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设计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6 22:01:05

的交流、问题的探讨、阶段成果的共享、初期感受的交流等等。

有的老师认为汇报交流课是最好上的,只要让学生一组一组去汇报,教师最后来个总结就行。其实有了教师积极有效的引导,才会有小组汇报的互动精彩。教师也要以一个活动的参与者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交流活动中去。

5、成果展示课

学生的实践活动最终会有一定的成果。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是学生研究、体验和成长的过程。因此,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获得的成果应该是自己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研究得出的“研究成果”;通过体验而得到的“体验成果”。因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应该具有“研究”的味道、“体验”的味道。

所谓“研究成果”是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收集到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加工、分析,形成的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体验成果”是指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

成果展示课的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手段展示活动成果,展示自我,体会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喜悦。

成果展示课的课型结构是:回顾导入→分组展示→发展提升。整体回顾是师生对整个主题活动的过程进行回顾;分组展示即以小组一为单位展示学生的研究的成果;发展提升就是通过对成果的交流,提升认识,对活动的成果进行二次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一般都以课题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汇报。我们要鼓励学生,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成果展现形式,让学生的课堂表现异彩纷层,对活动成果有一定提升的作用。如上午张老师的《家乡特色产品的调查与研究》的成果展示的形式就是多种多样的:调查小报告、昌仪书、小品、儿歌、现场制作等。在成果展示活动中,我提醒大家要避免以下两种做法:

13

1、避免把成果展示异化为原始材料的堆积或“综艺节目表演”。 很多老师为了成果的“丰富”,学生大量展示知识性材料,就会让人感受不到“研究”的味道。比如说很多材料学生从网上直接下载的,也有从书上摘抄来的。学生缺乏对这些资料的加工和消化,只是在展示时把这些资料读给同学们听。从这样的成果中,我们无法感觉到“研究”的味道。学生所做的工作只是相当于资料员的工作,缺乏深层的思维和研究的含量。我们要多种多样的展示形式,但也一定要注重活动体验的原汁原味,也不能为了追求展示形式的多样化而追求花哨的活动装饰,进行华而不实的表演。

2、避免只关注自我展示而忽视他人。

在这过程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只关注自己的成果如何展示,在其它课题小组成果汇报陈述时,而无心倾听、关注、思考他人的活动成果。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过程中,教师既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小组的活动成果,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更要想法设法引导学生倾听、关注、思考他人的活动成果,参与到交流环节中来。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成果展示过程是“展示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是成果的分享过程、是“情感交流、思维交锋”产生新的问题、新想法的过程。在其它课题小组成果汇报陈述后,要进行互动交流:肯定他们小组好的方面,值得自己学习借鉴的经验;指出不足之处,并提供参考建议和意见;提出自己的新想法、新问题。有些教师在成果展示活动中通过采用评选“最佳倾听奖”、“最佳建议奖”等方法来引导、激励学生认真倾听、关注、思考他人的活动成果,激起学生参与交流活动的热情,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14

张艳波老师设计的评比过程就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因为要评比学生就会积极地去关注别组的展示情况,以便与自己组进行一个对比。

6、总结评价课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反思和评价。

总结评价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与学习伙伴困惑共担、成果共享及对活动进行理性反思、及时总结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客观欣赏他人成果、评价他人活动的素养。

总结评价课的课型结构是;过程总结→全面反思→交流分享→评价→拓展深化。过程总结是引导学生对课题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概括性的总结,把收获与体会写下来,可以在成果展示课结束后布置学生完成,也可单独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写。全面反思即引导学生对整个活动中出现的困惑、挫折等进行全面反思。交流分享是引导学生共同交流、认真倾听、大胆质疑,分享的内容可以是对自己的、对他人的、对小组的或对全班的,重在成功的体验或经验的积累。评价对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进行终结性评价,可以是对学生个人的,对小组的评价,可以包括师评、自评、小组评、家长评等多种方式;拓展深化。是在总结本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下一活动课题或导向学生思考发现新的问题。如学生在《家乡特色产品调查与研究》中,学生提出了环境污染对一些特产的影响,发出的倡议,可以拓展生成关于环保方面的一系列主题。

在这一阶段要强调这样两点;

第一是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收获与问题进行全面反思、评价,书写心得体会。心得体

15

会的内容可以是:说过程、说事情、谈经验、说体会、谈不足、说问题等,把活动中的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最难忘的一件事,最大的收获,最成功的事,遇到的最大困难,还存在哪些疑惑和新问题等,用心得体会的形式写出来。通过反思写体会让学生写经历,谈感受,总结成败得失,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存在的问题,促进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升华。

第二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的同时,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活动结果,对活动结果的认识态度决定着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成长效益和情感体验形成的高低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成果不一定都是成功的研究经验或结果,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失败的体验、受挫的经历也是学生成长过程当中的宝贵财富。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的这些经历,并鼓励学生从自己失败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不一定活动结果成功了,综合实践活动才是成功的;反之,活动结果失败了,并不等于综合实践活动也就失败了。评判综合实践活动的成败,关键是看实践活动过程。”“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在实践过程中锻炼了自己,体验了乐趣。”让他们在这个活动中把自己最理想、最满意的杰作给大家看,也把自己的困难也在活动中告诉同学们,让大家一起来讨论、来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写感想、写心得等方式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历程,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综合评价自己的实践活动,“我学会(明白、掌握)了什么”、“有哪些得失”、“我们发现的新问题”、“我们想继续研究的新课题”等,并把它撰写成心得体会。在自我反思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最后让教师、家长也来参与评价。通过这样一个评价过程,让学生了解评价的内容、标准及方法,从而学会评价,提高学生的活动评价能力。

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能只在活动结束时来一次

16

搜索更多关于: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设计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的交流、问题的探讨、阶段成果的共享、初期感受的交流等等。 有的老师认为汇报交流课是最好上的,只要让学生一组一组去汇报,教师最后来个总结就行。其实有了教师积极有效的引导,才会有小组汇报的互动精彩。教师也要以一个活动的参与者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交流活动中去。 5、成果展示课 学生的实践活动最终会有一定的成果。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是学生研究、体验和成长的过程。因此,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获得的成果应该是自己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研究得出的“研究成果”;通过体验而得到的“体验成果”。因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应该具有“研究”的味道、“体验”的味道。 所谓“研究成果”是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收集到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加工、分析,形成的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体验成果”是指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 成果展示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