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步步高】2016版高考生物大二轮总复习 增分策略 专题三9“稳中求变”之细胞分裂中的遗传变异试题
D.图2中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曲线图的HI段
4.基因型为AaX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右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染色体上出现基因A、a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两种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2个染色体组
6.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 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7.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基因示意图和配子形成时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9
(1)依据图乙,写出该种生物细胞分裂时,DNA数目的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该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分别为________对。若1号染色体表示X染色体,则2号和4号染色体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4)图乙中的横坐标各数字中,__________表示基因b与b的分开时期。
(5)请在方框中绘出与图甲时期相对应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细胞图像。
10
学生用书答案精析
必考点9 “稳中求变”之细胞分裂中的遗传变异 核心提炼
1.(1)基因突变 (2)分离 自由组合 基因突变 (3)交叉互换 2.(1)等位基因 (2)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1)减Ⅰ分裂 (2)减Ⅱ分裂 (3)减Ⅰ和减Ⅱ (4)减Ⅰ或减Ⅱ分裂 4.(1)半保留 题组突破
1.(1)× (2)√ (3)× (4)√
2.A [亲代DNA为P/P,则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为P/P·P/P,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每条染色体均为P/P,所以第一次分裂中期与后期分别有8条和16条被标记的染色体。] 3.D [一个精原细胞在含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每条染色体的DNA分子有一条链被标记,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减数分裂过程,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着丝点分裂后的次级精母细胞有一半的染色体被标记。由于染色体的随机结合,含有被标记染色体的精细胞的比例不能确定。整体来看,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被标记数与未被标记数相等。] 4.C [正常情况下,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能产生AB、AB、ab、ab或Ab、Ab、aB、aB四个配子,其中两两相同,有2种配子;若其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突变成a,产生的配子为AB、aB、ab、ab或Ab、ab、aB、aB,则有三种配子,故C正确。] 5.D
6.D [由图示可知,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二者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一般产生四个精细胞、两种基因型;该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abbDd;该个体与另一个体测交(基因型为aabbdd),后代基因型的比例 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 7.D [甲图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产生该细胞的生物可以为雌性纯合子,也可为雌性杂合子,A错误;秋水仙素作用于分裂前期,乙图中cd段包含前期;de段为DNA复制时期,B错误;丙图中2区段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基因只要位于性染色体上,其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就会与性别相关联,C错误;甲图中没有同源染
3
32
3132
32
32
31
32
31
11
色体,乙图中表示二倍体生物只含1个染色体组的生殖细胞先进行有丝分裂,再在秋水仙素作用下加倍成含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2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彼此相同,不为同源染色体,D正确。] 8.A
9.C [①图中多了一条染色体,属于三体;②图中有三个染色体组,属于三倍体;③图属于染色体片段缺失;④图由于发生了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了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10.C [精细胞甲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11.C [A项中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主要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过程中;B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时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D项中配子基因型发生异常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12.C [分析图示,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且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各有4条,结合题干该生物是体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的二倍体,可判断该细胞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比正常分裂时多一条,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得到的两个次级性(精)母细胞中一个含有4条染色体,另一个含有2条染色体。其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次级性(精)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如题图所示。]
13.C [胚胎期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由题图可知,细胞一极中携带a的染色体有两条,携带A的染色体有一条,在染色体随机丢失后分裂产生Aa子细胞的概率为2/3,aa子细胞的概率为1/3;子细胞aa不能合成抑制细胞增殖的相关蛋白质,在适宜条件下有可能无限增殖;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故染色体的异常分离很可能与纺锤体有关。]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