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3《河北教育》教学版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答案(699)

2013《河北教育》教学版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答案(699)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38:24

努力,老大徒伤悲! ”。 (3)一说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小惠就引用《游子吟》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王老师指导同学修改作文,经常用《泊船瓜洲》中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来说明文章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5)兄弟不和,人们会用曹植《七步诗》中的诗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劝慰他们。 (6)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的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亲人呀!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7)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来。眼前这瀑布里没有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8)老师,你还记得我——那个令你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 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是为我而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诗句不是赞美你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9)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18.根据意思在()里填写AABB式成语。 举例:文章篇幅长(洋洋洒洒) 规模气势大(浩浩荡荡)

草木长得好(郁郁葱葱) 光明而正大(堂堂正正) 行动不正当(鬼鬼祟祟) 说话不流利(吞吞吐吐) 某种说法挂在口头(口口声声) 人来人往很热闹(熙熙攘攘) 意见不同不敢说(唯唯诺诺) 全部情况全过程(原原本本) 19.人体各部分的名称,被赋予巧妙的喻意,读后让人回味无穷。根据左边的喻意,猜出它们本来的意思。

举例:手腕——(手段) 手足——(兄弟)

心腹——(亲信) 心肝——(最亲热、最心爱的人;宝贝)心血——(心思;精力) 心肠——(好的品质,心地)心胸——(气量)头目——(集团中为首的人,匪首) 眉目——(线索头绪) 须眉——(事物细微处;男子)臂膀——(得力的助手) 咽喉——(险要的交通要道;要道) 腹背——(关系密切;亲密)心脏——(中心)

口舌——(误会、纠纷)首脑——(国家、政府的领导人;领袖)头脑——(领导) 脸面——(尊严)胃口——(食量;欲望)骨头——(品质、气概;坚强,刚毅) 血肉——(亲属) 肝胆——(真诚的心;勇气) 软骨头——(贪生怕死者;懦夫)

20.照样子,写出带“写”的词语。

举例:照原文一字不漏地写叫——(抄写誊写)

9

把别人念的文字记录下来叫----(听写 )

(1)凭记忆把学过的文字写出来叫----( 默写 ) (2)根据原著变换体裁重写内容叫------( 改写) (3)就现成材料加工整理形成文字叫——(编写) (4) 用简单的线条把对象的形态勾勒出来叫(速写) (5)用文字、语言等把事物形象表现出来叫——(描写)

(5)按照要求在表格、单据、试卷的空白处写上应写的文字或数字叫—(填写) 21.根据诗句选择下列合的成语填写在括号里。 举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触景生情)

深情厚谊 空中楼阁 高瞻远瞩 满园春色 无影无踪 一望无际 归心似箭 一日千里 深情厚谊 熟能生巧 (1)危楼高百尺。——(空中楼阁) (2)千里江陵一日还。——(一日千里) (3)明月何时照我还?——(归心似箭)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能生巧) (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无影无踪) (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瞻远瞩)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深情厚谊)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望无际) (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满园春色)

2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量词不能重复。

一(道)闪电 一(派)风光 一(根)胡子 一(副)对联 一(幅)油画 一(门)学问 一(场)闹剧 一(口)井 一(把)琵琶 一(尊)塑像 一(次)长谈 一(亩)菜田

23.把下面的惯用语填到相应的括号里。

替罪羊 变色龙 千里马 小猢狲 笑面虎 地头蛇 铁公鸡 哈巴狗 大懒猪 老黄牛 过街鼠 小白兔

比喻人人讨厌、受人谴责的人。(过街鼠) 比喻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人。(老黄牛) 比喻外貌善良,实际心狠手辣的人。(笑面虎) 比喻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变色龙)

比喻在当地称王称霸、胡作非为的人。(地头蛇) 比喻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千里马) 比喻代人受过、替人担罪的人。(替罪羊) 比喻活泼好动,随机应变的人。(变色龙) 比喻非常小气、一毛不拔的人。(铁公鸡) 比喻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哈巴狗) 比喻懒惰的人。(大懒猪)

比喻温柔善良,非常可爱的人。(小白兔) 24.这些故事你知道吗?

(1)有一个皇帝听信了骗子的话,把自己脱得一丝不挂,还跑到大街上去游行,让别人看个够。这个故事的题目是:《皇帝的新装》(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

10

(2)有一位穷人家的少年得到了一盏旧油灯,只要轻轻一擦,油灯里就跳出一个魔怪来,魔怪神通广大,帮他找了个老婆、建了个城堡,后来的日子过得像王子一样。这个故事的题目是:《阿拉丁神灯》(阿拉伯《一千零一夜》)。

(3)有个小男孩长了个非常古怪的鼻子,只要一说谎鼻子就会长一寸。他说了一堆谎话后,小鸟就飞到他的鼻子上歇着。它们以为那是个树枝呢!这个故事的题目是:《木偶奇遇记》意大利 科洛迪 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

(4)有一位美丽的公主,被嫉妒的继母所害,逃到大森林里,与七个善良的小矮人生活在一起。可是她因为误吃了毒苹果而死去。幸好一位王子的吻救活了她,他们从此一起快乐地生活。这个故事的题目是:《白雪公主》出自《格林童话》 白

雪公主的作者是雅科布·格林(1785-1863)与威廉·格林(1786-1863),出身官员家庭,均曾在马尔堡大学学法律,又同在卡塞尔图书馆工作和任格延根大学教授,1841年同时成为格林科学院院士。是德国的两位博学多识的学者——民间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5)有一位可怜的小女孩,在大年夜的风雪里卖火柴,可是她一根也没有卖出去。她一根一根点燃火柴,在火光中幻想着美好的生活。新年的第一天,人们发现她冻死在街头。这个悲惨的故事的题目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丹麦著名童话

作家安徒生

25.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形容词。

这山中的一切,那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的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你叽叽喳喳的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2013《河北教育》教学版小学语文阅读答案

二.阅读欣赏。 课内阅读

片断1《穷人》节选

①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②“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③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④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1

1.

品读第三段中划线的部分,联系上下文揣测,此时的渔夫为什么严肃、忧虑?“皱起眉” 和“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

“搔搔后脑勺”说明他正在认真考虑,形象地说明了他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嗯,你看怎么办?”这是他在征求妻子的意见。“”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这是渔夫做出的决定。“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是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的意思。说明他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生活,准备好了付出更多辛劳。“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他怕孩子醒来受惊吓,催促妻子去抱孩子。这一段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说明他与他妻子一样有一颗情愿自己受苦也工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2.

反复读读第四段中划线的部分,此时桑娜的心情是怎样的?用两个词语来表达。桑娜的心情:激动 兴奋 欣慰 快慰丈夫的理解使桑娜沉浸在激动、兴

奋和快慰中,所以她坐着一动不动。

3.有的同学认为把“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中的“熬”字,更换为“度、挺、越”都不合适。请你来想一想这其中的原因: “度”是过、经历的意思,没有

忍受的意思所以不恰当;“熬”在文中是忍受艰苦的生活的意思,不是忍受痛苦,所以用“挺”也不恰当;“越”是度过的意思,体现不出忍受艰苦生活的意思,所以也不恰当。

度:过;经历。如:欢度春节 度日如年。 挺:勉强支撑,忍受痛苦。如:挺过去。 越:度过。如:超越、越过。

“熬”,是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的意思。说明他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生活,准备好了付出更多辛劳。

片段2:《两小儿辨日》节选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下面的句子应该怎么读呢?请在停顿处用“|”表示。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2.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3.短文中的孔子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圣人风范。 4.假如请你来帮“两小儿”做出判断,你会说些什么呢?

我会说:“其实早晨和中午太阳离我们地球是一样远的。虽然你们的想法是错误的,但是你们有自己的想法,这是经过你们大脑思考出来的,你们追求真理的想法令人佩服!”早晨看起来大是因为天空的参照物少,光线暗淡,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努力,老大徒伤悲! ”。 (3)一说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小惠就引用《游子吟》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王老师指导同学修改作文,经常用《泊船瓜洲》中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来说明文章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5)兄弟不和,人们会用曹植《七步诗》中的诗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劝慰他们。 (6)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的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亲人呀!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7)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来。眼前这瀑布里没有诗中那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