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自我调节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自我调节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4 0:19:42

论文类

清 空 自 己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自我调节

作者单位:武汉市黄陂区横店中学 作者姓名:任为 黄利斌

清 空 自 己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自我调节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然而,人们往往在强调教师奉献精神与责任感的同时,忽视教师作为正常人,也有情绪上的喜怒哀乐,也有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

在与一些教师的谈话中,我发现当今社会很多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教师A说:“我承担了十几年的教学工作,可总是没有成就感,看到学生就觉得别扭,一点喜爱之情也没有,连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想回答,看见学生不守纪律就想发火。”教师B说:“我每年都教毕业班,压力特别大,总是担心学生的成绩不理想,总是害怕我们班的学习比不上其他班,经常有失眠现象,还做噩梦,醒来后全身都是虚汗。”教师C说:“这学期也不知怎么了,干事没头绪,遇事急躁,没有教好学生,心里难受,感觉自己很没用……”

近年来,在圣洁的教育园地里,发生了一系列令人难以臵信的事情:许多孩子仅仅因为一点点轻微的过失,就遭受到恶劣而又残暴的惩罚,罚“吃苍蝇”者有之,强迫学生互打耳光者有之,往学生脸上刺字者有之,剪断幼儿手指者有之,用火钳烫伤学生者有之……这一件件,一桩桩,无不让人感到触目惊心!这不仅引起人们对教师的纷纷议论, 也使人们在惊诧的同时要问:教育究竟怎么了? 教师究竟怎么了?

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总有一定的根源。我们往往在抨击教师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受到冲击的同时,却忽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心理健康出现了严重问题。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有:教师无法控制自己的意念乱发脾气,无端发怒,与人交往时不自在,不知如何与人相处, 在与别人交谈时胡乱猜疑对方说话的目的等。从而产生了压抑、自卑、自负、守旧等不良心理。不难想象,一个缺乏健康心理的教师、一个赏罚不公的教师、一个喜怒无常的教师、一个过于严厉的教师,怎能不引起学生的情绪困扰、怎能不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呢?所以说:如果没有身心健康的教师,就无法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教师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教师一直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受到人们的尊重,广大教师也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他们也曾勤奋工作,乐于奉献过。但是,近几年来,教师职业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物质待遇逐渐成为衡量一个人工作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主要指标,许多教师原来所坚持的理想和境界受到了来自物质方面的强烈冲击,致使许多教师对教学失去兴趣,热衷于办家教班、培训班,面对本职工作只是被动完成任务,失去原有的工作价值,产生心理上的空虚。

(二)教师工作压力大负担重。

据统计我国教师日平均工作时间为9.67小时,比我国实行的8小时工作制约高出1.67小时,这还不包括许多隐性的劳动付出。尤其是班主任,在学校就要工作10多个小时,而批改作业、备课、查资料、写论文等工作只能带到家里去做。而应试教育下学校、社会、家庭唯分是举的做法更使教师不能享受到教育生活的快乐和乐趣,而是充满了疲惫和无奈。

教师是教人的专业工作者,常与人接触,需要投入大量的心力和情感。但其成就无法获得及时的反馈,易导致他们对职业的不满意。缺乏职业满意感最易产生职业倦怠。教师的离职、旷职及退缩的行为与教师工作倦怠有关,对学生的学习品质亦有消极影响。

(三)多重角色带来的心理冲突。

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他们既是知识文化的传授者、传承者,又是管理者、学习者(评比进修),还得担当父母的角色(教育子女)、子女的角色(照顾父母双亲)。多重心理角色的要求常常使教师左右为难,应接不暇。而一旦为人师表,社会、学校、学生、学生家长无形中就给了你许多的限定,你就得随时应对来自社会的舆论、领导的评价、同事的议论、家长的批评、学生的意见等等,教师正是在这样多方位的角色转换中产生心理矛盾和冲突,造成心理疲惫和精神恍惚。

(四)教师正面临教育体制改革。

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绩效工资等一系列的教育体制改革使每一个教师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遇事一些心理本来就比较脆弱的老师往往因压力过度而导致心理疾病,特别是一些在改革中面临分流和下岗的教师,心中更是充满了怨气,总想不通为什么自己辛苦教书育人半辈子,最后却“落得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

“解铃还须系铃人”,教师心理的健康,还得靠教师自己。现实虽然不尽人意,但既然我们当初选择了“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职业,就得坚决的、问心无愧地做下去,应该从教书育人中获取乐趣,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而教师自身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勇敢地面对生活,去享受教育生活的快乐和乐趣呢?

(一)调整认知,放松情绪法。

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学习给我最大的收益就是明白了教师也要学会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节,缓解和减轻心理压力,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缓解首先可以调整认知,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世界。认识到压力及其反映不一定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作为教师还要学会放松情绪,减轻压力。因为心理压力产生后必然会伴随着情绪上的焦虑和高度紧张,而高度紧张的情绪又作为一种刺激反馈到人的身上,使人产生更强的压力感。因此,放松情绪对于缓解压力非常重要。具体做法有:放松训练、转移注意力、与人交谈,期限对比等。

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时,不要自己生闷气,把不良心境压抑在内心,而应当学会倾诉。可向要好的同事、朋友当面诉说,甚至大哭一场,还可向各种咨询中心、电话咨询热线、报刊的咨询栏目等机构诉说。人们通过不同的适合于自己倾诉的

机构,尽情地渲泄不良情绪,从而让神经脉络畅通无阻,达到心理保健的目的。当我们心绪不佳时,应避开那些引起我们不愉快的事物,换换环境、换个想法,如:听音乐、唱歌、散步、参加体育活动等。或者把不良情绪升华,把它转移到较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上,有意识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二)磨练意志,增强抗压性。

心理压力是人们对外界刺激进行反应的一种主观体验,它的大小因人而异。抗压性较强的人,对于系统刺激所感到的压力就较小;抗压性较弱的人,对于系统刺激所感到的压力就较大。所以,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磨炼人的意志力是增强抗压性的有效方法,也是减轻心理压力的重要心理基础。(1)教师要明确自己行为的目的性,增强教师育人的神圣感、使命感、责任感,不屈从于周围人为的压力,不为别人的言行所左右。(2)教师要加强意志果断性的锻炼。全面而深刻地考虑自己行为的目的和方法,明辨是非,当机立断,克服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3)教师要注意自己自制力的培养,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懒惰、恐惧、紧张、愤怒和失望不良情绪。

(三)师生交往,有效沟通法。 人际间亲密友好的情感,会增加人们的安全感和力量感,从而提高人们的心理稳定性,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不好,就会引起双方的心理防备,从而使双方产生紧张、压抑、烦恼的消极情绪,最终影响身心健康。教师要学会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际,将自己和谐地融入到各种人际关系中,保证健康的心理,从而更好地教书育人。其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尤为重要。而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成为与学生沟通的 “高手”,知晓学生的“内心世界”。

1、调整与学生交往的态度,这是师生间沟通成败的关键。学生是善感的,她从老师的眼神、语言、语调中就能感到老师是否喜欢自己,从而据此作出相应的反应。因此,把自己的学生想象成“天使”,就能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2、避免使用易造成师生沟通障碍的错误语言。教师在和学生交往过程中,不能使用发号施令的语言,如命令、威胁、强加于人的观念、过度的专断等,这些做法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即使口头上表示顺从,也不容易产生积极的行为。教师的傲慢无礼也在不同程度上带有贬损学生的意味,从而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随之学生可能出现反攻击的心态。

社会的飞速发展,给人带来的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更多的时候,是挑战大于机遇。教师的工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决不能被压力压倒,应该变压力为动力,用积极的情绪进行创造性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用成功去体会生活的喜悦,从而享受教育工作的全部意义。

对于用心体验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心灵的荒芜,而是精神的沐浴;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心灵的放飞;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命的赞歌。教师,要拓宽自己职业生命的思考空间和理性领域,在静心的品读和智慧的劳作中,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享受做教师的幸福,做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民族出版社 2、《心灵绿荫---教师心理自助手册》 武汉市教育局组编

搜索更多关于: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自我调节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论文类 清 空 自 己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自我调节 作者单位:武汉市黄陂区横店中学 作者姓名:任为 黄利斌 清 空 自 己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自我调节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然而,人们往往在强调教师奉献精神与责任感的同时,忽视教师作为正常人,也有情绪上的喜怒哀乐,也有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 在与一些教师的谈话中,我发现当今社会很多教师在不同程度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