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步步高】2016版高考生物大二轮总复习 增分策略 专题三9“稳中求变”之细胞分裂中的遗传变异试题
二轮专题强化练答案精析
考点过关练9 “稳中求变”之细胞分裂中的遗传变异
1.C [姐妹染色单体形成于细胞分裂间期,图中①有丝分裂和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均可形成姐妹染色单体,而④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能形成姐妹染色单体,A项错误;图中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后期中有2个染色体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而次级精母细胞的前期、中期以及精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因此图中细胞的染色体组数共有3种类型,B项错误;图中①②过程均包括细胞分裂间期,此时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细胞中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C项正确;图中①过程表示有丝分裂,发生的变异类型主要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而③过程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该过程中主要发生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两种变异类型,故D项错误。]
2.B [由图形可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错;由于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所以该细胞中的a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而不可能来源于基因重组,C错;由于基因A、B位于相同染色体上,故其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D错。] 3.C [图1表示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量加倍,染色体组有4个,由图2可以看出,此动物体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都有1个DNA分子,染色体数加倍,DNA分子数也加倍,为12个;FG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此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重组;若染色体②上有基因B,⑤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b,则其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造成的;图2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此时的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4.A [AA型配子中没有a基因,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与a已经分开,一定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2号染色体未分离,①正确,②错误;AA型配子中不含性染色体,有两种可能:一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性染色体未分离,配子由产生的不含性染色体的次级性母细胞分裂而成;二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性染色体未分离,产生不含性染色体的配子,故③正确,④错误。]
5.B [图中细胞表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可能是次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细胞中左侧染色体的两条组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出现了A和a,除可能因基因突变
13
所致,还有可能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所致;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4个染色体组(如有丝分裂后期)。] 6.D [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观察异常染色体可选择有丝分裂的中期或减数分裂的联会或四分体时期;在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的情况下,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6种,即仅具有异常染色体、同时具有14号和21号染色体、同时具有异常染色体和14号染色体、仅具有21号染色体、同时具有异常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仅具有14号染色体;该男子的14号和21号染色体在一起的精子与正常女子的卵细胞结合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7.(1)6→12→6→3 (2)第一极体 0、0 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4)8~9 (5)如图
解析 (1)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据此分析可确定DNA数目变化规律为6→12→6→3。(2)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为第一极体,该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及等位基因。1号和4号染色体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若1号染色体表示X染色体,则2号和4号染色体分别为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3)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来实现的。(4)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乙中5~6时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8~9时期。
1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