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1、曹刿论战 - 导学案
21 曹刿论战
寄语:自学促能力形成,展示让魅力飞扬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课前) 姓名:
1、疏通文意。(重点)
2、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掌握其意义和用法,能正确翻译疑难语句。(难点) 3、理清文章思路,背诵全文。(重点) 【课前热身】:(课前) 给下列字注音:
曹刿( ) 又何间( )焉 肉食者鄙( ) 弗( )敢加也 公与之乘( ) 战于长勺( ) 下视其辙( ) 登轼( )而望 彼竭( )我盈( ) 望其旗靡( ) 牺牲玉帛( ) 【自主学习】(8分钟)
1、疏通文意,疑难句子小组内讨论解决(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 2、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齐师伐我: 肉食者鄙: 对曰: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信: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也: 遂逐齐师: 故克之: 彼竭我盈: 望其旗靡: 3、完成课后第三大题(p173) 【合作探究】(12分钟)
1、讨论个人疏通时的疑难句子。
2、理清文章思路。
【学后反思】
1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课前) 姓名:
1、通过合作学习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人物形象。(重点) 2、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难点)
3、合作学习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和材料详略安排的作用。(重点) 【自主学习】(8分钟)
1、试用简介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本文三段文字内容,试各拟一个小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提示:可从故事情节、内容、人物等角度拟题。)
3、曹刿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合作探究】(12分钟)
1、纵观全文,鲁国取胜的原因有哪些?(提示:战前准备、战中反击、战后问因等方面总结。)
2、文中曹刿和鲁庄公谁是中心人物?各自是什么样的形象?在文中是如何表现的?(结合文中相关语句分析回答,要求言之有理有据。)
3、作者为了使曹刿形象鲜明,运用了什么手法?(从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表现手法来谈。)
4、长勺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战争,可是文中对战争的起因、规模、场面、经过一概不提,这是为什么?
【学后反思】
2
21 第三课时(练习)
1、解释划线词语:
齐师伐我: 曹刿请见: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编: 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忠之属也: 公将鼓之: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遂逐齐师: 既克: 公问其故:
一鼓作气: 夫战: 再而衰: 彼竭我盈: 难测也,惧有伏焉。 望其旗靡
2、翻译下列句子:
1)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4)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5)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6)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8) 公与之乘,
9)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10)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判断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议词并解释。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古: (今: )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古: (今: ) ③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古: (今: )
④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古: (今: ⑤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古: (今: 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古: (今:
) ) )
3
21 曹刿论战
寄语:自学促能力形成,展示让魅力飞扬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课前) 姓名: 教师用
1、疏通文意。(重点)
2、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掌握其意义和用法,能正确翻译疑难语句。(难点) 3、理清文章思路,背诵全文。(重点) 【课前热身】:(课前) 给下列字注音:
曹刿(guì) 又何间(jiàn)焉 肉食者鄙(bǐ) 弗(f ú)敢加也 公与之乘(chéng) 战于长勺(sháo) 下视其辙(zhé) 登轼(shì)而望 彼竭(jié)我盈(yíng) 望其旗靡(mǐ) 牺牲玉帛(bó) 【自主学习】(8分钟)
1、疏通文意,疑难句子小组内讨论解决(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 2、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齐师伐我:攻打 肉食者鄙:鄙陋,文中指目光短浅。 对曰:回答 衣食所安:养 弗敢专也:个人专有 必以信:实情
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齐师败绩:大败 公将驰也:驱车追赶 遂逐齐师:追赶、追击 故克之:战胜
彼竭我盈:充满,文中指士气正旺盛。 望其旗靡:倒下 3、完成课后第三大题(p173) 【合作探究】(12分钟)
1、讨论个人疏通时的疑难句子。
2、理清文章思路。
【学后反思】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