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期报告完
齐齐哈尔市2015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研究》
课题实验中期报告
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向华乡向华中心学校课题组
执笔 宋程国
一、课题简介:
课题名称:《班主任专业发展研究》
课题编号:齐齐哈尔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2015年年度立项课题,项目编号 ( )
课题主持人:宋程国 二、课题研究背景
【现实背景】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农村中心学校,全学区现有10个班集体,从民主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调研资料和班级管理观摩与研讨现场会获悉: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水平低劣的现状以成为制约学校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显示出教师专业化成长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由于农村小学专业人才缺乏,班主任课程负担普遍过重,更重要的是当前的教师评价体系中教学业绩比重过大,导致班主任岗位失去魅力,竞争的活力不足。很多老师视班主任岗位为“副业”,课堂教学为“主业”班级管理停留在管教的层面上。由于缺乏敬业爱岗的精神,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意识淡薄,专业能力停滞不前,急需通过课题研究的推动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造就新局面。
【学校发展决策的需要】目前,我国“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的概念提出及相关研究的成果表明,“现代班集体建设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学校发展的战略重点,我们深深感到加速农村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的进程是一项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近几年来,我们学校通过国培项目专题讲座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新技术、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举办读书竞赛活动等措施,下大力气抓了教师的观念更新和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但班主任工作方式的转变、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显得滞后,班主任的管理有待加强。基于以上考虑,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意义 (一)研究目标
1、学习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内涵,探索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要求、与意义,研讨农村学校班主任专业化的途径与方法;
2、立足本校,通过对班主任的评价研究和班集体的评价研究,梳理学校的现有规章制度,改进班主任和学生管理工作,摒弃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零打碎敲”的班主任管理方式,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地班主任选拔、培训、评价、管理的体系;
3、通过课题研究,大面积提高本校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4、将教育日志、教育案例、教育叙事和教育反思等基层学校参与教育科研的方法及成果表达方式引入课题研究中,增强我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兴趣,提高我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使教育科研走近一线教师,在提升教育科研的实效性上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
5、通过课题研究,试图将班主任专业化这一新事物引入我校并努力使之在农村小学产生良好的辐射作用。
(二)研究专题:
1、班主任专业学习模式的探究 2、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的研究
3、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途径与方法探究 4、班主任队伍的管理与发展 (三)研究内容: 文献学习:
1、学习班主任专业化的概念与内涵。 2、班主任成长规律和因素。 自主发展研究:
1、班主任自我成长探究、责任、工作方法。 2、特殊学生的教育,班风的形成。 3、班级文化的建立。 培训策略研究: 1、培训策略研究。
2、班主任工作展示。 评价机制研究:
1、班主任任职条件研究。
2、班主任工作评价方法、班级评价。 3、班主任讨论群。 管理策略研究:
1、班主任资格聘任标准。 2、班主任工作过程管理办法。 3、班主任队伍建设规划。 成果对比分析: 1、班集体对比分析。 2、班主任对比分析。 (四)研究的方法及工作安排 问卷调查法:
1、班主任工作心态、工作现状调研
责任人:宋程国、王春梅、李小平、李秀杰、任玲 对象:本县部分乡镇学校的班主任 方法:问卷调查、座谈会 工作呈现:调研报告 时间:2016年9——12月 2、班主任专业水平调研
责任人:宋程国、王春梅、李小平、李秀杰、任玲 对象:本县部分乡镇学校的班主任 方法:班主任工作方法介绍。
工作呈现:班主任工作经验集,疑难问题汇总。 时间:2016年9——11月 3、班集体现状调研
责任人:宋程国、王春梅、李小平、李秀杰、任玲 对象:本县部分乡镇学校的班主任 方法:现场查看、学生座谈会 工作呈现:调研报告 时间:2016年9月--11月 工作意义:
为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策略研究提供现实依据。使我们明确研究的重点,确保研究的实效性。
工作要求:
1、各调研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准备材料。 2、按规定时间完成调研任务。 3、及时拟写调研报告。 4、收集过程资料。 (二)文献法。
责任人:宋程国、王春梅、李小平、李秀杰、任玲
学习内容:
1、班主任工作职责。
2、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优秀班主任事迹。 3、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理论。 4、班主任素质培养的途径与策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