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暑期实习报告及日记
来,又一箱箱的抗上那辆大货车。为什么没有电动叉车啊,没什么这里的仓库居然还是托盘堆垛啊,为什么这里的仓库这么的凌乱啊。反正种种原因,我们搬到了11点多,才回的宿舍,累的瘫在床上,动都不想动。今天我们还是7点多起来,在那犯困的站了一上午,下午叫人帮我向组长请了个假,窝在宿舍美美的睡上一觉。起来后,他们也下班了,一天又过去了。
2012年7月11号 星期四 天气:晴转多云
今天一上班,就被组长给叫过去小批了一顿,因为昨天的请假我没有跟她好好说。我赶紧虚心的接受批评,并且保证绝对没有下次了,看到组长笑了我才舒了口气。之后她说,由于我昨天下午没来,李师傅那已经派了个新的人去了,我现在要去的是套塑的实际生产线。听到这,我不由有点小欣喜,因为我终于可以接触到真正的生产工业了。但是我在那工作了一整天也没怎么明白我们整条生产线的流程工艺路线,最后还是借鉴了下网上的资源。如下:
套塑工艺,它是对经过一次涂覆着色后光纤进行的第二层保护操作。经一次涂覆后的光纤,其机械强度仍较低,如不经进一步的增强仍是无法使用的。众所周知,光纤在实际使用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外部张应力或压应力或剪切力的作用,外力作用不仅会影响光纤传输性能,对其机械特性的影响会更大,同时,当外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由于一次涂覆光纤的温度特性差,也会影响光纤的传输特性。为此,为滿足光纤在成缆、挤护套等后序各工序以及运输,实际使用时对其传输特性和机械特性的要求,必须对一次涂覆着色后光纤进行进一步保护,使光纤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更好的温度传输特性。套塑操作的目的就是要保护光纤的一次涂覆层,增加光纤的机械强度,改善光纤的传输特性与温度特性。套塑工艺操作可分为松套、紧套、成带三种工艺方式。松套工艺是在一次涂覆光纤的外表面,再挤包上有一定直径一定厚度的松套缓冲塑料管,简称松套管,一次涂覆光纤在松套缓冲塑料管中可以自由移动,松套管内充有阻水石油膏,根据套松管内光纤结构的形态可以分为二种:普遍松套光纤套塑,此时,管内光纤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一束多根;光纤带松套套塑,松套管内光纤为光纤带;紧套光纤,顾名思义就是将经过一次涂覆的光纤外层再紧紧的挤包一层同心丙烯酸酯、尼龙或聚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层,二次涂层紧贴在一次涂覆层上,光纤在二次涂层不能自由移动;所谓光纤成带就是将若干根着色光纤按照一定的规律,有顺序的平行排列在一起,并且用聚乙烯等高分子材料粘结成带状光纤后再叠带的工艺操作过程,而排列、粘结的工艺过程称之为成带,又称并带。
2012年7月12号 星期五 天气:小雨
今天下午吃完饭我特意跑到外面的网吧去搜了一下关于套塑工艺,对照了下网上搜到的,我发现我所处的正是套塑工艺操作中的成带环节,一根根着色后的光纤按照一定的顺序经过绞合机,挤塑机,再经过热水冷却再牵引装置牵引后吹干。我站的工位在挤塑机旁边,挤塑机熔融加工温度在250-270oC,又加上是大夏天,所以工作环境还是比较恶劣。但我们主要还是在仪器的显示屏前工作,旁
边有台电风扇在不断的吹着。我们操作人员可以在屏幕上监视的参数有:放线张力、挤出速度、牵引速度等。可调整的参数有:放线张力、挤出机各段温度、冷却水温、挤出机转速、油膏填充转速、牵引速度、SZ绞头转速、牵引张力、收线张力等。我问了一个师傅才知道,我们整个生产线所有设备中,双盘收线装置最为复杂,它的科技含量很高,要单独采用一套西门子PLC控制它的工作,但操作它的操作人员只需预先输入自动切换两个盘具的尺寸和所需每盘套管长就可以了。看着那个高级电工出身的工友,我是真心羡慕啊,一个人操作,独享一台电风扇,有知识真好啊。但对比下我们这些本科生,我们好意思说自己的读过书的吗?大学生的出路在哪里啊?算了,明天放假了,好好休息下吧。
2012年7月12号 星期六 天气:晴
又是星期六啊,又上了一个礼拜的班了。相对于以前暑假去那些小作坊打暑假工,在这个虽然也很小的厂里面,我却感觉十分的惬意。当然唯一不怎么好的就是每天的伙食有点差,这让我极其想念学校那以前以为很差的伙食。我们以后出来找工作应该是去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公司,那里的伙食应该是比较好吧。反正我们现在也是年轻,吃什么倒是没什么顾虑的,现在吃的苦以后我们就能吃的甜吧。我同学说,干了快两个星期了,对于工厂里是个什么样的状况我们也都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个星期找个机会跟他亲戚说一下,我们的实习也可以适当的结束了,该回学校继续我们的考研之旅啊。
2012年7月14号 星期一 天气:晴
当一个人认准了一个目标的时候,他会心无旁骛,但当他的目标丢失之后,他就会慢慢的懈怠下来。周末玩了两天,并且决定找个适当的时机准备离开的时候,我发现我对于我现在所处的生产线已经毫无兴趣了。因为我感觉我在这里工作只是单调的听从师傅的吩咐,打下手,其中的一些关键性的东西我从来都碰不到。而至于什么生产计划,生产工艺这里也都不会让我们这些人碰到,我就好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不断的挫折正在慢慢的消磨着我的积极性,或许是应该回学校好好看书了,考上研究生,再踏踏实实的学习个两年,再出来可以就不一样了。难道现在就中途放弃吗,不是的,我不是这种中途就会放弃的人啊。话说今天我发现组长的老公原来就是仓库的仓管员,明天跟她好好说说,看看能不能让我去仓库看一下。嗯,既然生产方面我现在力不从心,那看看我的物流仓储方面会不会也碰的个狗血淋头啊。
2012年7月15号 星期二 天气:多云
今天一上班我就去找组长,跟她商量去仓库的事情,她一听我说第一反应就是骂我,说这里是工厂,不是我家里。但我还是坚持跟她好好说,最后实在没办法,我只好把我快走了的事情跟她说了,她终于被我磨的答应了。亿兆虽然在北京的总部规模很大,但是在南昌规模还是很小很小。这里的仓库还是用非常落后
的托盘堆垛,出入库也还是手写登记,托盘托运也还是用拖车,且拖车只有3辆。每一个仓库的面积大约为200平米左右,并且它还是分了几个材料库和成品库,但仓库里面摆放的十分凌乱。一个下午,我从王师傅(也就是我们组长的老公,成品库的仓管员)那学会了仓库的进、出库操作,仓库的整理、盘点、库存查询等。总之,我感觉这些操作都是非常简单的操作,而这些与我在课堂上学习的那些先进的仓储技术相差甚远。但这些简单的仓库却真真在在的存在于我国大部分工厂间,毕竟先进的仓储技术意味着成本的大幅度提高,这也是这些小企业所承担不起的。希望我考上研究生后,研究生阶段去一些大企业实习的时候能真正感受到物流仓储技术对于生产效益的提高。
2012年7月17号 星期四 天气:晴
这几天一直跟着王师傅在仓库这边猫着,看着那些生产部门来提材料,来存成品。我隐约记得当初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在讲仓库管理的时候,对于先进先出的现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当时的我对于这个,可能了解的不怎么深刻,现在在仓库待了几天,对于这个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就拿我们现在的成品区仓库来说,不同的订单的货都放在这里,但仓库空间有限提货的时候我们必须把外面的货拖开才能提取里面的货。对此,我认为仓储技术真的是非常需要成本的,仓库面积的局限让货都不能按排摆放,因为这样过道的面积会占到托盘的面积。为了多放几个托盘,就必须放弃过道,以致于存货时较便捷,取货时十分繁琐。这时我才深刻的认识到为什么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对于小公司要实行先进仓储技术的无奈,当然我还记得也有案例显示了过度偏向的仓储的错误。
还有一点就是亿兆的仓管人员对于确保物流畅通、安全、有序,降低库存积压,提高库存周转率,促使销售、生产、采购相协调,这些物流知识的匮乏。这也是大部分小企业对于仓库的理解,他们的仓管员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员工,他们的职责只是保障仓库的安全罢了。还是那句话,小企业的物流只要资金流和物流就够了,其他有或没有貌似都一样的。
2012年7月18号 星期五 天气:暴雨转晴
今天可能是受台风的影响开始降温了,中午还下了场大暴雨,而我同学也终于向他亲戚开口说我们不想干了。他的亲戚也十分支持我们回学校继续学习,说我们现在还是应该抓紧时间认真学习,真到了社会就会发现想静下心来学习的机会都没有了。我们听了,都深以为然,相信回到学校继续考研复习,我们不会像之前那么浮躁了。下午继续在仓库呆着,跟王师傅好好的聊会天。他之前跟我们的组长在深圳也是在一家电子厂干,但后来他受了工伤,干不了重活了。刚好这边的分公司老板是他的老乡,他就带着组长和儿子回来了,毕竟每一个在外打工的人心里都有一个回家的梦啊。跟他聊了很多,直到下班,暴雨后的厂区显得格外的清晰。我和同学吃完饭,说出去走走,毕竟在这也呆了近三个礼拜,真的要离开还有点小不舍的感觉。在路上,我们聊了这三个礼拜的生活和工作,发现我们好像都很疲惫,没有了刚来的那种朝气了。回来后,安静的躺在床上,慢慢把今天的日记敲完,或许真的是累了吧。明天回学校了,可以上网了,好好整理
下这些日记,调整好心情,继续我们的考研之路。
2012年7月20号 星期日 天气:晴转多云
回学校一天了,貌似还没有从实习的生活脱离出来,脑子还总是浮想起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还有那些人跟我讲过的话。当一个人在经历过程的时候,或许他会对未来的事情十分在乎。而当他从过程中走出来以后,他就会慢慢的忘记之前的那些刻骨铭心吧。先稍微总结下这20天的实习,累也累过,学也学了,体验也体验了,充实又空泛的20天。充实是因为我看到了工厂中整条流水线的运作,对于自己所学的东西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而这也是我觉得空泛的地方,实习单位的局限性让我想更进一步对所学东西进行实践的时候,却碰的一脑袋的包。当然,主要原因还是之前学的没有精通,对自己的定位有点过高,并且遇到困难之后知难而退的惰性十分大,这也是我20天感觉什么都没有学到的一个原因吧。今天在寝室待了一天,没有去自习,也没有整理好东西和心情,只是放松的睡到10点钟起来,然后就上了一个下午的网,直到晚上腻了,才写完这篇日记。最后一篇日记,没有真正的结果,也没有自我表扬,更没有那种写完后如释重负的感觉,还是那么累,还是那么的疲倦。或许我是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这一个半月的日程规划了,实习感觉是以失败而告终,但6个月后的研究生考试就一定不能失败。鼓起劲来,少年。
最后我发现还是我同学说的好,我们只是打了20天的酱油,仅此而已。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