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 第五讲 -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学案)

201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 第五讲 -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学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3:45:02

西关培英中学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文综地理学案

第五讲 《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高考目标导航】

最新考纲 命题分析 1、重点考查热力环流、大气的1.大气受热过程 备考策略 1、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并能够解释相关大气现象。 水平运动和等压线图的综合判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学会读。 用实例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2. 多结合生活实际,侧重考查3、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并且会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地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力及风向。 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会判读等压线与等压面图。 【知识准备】

1、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 ;反之,波长越 。 2、太阳辐射能波长分布特点:太阳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 区! 3、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备考指南P11)

【考点梳理】------第一课时

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原理(课本P28)

1、 是地球上的能量来源。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与纬度有关),其次是 (即云量多少、云层厚薄等,与海拔高度、地形、天气状况、大气污染程度等因素有关)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2、大气的热力作用(评P38图) 作用的类型 作用的特点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温室效应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选择性吸臭氧吸收太阳辐射的 ;CO2和收作用 水汽吸收太阳辐射的 反射作用 云层越 ,云量越 ,反射越强 作用 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对光形成散射 大气选择对太阳 吸收很少,大部性 吸收特性 大气 辐射 分 到达地面;大气对 吸收强,地面释放的热量被保存在大气中 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补偿地面辐射多云的夜晚气温比较高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 作用 (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大气逆辐射作用越强)

实例 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结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学案 第 1 页 共 9 页

西关培英中学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文综地理学案

【例题1】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1、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夜间多云,气温又比晴天高?

2、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3、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4、某地昨天为晴朗的天气,今天为多云的天气,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分析,哪一个气温日较差小?为什么?

5.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

6.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

7、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学以致用】(《金榜夺冠》P29-1)

【例题2】《备考指南》P12【例题1】 【例题3】《金榜夺冠》P31【例题1】

考点二、热力环流

(一)、形成原理

1、热力环流的形成(课本P29-30)

近地面 空气受热膨胀 空气受冷收缩 热力环流 同一 上 差异 大气 运动

绘画出冷、热两个地区间热力环流的简略示意图,并标出两地区地面和高空的气压高低状况。

小结:热力环流的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 热力环流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学案 第 2 页 共 9 页

大气 运动 西关培英中学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文综地理学案

(二)、等压面的判读

1.判读:等压面是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其常用来表示同一水平面上不同区域的气压差异。对其判读时关键抓住以下三点:

(1)气压的垂直递减规律: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在降低 (2)等压面的凹凸与气压高低的关系。

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凸向低处的为低压,形象记忆为“凸高为高,凸低为低”。 (3)近地面与高空的等压面凸起方向相反 2、综合应用

(1)判断气压高低: (2)判断近地面的冷热状况 (3)判断下垫面性质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 ②判断城市与郊区

③判断绿地与裸地(绿地同海洋,裸地同陆地) (4)判断季节和月份

(5)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及日较差 (6)判断近地面及高空风

【例题4】读右边“等压线与等压面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各数码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_,气压最低的是 ,气压相等的是 。

2.A、B两地中,盛行上升气流的是______。 3.A、B两地相比,昼夜温差较大的是______。 4.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学以致用】(《金榜夺冠》P31-4)

[实战演练]

下图为对流层大气等压面垂直分布图,据此判断下题。

1.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甲→乙→丁→丙→甲  B、丁→丙→甲→乙→丁 C、乙→甲,丙→丁 D、乙→甲→丙→丁→乙

下图为距地面一定高度的等压面。据图回答2-3题。 2.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 ) A.A点比B点气压低 B.B点比D点气压高

C.D点比B点气压高

D.C点比D点气压高

3.图中字母按气压由高到低正确的顺序排列是: 。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学案 第 3 页 共 9 页

高度(642西关培英中学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文综地理学案

(三)、热力环流典型实例(生活中的热力环流)《金榜夺冠》P30

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见下图6-3);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见下图6-4),

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见下图6-5)。夜

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见下图6-6)。

③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 大量的燃料,释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 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 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研究城市风对于搞好城市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污染严重的 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④另一种典型的热力环流——沃克环流

【例5】

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若某些年份赤道太平洋东部(秘鲁附近)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以上,则称为“拉尼娜”现象。读下面“沃克环流示意图”,回答(1)~(2)题。 (1)在沃克环流中 ( ) A.甲地为高压 B.乙地为低压

C.水平气流由乙吹向甲

D.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2)当“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下列地区降水可能增加的是( )

①秘鲁沿海 ②我国南方 ③北美南部 ④印度尼西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首先明确沃克环流是一个呈顺时针方向的热力环流,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区西岸气流上升,为低压,东岸气流下沉,为高压。拉尼娜现象发生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温差增大,沃克环流增强,西岸沿海如印尼和我国南方降水可能增加,而东岸如秘鲁、北美南部会变得更加干旱。 答案 (1)C (2)D

【学以致用】(《金榜夺冠》P30-3)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学案 第 4 页 共 9 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西关培英中学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文综地理学案 第五讲 《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高考目标导航】 最新考纲 命题分析 1、重点考查热力环流、大气的1.大气受热过程 备考策略 1、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并能够解释相关大气现象。 水平运动和等压线图的综合判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学会读。 用实例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2. 多结合生活实际,侧重考查3、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并且会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运用地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力及风向。 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会判读等压线与等压面图。 【知识准备】 1、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 ;反之,波长越 。 2、太阳辐射能波长分布特点:太阳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