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07 地表形态的塑造(解析版) - 图文
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能,其次是重力能;其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等。 2.风化作用及其分类
风化作用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3.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
在各种外力作用中,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最为显著。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归纳如下: 作用类型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冲刷坡面,造成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侵蚀作用 地貌;流水使谷底加宽加深,形成瀑布、风力侵蚀可形成风蚀洼地、风蚀蘑峡谷等;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石林、石芽、溶蚀洼地等 河流出山口处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堆积作用 都存在沉积物的分选现象:颗粒较大、比重较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较小、比重较小的物质后沉积 4.河流侵蚀地貌 河谷发育的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主要方式及其对河谷形态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如下表) 河谷形成阶段 主要侵蚀方式 初期 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 河谷横剖面呈“V”型 中期 河流下蚀减弱,侧蚀加强 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河湾 成熟期 以侧蚀为主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外缘黄土堆积,如黄土高原 菇、风蚀柱等地表形态 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河谷形态特征 河谷横剖面呈“U”型,上游窄而深,下游宽而浅 5.河流堆积地貌 组成部分 分布 形成 地貌特点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水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洪积—冲积平原 缓,水流变慢,泥沙沉积,形山前 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各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成洪积—冲积平原 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河漫滩 河流中平原 下游 积形成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 河流入三角洲 海口的平原 口外海河流到达海岸入海口时,流速极缓,河流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潮顶托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土壤深厚肥沃,既不旱也不涝,是高产田所在地 地势平坦、宽 广 土壤肥沃,易旱易涝、粮食产量不稳定 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叉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 土壤肥沃,易形成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 滨地区 形成三角洲 6.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高原地区 山区 差 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并淤积有肥沃的土壤 冲积平原 较好 冲积平原 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 自然条件 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 河流地貌类型 深切的河谷 发育于其上的深切河谷地河流地貌条件 势低、气候温暖,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学以致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地貌名称: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甲、乙、丙地貌都是由地质作用中的________力作用形成的。
(3)甲地貌一般分布在________。乙地貌多分布在________。 (4)关于乙、丙两图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乙是流水堆积地貌,丙是风力侵蚀地貌
B.乙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区,丙地貌多分布在湿润地区 C.丙地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 D.乙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 【解析】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据图分析如下:
甲 乙 地貌 峡谷 三角洲 形成 流水侵蚀 河流堆积 分布 多分布在山区 聚落 多分布于河谷平地 多分布在河口地区 多分布于河流下游平原 多分布在内陆 受风沙影响,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 丙 流动性沙丘 风力沉积 【答案】(1)峡谷 三角洲 沙丘 (2)外 (3)山区 河口地区 (4)C
【例3】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甲处的地貌类型及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 )
A.峰林 滑坡 B.冲积扇 泥石流 C.新月形沙丘 地震 D.火山锥 火山喷发 (2)形成甲处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河流泥沙的堆积作用 B.地质年代风积作用 C.地质年代岩浆喷发 D.第四纪冰川堆积作用
【答案】(1)B (2)A
三、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是指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和变位,最基本的形式是褶皱和断层,它们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和“证据”。 地质构造 褶皱 背形成原因 当水平的岩构造特征 从形态看:岩层向上弯曲隆起;从岩层顺序看:中心老,两翼新 构造地貌 常形成山岭;但背斜实例 喜马拉现实意义 找矿:良好斜 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向用时,岩层发的顶部因受到张力,雅山脉、的储油构容易被外力侵蚀,成为谷地 安第斯山脉 找水:良好的储水构造 造 从形态看:岩层向下弯曲变形;从岩层顺序看:中心新,两翼老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成为山岭 斜 生弯曲变形 断层 地壳运动产生强大的压力或张力,超过岩石承受的程度,岩体就会发生破裂错动、位移 断裂面两侧的岩体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 大断层形成裂谷或陡崖;断层一侧上升的岩体,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常形成谷地、低地;在断裂带上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华山、泰山、庐山、东非工程建设如隧道通过断层时大裂谷、必须加固;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水库、大坝等选址应避开断层带 图文分析地质构造的应用
【学以致用】1.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