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17:27:07

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江苏省昆山中学 沈嘉华

【教学目标】

1. 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 2.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设想】

?1.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复习,要遵循由“已知”推出“未知”的认知规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2.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 三字翻译目标和“六字翻译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3.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学生变换角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一、课堂导入

?1.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2.知识重温——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1) 提问: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 ?第一: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 ____ _____ ?第二: 字字落实,以_____为主,以_____为辅

字字落实包括:实词翻译要准确,虚词翻译明白,句式翻译要恰当,语气翻译要妥帖 (2)提问: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

?①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②补: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 ?③删: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表敬副词、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同义复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和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

?④换:把古词换成现代汉语。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词变为双音词。

?⑤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⑥选: 根据文意选, 选用文言词恰当的意项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异同”一览表

1.古汉语具有单音性, 选 现代汉语是双音性;

2.古今词语同义 留 3.古今词语异义 换 4.古汉语虚词较多 删 5.古汉语省略现象突出 补 6.古今句型表达方式不同(句式不同) 调

二、请你当解题者

?从高考题看文言文翻译的命题规律,得出文言文翻译步骤一: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1)高考题回顾

?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注】①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②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③纺:系 参考答案

?①范氏富,盍已乎:范家富贵,何不(为什么不)取消(停止)这门婚事(亲事)呢? ?②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范献子把董叔抓来(捉来、逮住)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③欲而得之,又何请焉:想要的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2)思考:命题者为什么选择这些句子做翻译题?从中你得出了什么样的解题规律?

?明确:命题者往往选择含有与现代汉语用法差别较大的词语、句式的句子来作为翻译题。 (3)出示以上题目的评分标准,思考:命题时是根据什么拟定评分细则的?

?①范氏富,盍已乎 (3分。“盍”1分,何不,为什么不;“已”1分,停止;“补出宾语”1分,这门婚事)

②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3分。“执”1分,捉住;省略句“执之”1分; “纺”1分,绑) ?③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3分。“欲”1分,想要;宾语前置“何请”1分,请求什么;句意1分)

?明确: 评分细则的拟订会体现在句子的几个关键得分点处。

?①句中的关键词语(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 ?②特殊句式的翻译(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包括固定句式) ?(4)得出规律:

?文言文翻译步骤一-----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做翻译题的时候,应该有踩点得分的意识,要洞悉命题者关键想考查你哪些地方。要抓住翻译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关键词,二是特殊句。

三、请你当命题者 (1)学以致用:

试给下面文段命三道翻译题,附上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共10分)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2)对照评分标准

①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译:五十天就攻下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这样的。(3分。译出大意 1分;“旬”1分;“举”1分)

②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译:古代的人有这样做的,武王就是这样。(3分。两个“之”各 1分;“是”1分)

③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 译:用竹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迎接大王您的军

队,难道还有别的吗?(4分。译出大意 1分;“箪”1分;“师”1分;“岂”1分。)

【译文】齐人讨伐燕国战胜了它,宣王问盂子:“有人叫我不要占取它,有人叫我占取它。以拥有万乘兵车的国家去讨伐另一个拥有万乘兵车的国家,五十天就制服了它,人力无法取得这样的成就,若不占取它必定会遭到天降的灾祸。我打算占取它,怎么样啊?”孟子答道:“若占取它而燕国民众高兴就占取它,古人有这样做过的,那就是周武王;占取它而燕国民众不高兴就不要占取它,古人有这样做过的,那就是周文王。以拥有万乘兵车的国家去讨伐另一个拥有万乘兵车的国家,百姓们用筐装着饭食、用壶盛着饮水来迎接大王的军队,难道还有别的目的鸣?是为了逃避水深火热的生活响!如果使他们更加水深火热,那他们也会转而去欢迎他人了。”

(3)讨论:一些同学在拟参考答案时出现错误了,反映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好建议? 遇到疑难的解决办法----要善于借助积累: ①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3分) 抓关键词语:旬、举

要善于借助:旬——十月中旬(借助成语、词语判断); 旬---五十岁?五月?五年?五个月?(借助上下语境推断); ?举——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借助课内文言知识积累)

?②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2分)(抓关键词语、关键句式) ③箪食壶浆,以迎王师。(3分) 抓关键词语:箪、师

要善于借助:如:箪(借助字形判断);箪食壶浆(借助语法结构推断)

(4)总结规律: 文言文翻译步骤二——善于借助,巧解疑难。

借助字音、字形判断;借助成语(词语)判断;借助课内文言知识积累;借助上下语境推断;借助语法结构推断??

四、 课堂总结

?文言文翻译步骤一: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文言文翻译步骤二:善于借助,巧解疑难

?依托:加强课本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和梳理,夯实基础。

文言文翻译的5步骤(幻灯片显示) 切: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 审:审清采分点即两类考点。

连: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验:检验句子是否连贯通顺,并且代入原文判断意思是否成立

誊:逐一查对草稿纸上的译句后字迹清晰地誊写到答案卷上,不写错别字。

五、巩固练习

张自新传

[明]归有光

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

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②,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吴中子弟多轻儇③,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学官索贽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俦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殊不为意。其自信如此。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沦没至此,天可问邪?余悲自新之死,为之叙列其事。

[注]1屹屹:同“矻矻”,勤奋不懈的样子。 2青紫:古代公卿经带之色,这里俯楷高官昱爵。 3轻儇:轻佻,不庄重。

1.对下列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自新随口而应,若索了者 了:明白,了解 B.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戚:忧愁

C.县吏怪其意气 怪:责怪 D.见其面斥人过 面:当面

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童年丧父的张自新没有因母亲的看法而放弃学习,坚持耕读,啸歌古人,幽然自得。 B. 张自新对吴中子弟的挚语不以为意,也不理解,所以无法与他们交流。 C.作者对张自新的坎坷经历和怀才不遇深有感慨他的病故,写了这篇传。

D.文中选取张自新读书敏慧,耕读奉母等几件事来塑造人物,选材典型,形象饱满。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4分) 译:况且我怎么能因为衣食问题让我母亲担忧呢?

(2)自薪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3分)

译:自新就前往县衙代替哥哥(受责罚),而把他哥哥藏在别的地方。 (3)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3分)

译:自新一切都不理会。人们和他谈话,他也不回答。

搜索更多关于: 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江苏省昆山中学 沈嘉华 【教学目标】 1. 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 2.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设想】 ?1.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复习,要遵循由“已知”推出“未知”的认知规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2.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 三字翻译目标和“六字翻译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