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4 0:19:40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目前很多青年人对一些外国的节日津津乐道并进行热烈庆祝,却对一些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淡忘了。对此我们应该

A.全面吸收外来文化 B.通过立法禁止国外节日 C.大力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D.熔铸百家、博采众长

著名的人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有一句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据此回答2-4题

2.“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义是 A.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 B.只有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称誉世界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共同发展 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含义是

A.不同民族之间应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B.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最终达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 D.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能促进世界的融合进程

4.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求同存异 B.兼收并蓄 C.公平、公正、合理 D.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5、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做到 A.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B.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C.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D.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6.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7.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A.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结合 B.立足于社会实践

C.文化工作者的努力 D.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发送短信来实现,年青一代对“拇指文化”是情有独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化传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B.文化传播具有历史性

C.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D.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9、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是

A.广播、电视的出现 B.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C.印刷媒体的推广 D.电子技术的发展

10.明末清初著名的国画大师石涛说:“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石涛的这段话认为 A.创新就是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修补

B.创新就是要彻底抛弃传统

C.创新就是要张扬个性,彻底否决传统 D.在向传统学习的过程中,要突破传统,形成自己的风格 11.既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的是

A.文化的多样性 B.文化的融合、借鉴 C.文化的排斥 D.文化之间的竞争 12.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13.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化创新。应如何看待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①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的活动,它的特定文化功能有 ①选择文化的功能 ②传播文化的功能 ③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培养“四有”公民的功能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许多人特别是中小学生越来越轻视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这告诉我们 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加以继承②传统文化应与现代科技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③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应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充分发挥其对人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④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书法艺术渐趋消失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6、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因素上的区别,造就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些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对待文化多样性的作用看法正确的是 A.文化多样性对社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B.承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为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减少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 D.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上

17.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18. 开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中的优良思想和作风,这属于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 传统建筑的继承 C. 传统文艺的继承 D. 传统思想的继承 19.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他的诗中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说明的道理是( )

A.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B.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D.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 20. 下列说法属于文化创新基本途径的是:

①社会实践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容并包、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22. 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日本人服从。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

A.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B.各民族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 C.各民族不同的遗传因素决定的

D.各民族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 23.文化创造的主体

A.文化工作者 B.新闻、出版、图书、电视行业人员 C.先进人物D.人民群众

24.“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种观点否定了( ) ①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最能集中展示和表达民族文化的是( ) 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 B.庆祝民族节日C.民族的文化遗产 D.民族的语言文字

二、非选择题

26.在浩瀚的文化海洋中,有一片以家庭为核心的碧湾,这就是家庭文化。当我们进入不同的家庭,常常会感受到不同的氛围和风格,这种独特的气息,就来自家庭文化。蒙古人爱骑马,将“马文化”深深印入了家庭文化之中,维吾尔族人喜爱歌唱舞蹈,家庭中自然少不了歌舞。然而,春节又是汉族和绝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每个家庭都很重视……

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家庭文化中这种异同现象产生的原因。(6分)

27.辨析题: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2 C 12 B 22 A 3 A 13 A 23 D 4 D 14 C 24 B 5 B 15 D 25 B 6 C 16 A 7 B 8 C 9 C 10 D 题号 11 答案 A 17 18 19 20 C D B B 题号 21 答案

D 26、①各民族的家庭文化的不同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3分) ②由于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这反映在民族家庭文化上自然会有相同点,也会有明显的不同。(3分) 27、、(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条件,也是文化创作的根本途径。(3分) (2)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都有独特的优秀之处。因此,实现文化创新,就应该学习、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做到“取长补短”,从而丰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物质的新文化。(4分) (3)每个民族的文化也有独特之处,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质上也是一种创新,使传统文化焕发青春,使其真正成为民族精神的火炬。(4分) (4)文化创新,要克服不利于文化创新的各种错误倾向,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2分)

(5)因此,题目观点是片面的。(1分)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目前很多青年人对一些外国的节日津津乐道并进行热烈庆祝,却对一些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淡忘了。对此我们应该 A.全面吸收外来文化 B.通过立法禁止国外节日 C.大力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D.熔铸百家、博采众长 著名的人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有一句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据此回答2-4题 2.“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义是 A.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 B.只有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称誉世界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共同发展 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含义是 A.不同民族之间应相互尊重,在发展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