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共十套
二、选择(每题2分,总计30分)
14-28: B A B B D B A D D B A D B B A
三、名词解释
29、非屏蔽双绞线 30、域名系统 31、文件传输
32、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33、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四、简答(总计30分)
3.4、1双协议栈技术2隧道技术3网络地址转换技术。(6分)
35、相同点:两个协议都分层;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与TCP/IP互联网层的功能几乎相同;以传输层为界,其上层都依赖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与网络环境无关的传输服务。
不同点:TCP/IP没有对网络接口层进行细分;OSI先有分层模型,后有协议规范;OSI对服务和协议做了明确的区别,而TCP/IP没有充分明确区分服务和协议。
36.1系统漏洞2黑客攻击3病毒入侵4网络配置管理不当(6分)
37. 、由子网掩码可以判断出主机地址部分被划分出2个二进制作为子网地址位,所以可以划分出2*2-2=2个子网。(5分)
每个子网的网络号和主机范围如下:
①子网号为192.168.0.64,主机号范围为192.168.0.65~192.168.0.126 (5分)
②子网号为192.168.0.128,主机号范围为192.168.0.129~192.168.0.190(5分
第三套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世界上第一个投入运行的分组交换网是( )。
A)电信网 B)以太网 C)ARPANET D)Internet 2、协议的关键要素不包括( )。 A.语言 B.语法 C.语义 D.同步
3、MAC地址通常存储在计算机的( )。 A. 内存中 B. 网卡上
C. 硬盘上 D. 高速缓冲区中
4、对IP数据报分片的重组通常发生在( )上。 A. 源主机 B. 目的主机
C. IP数据报经过的路由器 D. 目的主机或路由器
5、在 OSI模型中,第 N层和其上的 N+l层的关系是( )。 (A)N层为N十1层提供服务
(B)N十1层将从N层接收的信息增了一个头 (C)N层利用N十1层提供的服务 (D)N层对N+1层没有任何作用
6、 局域网互连主要有( )两种形式。
(1)LAN-LAN (2) LAN-WAN (3)WAN-WAN (4)LAN-WAN-LAN (A)(1)和(2) (B)(2)和(3) (C)(1)和(3) (D)(1)和(4) 7、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 )。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8、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9、网桥工作于(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高层 10、各种网络在物理层互连时要求( ) A)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相同 B)数据传输率相同,链路协议可不同 C)数据传输率可不同,链路协议相同 D)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可不同
11、采用全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性结构为( ) A)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 B)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
C)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D)以上均不对
12、信号带宽是指( )。
A)信号表示数据的能力 B)信号具有的频普的宽度 C)频率的数量 D)介质的传送能力 13、流量控制功能,实质上是由( )执行的。 (A)发送方 (B)接收方
(C)发送方和接收方 (D)发送方和接收方间的中间节点
14、在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到端的可靠性是在( )上完成的。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
15、若数据链路的发送窗口尺寸WT=4,在发送3号帧、并接到2号帧的确认帧后,发送方还可连续发送( )
(A)2帧 (B)3帧 (C)4帧 (D)1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在OSI的不同层次中,所传输的数据形式是不同的,物理层所传的数据单位是_______、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是__________、网络层的数据单位是_____________、运输层传输的数据单位是___________。 2.按交换方式来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种。
3.常用的IP地址有A、B、C三类,128.11.3.31是一个_____类IP地址,若采
用默认子网掩码,其网络标识(netid)为____________,主机标识(hosted)为____________。
4.在OSI参考模型中,服务原语划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5.局域网常用的拓扑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 6.传输层提供面向连接服务_________和无连接的服务________,其中面向连接的服务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这三个阶段。 7.CSMA/CD协议的要点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虚电路服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9.在IPV4中,广播到网内所有的主机的IP地址是_______________,表示本网络的主机IP地址是________________,用于环回测试的IP地址是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OSI参考模型共分为几层,每层的基本功能。 2.简述令牌环的工作原理。
3.试说明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四、应用题(共25分)
1、采用生成多项式x6+x4+x+1发送的报文到达接收方为101011000110,所接收的报文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6分)
2、 一个组织申请到一个C类网段地址192.200.1.0,网络管理中心打算产生最大数目的子网,且每个子网最多有30台主机,试找出满足此条件的最佳子网掩码,并讲述IP子网掩码的作用是什么?(7分)
3、一个PPP帧的数据部分用十六进制表示为7D 5E FE 27 7D 5D 7D 5D 65 7D 5E,试问真正的数据是什么(用十六进制表示)?(6分)
4、一名学生A希望访问网站www.google.com。学生A在其浏览器中输入http://www.google.com并按回车,直到Google的网站首页显示在其浏览器中,请问:在此过程中,按照TCP/IP参考模型,从传输层(包括传输层)到网络接口层(包括网络接口层)都用到了哪些协议,每个协议所起的作用是什么?(6分)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CABBA DBCBA ABBC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比特(或位)、帧、IP数据报(或分组)、报文 2、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3、B、128.11.3、31
4、请求、指示、响应、证实 5、星型、总线型、环型
6、TCP、UDP、建立连接、数据传输、释放连接
7、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8、永久虚电路、交换虚电路(呼叫虚电路)
9、主机地址为225、主机地址为0、网络地址为127 三、 简答题(第小题5分,共15分) 1、(1)OSI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1分,其他0.5分)
(2)物理层:完成0/1在物理介质上的传输。
(3)数据链路层: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
(4)网络层:提供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及网络互联功能,为端到端提供面向连接或者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5)传输层:提供面向进程,面向连接或者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6)会话层:为进程之间的会话提供建立/维护/终止连接的功能。 (7)表示层:协商应用程序间交互的数据格式。 (8)应用层:为网络应用提供协议支持和服务。 2、(1)首先进行环的初始化(建立一逻辑环),然后产生一空令牌,在环上流动。 (2)希望发送帧的站必须等待,直到它检测到空令牌的到来。
(3)想发送的站拿到空令牌后,首先将其置为忙状态,该站紧接着向令牌的后面发送一个数据帧。
(4)当令牌忙时,由于网上无空令牌,所有想发送数据帧的站必须等待。 (5)数据沿途经过的每个站环接口都将该帧的目地地址和本站的地址相比较,如果地址符合,则将帧放入接收缓冲区,再送入本站,同时帧将在环上继续流动;若地址不符合,环接口只将数据帧转发。
(6)发送的帧沿环循环一周后再回到发送站,由发送站将该帧从环上移去,同时释放令牌(将其状态改为“闲”)发到下一站。
3、物理地址即硬件地址,由48bit构成,是接入网络设备的唯一标识,在数据传输中封装在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帧的首部。IP地址由32bit组成,是逻辑地址,在IP协议的通信中,被封装在IP数据报的首部。由于IP地址可以设置到相应的网络设备中,根据IP地址的结构,可以很方便的在互连网中进行寻址和路由,并转换为相应的硬件地址,在通信中两种地址工作在协议的不同层次。所以,需要使用这两种地址。
四、 应用题(共25分)
1、多项式x6+x4+x+1对应的位串是1010011,用它来除接收到的报文,若能整除则所接收报文正确。(3分)
能够整除,所以收到的报文是正确的。(3分)
2、答题要点:2个知识点,第一个4分,第二个3分。 (1) 255.255.255.224。
(2) 子网掩码可屏蔽IP地址中的主机号,而保留网络号与子网号。用于说明IP地址中子网的位置。 3、7E FE 27 7D 7D 65 7E 本题评分标准:7E(1分),7D(1分),7D(1分)、7E(1分),7E FE 27 7D 7D 65 7E(2分)。
4、协议及其功能如下: 传输层:
TCP: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1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