灯光、提着灯笼的儿童、??(好一副温馨的图画呀) 小朋友真能干,从短短的几个词中能发现那么多的画面。 2、谁能看着画面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诗的的理解 六、诵读古诗,体会意境 1、教师引领全诗:望着这稀稀落落的篱笆、望着昏黄的灯光,望着两个调皮的小孩、听着孩子们的欢笑声,这是一种浓浓的家的感觉,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你会是怎样的心情?你有什么想法呢? 2、短短的几行诗,既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思乡情,又让我们领略了深秋时节深夜江边的景色。融入我们的感情,我们离诗人就越近,带着对诗人的理解,请同学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读出你自己的感受吧! 七、背诵指导,默写练习 9古诗两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认识“忆”等生字,和会写“忆”等生字。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并背诵诗歌。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感情。 资源利用 课时安排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很多的传统的节日,你们都知道哪些传统的节日呢?在这些传统节都有哪些风俗?重阳节是人们很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中人们要外出登高,以避灾祸,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和重阳节有关的古诗。 2、简介作者: 作者唐代诗人王维,当时只有17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一人漂泊在繁华的都城,倍感孤单,因此格外思念家乡的亲人。情之所至,于是写下了这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 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根据学习《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怎么学习这首古诗。老师出示自学步骤: A、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注解理解意思。 B、补充一些注释: 独:单独 异:别的,其他的 逢:遇到,碰到 倍:加倍 遥:远 C、自思:想象自己读懂了什么? D、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请小朋友说说学习时自己所理解的内容,展开讨论存在的问题。 1、2句意思:我一个人客居他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的亲人。 3、4名意思:我想远方的弟兄们一定登上了高处,那插满了茱萸,只是少了一个人。 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指名朗读课文。提示: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怎么样的感情? 引导以情促读。提问:你能用读来表达这感情吗? 引导以读启发想象。同学们在朗读时头脑形成了怎么样的画面,能交流一下吗? 学生交流想象的景象,并再次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五、延伸拓展 同学们,每一首诗就是一幅画,通过这幅画面让我走进了作者的内心,我们再来看几首游子写的古诗,齐读古诗,你们又能体会到诗人当时心中的想法吗?自古以来,无论游子走到哪儿,家是永远的牵挂,想家的心情,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那都是一样的。 配乐一起朗诵《想家的心情》 异乡的天空/我是断线的风筝/异乡的水面/我是无根的浮萍/异乡的夜晚/月亮很瘦/如何也装不下/想家的心情/异乡的人群中/家是一团火/异乡的路上/家是一盏灯/异乡的夜晚/家是一个梦/如何也圆不了/想家的心情/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眸的憧憬/想家的心情,谁都感受的到,谁也说不清。 小朋友也许还不能完全理解诗中表达的意思,但是,正像诗中所写,想家的心情,谁都感受的到,谁也说不清,那么,就带着刚才的感受,再去读读我们所学的这两首诗。

搜索更多关于: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9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 教学目标 1、认识“促”生字,和会写“促、深”。学习《夜书所见》,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感情。 资源利用 课时安排 设计意图 (课件也注明出处)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谁愿意先背一首自己最喜欢的那一首。 2、-----背得不错。谁能比他更有古诗的韵味儿。 3、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能让老师感受到一副美丽的画面! 二、揭题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出示题目),谁来读诗题? 1、从这个题目中你能了解到什么? 2背景介绍:我国宋朝有一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于是就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