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试题库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

试题库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8:35:55

6.衡量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是否促进社会进步为标准。( T ) 7.“吓出了一身冷汗”说明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是互连互动的。( T ) 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但不是每个人都有人生观。( T )

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不能反映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内容的是( D )。

A.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学礼,无以立 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2. ( B )的根本思想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原则 C.职业道德 D.社会公德 3.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指( B )。

A.为人民服务的问题 B.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C.社会多数人接受与否的问题 D.集体主义的问题 4.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价值取向是( B )。 A.国家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社会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A )。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人类利益至上 D.群体利益至上 6.关于“大学生与诚信”,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B.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C.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D.诚信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 7.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正确的做法是( C )。

A.全盘肯定 B.全盘否定 C.批判地继承 D.文化虚无主义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C )。

A.集体主义 B.利己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个人主义 9.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 )。 A.诚实守信 B.爱国守法 C.团结友善 D.勤俭自强

10.道德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多种功能。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是道德的( A )。

A.调节功能 B.认识功能 C.激励功能 D.沟通功能

11.在我国作为道德建设的灵魂,( B )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社会主义 D.市场经济 12.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 D )。

A.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B.起源于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

C.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D.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13.马克思指出,在阶级社会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这句话说明( B )。 A.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极为有限 B.道德因反映特定阶级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 C.有什么样的道德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

9

D.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并不必然引起道德的发展变化

14.中华民族历来有一种为了国家、社会或民族的整体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和对于国家、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忧患意识。下列古训中体现了这种精神和意识的是( D )。 A.欲当大任,须是笃实 B.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C.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一心一意、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顾全大局、先公后私、爱岗敬业、办事公道也是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贫济困、帮残助残是为人民服务,同事间、邻里间、师生间、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也是为人民服务,遵纪守法、通过诚实劳动获取正当的个人利益也还是为人民服务。这说明,为人民服务( C )。

A.不能推广到全体人民中间 B.是人类社会普遍的道德要求

C.包含着社会主义道德的不同层次的要求 D.只是对共产党员和一切先进分子的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BC )。 A.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B.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C.社会经济关系的结构决定着道德的职能,社会经济关系的变代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D.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2.道德是通过( ABC )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俗 C.内心信念 D.国家法律 3.道德的主要功能是( ABCD )。

A.认识功能 B.导向功能 C.调节功能 D.激励功能

4.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是指( ABD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 )。

A.追求真理的精神 B.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 C.整体主义思想 D.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

A.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需要 B.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C.市场经济就是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包括( BD )。

A.道德随时可能会发生变化 B.道德有其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 C.道德进步是一个曲折前进的历史过程 D.道德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不断进步

7.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分为哪些层次( ABC )?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D.反对个人极端主义 8.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 BCD )。 A.与西方主流文明相一致 B.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C.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D.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9.《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和倡导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意义在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ABC )。

10

6.人类历史上各种道德类型既有各自的特征,又相互联系。道德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道德发展的规律

A.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B.体现了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C.体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的丰富和拓展 D.是每个公民都能高度认同并自觉做到的 三、判断题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主观条件。( T )

2.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T ) 3.对待传统道德,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即复古论和虚无论。( T ) 5.道德的认识功能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F )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人民服务对所有人的要求应该都是一样的。( T )

4.共产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在本质上不是同一类型的道德。( T ) 7.人类最初的道德就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 T ) 8.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T )

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规范人们行动的标准首先是( A )。 A.法律 B.道德 C.习俗 D.礼仪

2.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 )。 A.宪法 B.刑法 C.行政法 D.经济法

3.法律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多个方面,其中教育作用是指( C )。 A.法律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 B.法律是一种评判、衡量他人行为合法性的标准

C.法律通过其规定和实施,影响人们的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

D.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及其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行为的后果

9.道德具有调节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 F )

10.“养心莫善于诚”要求人们在道德修养中必须把培养诚信放在首位。( T )

4.我国宪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 C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行政机关

5.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为( B )。

A.刑法 B.民法 C.行政法 D.经济法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D )。

A.党的领导 B.以德治国 C.政治协商 D.人民当家作主

7.法律主要体现的是( B )的意志。

A.全人类 B.全体人民 C.统治阶级 D.整个社会

11

8.我国宪法修正案的通过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C )以上的多数通过。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四分之三

9.( B )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人们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 C )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公有制 D.私有制 二、多项选择题1

.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主要有( ABCD )。

A.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B.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C.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D.推动社会改革和进步 2.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ABCD )。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层次主要有( ABC )。 A.宪法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法律 4.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表现为( ABC )。

A.是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B.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 C.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D.是部分社会阶层利益的体现

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其含义是(ABCD )。A.公民有信教或者不信教的自由 B.有信仰这种宗教或者那种宗教的自由 C.有信仰同一宗教中的这个教派或者那个教派的自由 D.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或者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 6.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具体包括( ABCD )等。

A.选举权 B.被选举权 C.言论自由 D.集会自由 7.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有( ABC )。

A.以公有制为基础 B.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为目的 C.以实现共同富裕为使命 D.肯定人身依附关系 三、判断题

1.法律和道德规范都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强制性规范。( F )

2.大陆法系习惯于用法典的形式对某一法律部门所包含的规范作统一的系统规定。( T 3.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 T )

4.法律是伴随人类诞生就产生的一种行为规范体系。( F )

5.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行政机构。( T 6.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政体。( F ) 7.政体决定国体,国体体现政体。( F )

8.依照我国宪法,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政府。( F ) 9.资本主义法律的根本任务是维系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 T ) 10.澳大利亚法律属于大陆法系。( F )

第六章

树立法治理念 维护法律权威

12

)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6.衡量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是否促进社会进步为标准。( T ) 7.“吓出了一身冷汗”说明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是互连互动的。( T ) 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但不是每个人都有人生观。( T ) 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不能反映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内容的是( D )。 A.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学礼,无以立 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2. ( B )的根本思想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原则 C.职业道德 D.社会公德 3.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指(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